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李潔非明史書系:黑洞--弘光紀事(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91581
- 條形碼:9787020191581 ; 978-7-02-019158-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潔非明史書系:黑洞--弘光紀事(精裝) 本書特色
明末這一段歷史有諸多突出特質:時代氛圍特別復雜,頭緒特別繁多,問題特別典型,需要解讀的史料也特別豐富。 弘光朝一年,政治、道德、制度分崩離析,借善惡之名殊死相爭。 各色人物層出不窮,新舊人格猛烈碰撞 從一個個歷史謎案與死結中,搜尋素材,追蹤探跡,導出歷史之真相 回到歷史的現場,讓證據當堂呈供 筆法一流,兼具嚴謹的考辨與激越的感懷
李潔非明史書系:黑洞--弘光紀事(精裝) 內容簡介
1644年4月25日清晨,崇禎縊死煤山,李自成占領紫禁城。5月22日至27日,明軍吳三桂部和清軍聯軍,與李自成大戰于山海關一片石,李自成敗退北京,于5月29日匆匆稱帝,“是夜,焚宮殿西走。”6月7日,清廷攝政王多爾袞進入北京,而遠隔千里,明朝福王朱由崧也于當日在南京宣布監國。6月19日,朱由崧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南北兩京遂展開了*終對壘。
本書將僅存一年的南明弘光朝作為對象,從軍事、經濟、政治、文化、人事諸方面展開深入論述,作者秉承“史傳敘事其表,思悟認知其里”的宗旨,用富于感染力的文字,描述史事時大開大闔,奇崛跌宕,令人蕩氣回腸;又以有力的思想認識方式,清晰地梳理出歷史表象后面的深刻內涵。
李潔非明史書系:黑洞--弘光紀事(精裝) 目錄
目錄
序
序二
序三
國變·定策
四鎮·武人
虜寇·坐斃
桃色·黨爭
降附·名節
錢谷·貪忮
民心·頭發
真假·謠言
曲終·筵散
遺民·苦悶
李潔非明史書系:黑洞--弘光紀事(精裝) 節選
李潔非的史傳敘事往往不滿足于對史實的描述,而是把它作為“有力的思想認識方式和工具”;但是,他又很自覺地排斥以義理約束歷史敘事的方法,直接用歷史材料說明歷史。這使得他的史傳不僅克服了義理的空疏和概念化,而且區別于通俗歷史讀物的獵奇和夸張。 ——解璽璋(文學評論家)黑洞(節選)
古云:國不可一日無君。4月25日以來,崇禎死國、北都淪陷,是明朝所受兩大重創。但換個角度也不妨說,明朝雖然頭破血流,卻筋骨未傷;北京統治機器雖然瓦解,南京這套備用系統卻完好無損,并且能夠立即啟動、投入運行——刻下,它只是缺少一位國君而已。
以*簡明的情形論,崇禎皇位繼承人屬于他的男性后代。崇禎凡七子,其中四人早夭,*晚出生的二位皇子,連名字都沒留下來。甲申之變時尚在人世的,是太子慈烺、皇三子定王慈炯和皇四子永王慈炤。毫無疑問,他們都是皇位的當然繼承人,順序依長幼而定。問題是,到目前為止,三人下落不明。
既然失去簡明,復雜就趁虛而入。作為王朝的當務之急,南京的重臣們為此緊鑼密鼓、奔走忙碌,本來無可非議,甚至理所應當。然而,幾乎每個人都在其中打著小算盤。
“小算盤”主要有兩種,一是一己之私,一是集團利益。前者是指,通過擁戴新君撈取“定策之功”,瞬間大幅提升個人政治地位:成為政壇耀眼的明星,獲得巨大權力。后者則從政治派別利益出發,力圖確定一個符合自己需要的新君人選,考慮的重點在于謀求一位更易于合作的君主,這一結果的達成顯然同樣關乎權力。
打**種小算盤的代表人物,是鳳陽總督馬士英。著名的東林黨人打的是第二種小算盤。
崇禎死訊南來之際,“定策之功”立刻成為許多人的**嗅覺,個個騷然心動、躍躍欲試。此可借路振飛一段話窺之:
有勸某隨去南京扶立者,此時某一動則淮、揚不守,天下事去矣。此功自讓與南國元勛居之,必待南都議定。不然,我奉王入而彼不納,必且互爭,自不待闖賊至而自相殘,敗事矣。
“此功自讓與南國元勛居之”,那個“讓”字言之不虛,當時*能捷足先登者,便是路振飛,因為幾位藩王均逗留于他的府治,北都之變的情報也是他*先獲知,他若愿將“定策”奇功攬在懷中,確有近水樓臺之便。所以,早就有人“勸”他“去南京扶立”。
但路振飛一不貪功,二以守責為重,三顧全大局,沒有接受那種勸告。可是他的姿態不能代表別人;上述一番話,足以顯現當時覬覦“定策”者甚眾,上躥下跳,爭先恐后。
黑洞(節選)
古云:國不可一日無君。4月25日以來,崇禎死國、北都淪陷,是明朝所受兩大重創。但換個角度也不妨說,明朝雖然頭破血流,卻筋骨未傷;北京統治機器雖然瓦解,南京這套備用系統卻完好無損,并且能夠立即啟動、投入運行——刻下,它只是缺少一位國君而已。
以*簡明的情形論,崇禎皇位繼承人屬于他的男性后代。崇禎凡七子,其中四人早夭,*晚出生的二位皇子,連名字都沒留下來。甲申之變時尚在人世的,是太子慈烺、皇三子定王慈炯和皇四子永王慈炤。毫無疑問,他們都是皇位的當然繼承人,順序依長幼而定。問題是,到目前為止,三人下落不明。
既然失去簡明,復雜就趁虛而入。作為王朝的當務之急,南京的重臣們為此緊鑼密鼓、奔走忙碌,本來無可非議,甚至理所應當。然而,幾乎每個人都在其中打著小算盤。
“小算盤”主要有兩種,一是一己之私,一是集團利益。前者是指,通過擁戴新君撈取“定策之功”,瞬間大幅提升個人政治地位:成為政壇耀眼的明星,獲得巨大權力。后者則從政治派別利益出發,力圖確定一個符合自己需要的新君人選,考慮的重點在于謀求一位更易于合作的君主,這一結果的達成顯然同樣關乎權力。
打**種小算盤的代表人物,是鳳陽總督馬士英。著名的東林黨人打的是第二種小算盤。
崇禎死訊南來之際,“定策之功”立刻成為許多人的**嗅覺,個個騷然心動、躍躍欲試。此可借路振飛一段話窺之:
有勸某隨去南京扶立者,此時某一動則淮、揚不守,天下事去矣。此功自讓與南國元勛居之,必待南都議定。不然,我奉王入而彼不納,必且互爭,自不待闖賊至而自相殘,敗事矣。
“此功自讓與南國元勛居之”,那個“讓”字言之不虛,當時*能捷足先登者,便是路振飛,因為幾位藩王均逗留于他的府治,北都之變的情報也是他*先獲知,他若愿將“定策”奇功攬在懷中,確有近水樓臺之便。所以,早就有人“勸”他“去南京扶立”。
但路振飛一不貪功,二以守責為重,三顧全大局,沒有接受那種勸告。可是他的姿態不能代表別人;上述一番話,足以顯現當時覬覦“定策”者甚眾,上躥下跳,爭先恐后。
......
李潔非明史書系:黑洞--弘光紀事(精裝) 作者簡介
李潔非,生于安徽合肥。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先后在新華社、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供職。
李潔非明史書系:
《龍床:明六帝紀》
《黑洞:弘光紀事》
《野哭:弘光列傳》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