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佛學中國化與六朝文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4683
- 條形碼:9787573214683 ; 978-7-5732-146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佛學中國化與六朝文論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研究文學與佛教的相關論文共20篇,按內容分為上編“六朝佛學‘中國化’進程探索”與下編“傳統文學觀念與文學理論淺論”。上編認為六朝佛學的“中國化”進程,使文藝理論、傳統道德心理、生活言語方式等發生不少變化。“下編”主要從文學觀念本身關注六朝文論,所收錄的文章多以充滿張力的文學概念——雅/俗、純文學/雜文學、復古/創新、才/學、青春/老境——為思考起點,從不同角度論述六朝文人對文學的認識、文學觀念與角色的轉變。全書論證嚴謹,行文流暢,其中多篇文章已發表于《中州學刊》《中國文化研究》《中國文藝評論》等期刊。
佛學中國化與六朝文論佛學中國化與六朝文論 前言
序
劉玉葉的這本書是對佛教在六朝時期中國化與文論關系的探索,凝聚著她自大學本科時代就專注于這一問題的思考。作為她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的本碩博導師,收到為她這本書作序的請求,予欣然應諾,但提起筆來,卻感覺有些吃力與感慨。
佛學中國化與六朝文論 目錄
《中州問學叢刊》總序 劉志偉
序 袁濟喜
上編: 六朝佛學“中國化”進程探索
論《文心雕龍》與《弘明集》的義理貫通
《弘明集》的思想對話與六朝文論構建
六朝時期的儒佛對話——以沙門不敬王者之爭為中心
六朝時期的佛道對話——以夷夏之辨為中心
《弘明集》思想對話與六朝論體文發展
六朝形神論與《弘明集》
六朝形神論與文論中“重神”“重形”之勢
慧遠形神論及于南朝文論的啟導
南朝文人的懺悔思想與懺文寫作
佛教“口業”觀念與中國古代文人的語言自懺——以“綺語”和“凈”為中心
梁武帝素食改革事跡編年考——兼論郊廟用牲歌辭修訂
論佛學對傳統自由精神的圓融超越
下編: 傳統文學觀念與文學理論淺論
論《金樓子》評任昉“甲部闕如”——兼論蕭繹的文論派別與文學理想
重建中國文學之大傳統——試論章太炎的文學思想
六朝儒家禮樂文學“尚規矩”與繁密文風的形成——以陸機、顏延之為中心
沈約《宋書·樂志》與梁代雅樂歌辭創制
南朝才學之辨與沈約任昉用典論
“昔嘗游令尹,今時事客卿”——梁末入北文人的懺悔思想
中國傳統游學活動與現代教育
青春與老境: 詩話的生命語境與審美生成
后記
佛學中國化與六朝文論 作者簡介
劉玉葉,女,1986年生,河南鄭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博士,現為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佛教文學、中國文學理論等,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南朝禮樂重建與五禮儀式文學研究”(2018)、省社科項目等多項,在《中國文藝評論》《中國美學》等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曾獲河南省教學大賽一等獎,被授予“河南省教學標兵”稱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