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城市管理學(第四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十四五”規劃教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37579
- 條形碼:9787300337579 ; 978-7-300-33757-9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管理學(第四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十四五”規劃教 內容簡介
楊宏山教授的《城市管理學》是一部廣受好評的暢銷教材,先后被評為中國人民大學“十三五”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十四五”規劃教材。全書以城市公共事務為研究對象,致力于回答誰管城市、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問題。本書首先闡述了城市管理學的歷史發展、研究內容和研究意義,進而對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功能和作用及國內外城鎮化/城市化進行了描述,并對城市管理的相關理論進行了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對國內外的市政體制進行了比較研究,并從城市規劃管理、城市公共經濟管理、城市基礎設施管理、城市房地產管理、城市公共服務管理、城市社會管理、城市環境管理等角度,對城市管理的各個領域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后,從城市經營、城市治理、城市運行管理、市政績效評估等角度對城市管理創新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介紹和評述。
本書于2009年首版,通過國內上百所高校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檢驗、多個版本的反復修訂錘煉,初步構建了一個與中國實踐較為契合的城市管理知識體系。本書第四版的修訂注重將黨的創新理論的精神和內容融入教材,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城市管理中的貫徹和落實,并較為系統地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城市管理實踐的新發展。
本書適合作為高校城市管理學及相關課程教材,同時也是城市管理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系統學習城市管理知識的理想參考書。
城市管理學(第四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十四五”規劃教 相關資料
城市管理創新的領域
城市治理運動打破了長期流行的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兩分法思維框架,不再把它們看作對立范疇,主張政府與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建立合作關系。城市管理創新主要發生在以下領域。
1. 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有限政府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城市管理具有“全能政府”的特征,城市政府是城市建設、管理和維護的主體力量。城市發展和規劃的決策權幾乎完全掌握在政府手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也由政府籌措。全能政府模式存在機構臃腫、職能錯位、效率低下問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的作用不斷擴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央政府持續推進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致力于建設有限政府。政府的主要職責在于糾正市場失靈、社會失靈問題,凡是市場和社會機制能夠自主解決的問題,政府都應該退出來。
2. 發展跨界合作,提高運行績效
市民總是期待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城市經常面臨資金籌集問題。如何在既定的財政收入規模下改進公共服務呢?一條有效的途徑就是發展跨界合作,利用市場和社會主體及其掌握的資源,改進城市公共服務供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政府負責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決策,其生產則可引進市場和社會機制,由私人部門、非營利組織負責實施。這種跨界合作和伙伴關系是新公共管理的精髓所在。
3. 擴大公眾參與,提升包容性城市管理創新的領域
城市治理運動打破了長期流行的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兩分法思維框架,不再把它們看作對立范疇,主張政府與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建立合作關系。城市管理創新主要發生在以下領域。
1. 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有限政府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城市管理具有“全能政府”的特征,城市政府是城市建設、管理和維護的主體力量。城市發展和規劃的決策權幾乎完全掌握在政府手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也由政府籌措。全能政府模式存在機構臃腫、職能錯位、效率低下問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的作用不斷擴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央政府持續推進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致力于建設有限政府。政府的主要職責在于糾正市場失靈、社會失靈問題,凡是市場和社會機制能夠自主解決的問題,政府都應該退出來。
2. 發展跨界合作,提高運行績效
市民總是期待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城市經常面臨資金籌集問題。如何在既定的財政收入規模下改進公共服務呢?一條有效的途徑就是發展跨界合作,利用市場和社會主體及其掌握的資源,改進城市公共服務供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政府負責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決策,其生產則可引進市場和社會機制,由私人部門、非營利組織負責實施。這種跨界合作和伙伴關系是新公共管理的精髓所在。
3. 擴大公眾參與,提升包容性
公眾參與是民主治理的底線要求。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意義在于讓生活更美好。城市管理應堅持以人為本,居住者對城市設置期望,政府的價值在于滿足公共期望。城市管理工作就是要理解并尊重公眾需求,基于現實情形進行決策,培育公眾參與,并將公眾參與轉化為一種政策支持。公眾參與城市治理可減少彼此間的隔閡和誤解,增強市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公眾參與制定的政策更易于被市民和社區接受。即使居民反對一項政策議程,公眾參與也會使居民提高對該政策的容忍度。決策聽證、價格聽證、民意調查、公眾論壇、在線對話、熱線電話等,都是公眾參與的有效途徑。
4. 建設數字政府,提升治理能力
數字政府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重塑政府信息化管理架構,建設城市運行管理平臺,提升數據收集、集成和分析能力,通過大數據分析,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設數字政府,依托智能感知設備和數字化平臺,可及時獲取城市運行的動態信息,增進政府與市民互動,形成基于數據的決策和服務體系,提升城市治理的責任性、回應性和績效性。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改進城市治理提供了重要抓手,不僅有助于提升城市運行管理能力,也是建設透明政府和責任政府的重要工具。推進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可加快信息傳播,推進數據共享,增進行政部門間互動和合作,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發展基于數字平臺的城市運行管理體系,可為市民與政府對話提供便捷途徑。數字政府通過重新設計流程,可改變行政人員的角色,使行政程序變得更有效率。
城市管理學(第四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十四五”規劃教 作者簡介
楊宏山,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城市管理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政策創新與執行、城市治理、社會治理等領域的研究。曾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做訪問學者。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管理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多項課題。出版《轉型中的城市治理》《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府際關系論》《經濟全球化與政治發展》《當代中國政治關系》等專著,《城市管理學》《公共政策學》等教材,以及譯著《城市管理學:美國視角》;在《管理世界》《政治學研究》《公共管理學報》《中國行政管理》及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一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高等教育(研究生)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等獎勵和榮譽稱號。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