-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憤怒的葡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7626
- 條形碼:9787513947626 ; 978-7-5139-4762-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憤怒的葡萄 本書特色
1大學外國語專業(yè)教授、翻譯家協(xié)會會員聯(lián)合翻譯,相互協(xié)調(diào),考據(jù)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底層生活資料,力求原汁原味準確無誤還原美式小說的殘酷與感動。
2全本無刪節(jié)翻譯,挖掘小說細節(jié),還原百年前作者的精妙構思與表現(xiàn)手法,同時貼合國人閱讀習慣,避免翻譯腔調(diào),就像是在讀一本本土語言寫作的小說。
3環(huán)保紙印刷,讓您豐富精神世界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閱讀環(huán)境。
4排版疏朗,邀請知名設計師操刀設計,不計成本全網(wǎng)ZUI厚版本,只為您的閱讀視覺感覺更加舒適。
憤怒的葡萄 內(nèi)容簡介
《憤怒的葡萄》主要講述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經(jīng)濟危機時期美國農(nóng)民在悲慘的生活中奮力抗爭的故事。 小說主要圍繞湯姆·喬德一家的工作與生活,講述了他們向加利福尼亞州逃荒的經(jīng)歷。然而,到了加州之后,一切似乎并不如他們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加州的就業(yè)市場極為殘酷,農(nóng)場主利用各種手段敲詐勒索逃荒而來的農(nóng)民,激起了他們的怒火。*終,他們選擇了勇敢地向這些不公抗爭……
憤怒的葡萄 目錄
**章/ 001
第二章/ 005
第三章/ 016
第四章/ 019
第五章/ 037
第六章/ 048
第七章/ 075
第八章/ 083
第九章/ 107
第十章/ 112
第十一章/ 143
第十二章/ 146
第十三章/ 153
第十四章/ 189
第十五章/ 193
第十六章/ 207
第十七章/ 247
第十八章/ 257
第十九章/ 297
第二十章/ 309
第二十一章/ 364
第二十二章/ 367
第二十三章/ 421
第二十四章/ 429
第二十五章/ 450
第二十六章/ 455
第二十七章/ 531
第二十八章/ 536
第二十九章/ 566
第三十章/ 570
憤怒的葡萄 相關資料
現(xiàn)在,他為自己的名字斯坦貝克能夠與偉大聯(lián)系在一起鋪平了道路,即史詩般的編年史《憤怒的葡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致辭 我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讀過《憤怒的葡萄》了,但自從高中時代第一次讀到這本書,它就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鳴。——《追風箏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一部《憤怒的葡萄》這樣的小說可以令一個新手作家充滿絕望,還有那種美好而古老的嫉妒——“我永遠寫不了這么好,哪怕活上一千年”……一個好故事再加上好文筆,能讓人讀得血脈賁張,仿佛被擊倒在地。——《肖申克的救贖》作者斯蒂芬·金
憤怒的葡萄 作者簡介
約翰·斯坦貝克(1902-1968)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有《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伊甸之東》等。1940年《憤怒的葡萄》獲普利策獎,1962年憑借《人鼠之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譯者簡介
魯曼俐
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現(xiàn)任教師,副教授,碩士畢業(yè)于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長期從事英語語言及文化的相關研究,研究領域包括商務研究、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及中外對比和跨文化研究等。現(xiàn)已出版專著一部,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篇。熱愛語言,認為語言是連接世界的橋梁。
龔鈺姍
約翰·斯坦貝克(1902-1968)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有《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伊甸之東》等。1940年《憤怒的葡萄》獲普利策獎,1962年憑借《人鼠之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譯者簡介
魯曼俐
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現(xiàn)任教師,副教授,碩士畢業(yè)于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長期從事英語語言及文化的相關研究,研究領域包括商務研究、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及中外對比和跨文化研究等。現(xiàn)已出版專著一部,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篇。熱愛語言,認為語言是連接世界的橋梁。
龔鈺姍
中國翻譯協(xié)會會員,于《中國市場》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中英文論文數(shù)篇,擁有英漢互譯、翻譯項目管理、境外輿情分析、新聞編譯等經(jīng)驗。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