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孔廣陶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43819
- 條形碼:9787550643819 ; 978-7-5506-438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孔廣陶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內容簡介
《孔廣陶日記》為晚清廣東藏書家孔廣陶所撰日記,書名題為《鴻爪前游記》,日記記事起于同治九年五月廿六日(1870年6月24日),迄于同治十年五月十七日(1871年 7月4日)。其中同治十年四月廿五日(1871年6月12日)前為逐日而記,之后僅記六則(分見同治十年五月初五、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七日)。書前有葉衍蘭 《序》。日記詳細記載了孔廣陶兩次航海北上、參加科舉、遍游四岳等地的全過程,其中還涉及孔氏藏書之收貯、轉運,及與葉衍蘭、顧文彬、蘇廷魁等人的交游情形。此書為我們了 解晚清科舉制度及民間社會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在晚清社會史、經濟史、文化史等領域都有很高學術價值。
孔廣陶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孔廣陶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前言
孔廣陶(1832—1890),字鴻昌,一字季子,號少唐,廣東南海縣羅格村(今屬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家譜載為孔子第七十代孫。孔廣陶是晚清廣東地區著名的藏書家,被譽為清末廣東四大藏書家之一。他擁有不少藏書處,其中以岳雪樓和三十有三萬卷堂*為聞名。孔氏的收藏分為字畫和書籍兩方面,在字畫方面,他藏有大量唐宋珍品,如為蘇軾舊藏、鮮于樞遞藏、經翁方綱鑒定的《五代貫休降龍羅漢像軸》。在書籍方面,他的藏書多達三十三萬卷,并形成了一定的特點:藏有宋元古本、海外漢籍和名家舊藏,同時還收藏了大量武英殿桃花紙初印本、《永樂大典》抄本、《四庫全書》抄本。
作為一位藏書家,孔廣陶有著自覺的編目意識,留下了《岳雪樓書畫錄》《三十有三萬卷堂書目略》等目錄,記載了自己所藏書畫、書籍的情況。另外,他還利用自己的藏書,對《北堂書鈔》進行了詳細的校勘工作并將其付梓,孔刻本《北堂書鈔》被學界視為目前傳世的*佳版本。除了目錄著作和校勘作品外,他還為后世留下了一部日記,即《鴻爪前游記》。
孔廣陶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目錄
前言
整理凡例
序葉衍蘭
同治九年(1870)庚午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一)
海道 京師
同治九年(1870)庚午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二)
直隸 山西
同治十年(1871)辛未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三)
直隸 山東
同治十年(1871)辛未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四)
山東 河南
同治十年(1871)辛未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五)
河南 陜西 山西
同治十年(1871)辛未日記(鴻爪前游記卷之六)
山西 直隸 京師 海道
附錄一孔廣陶年譜簡表
附錄二孔廣陶主要親屬關系圖及情況介紹
附錄三《南海羅格房孔氏家譜》卷之十四《藝文·熾庭
公書目·北游日記》
附錄四《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之《鴻爪前游
日記》
人名索引
孔廣陶詩作索引
孔廣陶題字與題名索引
孔廣陶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相關資料
孔廣陶(1832—1890),字鴻昌,一字季子,號少唐,廣東南海縣羅格村(今屬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家譜載為孔子第七十代孫據〔清〕孔廣鏞、〔清〕孔廣陶合刻的《南海羅格房孔氏家譜》載,孔子第三十八代孫孔戣曾在廣東任節度使,其曾孫孔昌弼于唐末因躲避禍亂而遷居至廣東,元時孔細祖講學羅格莊并定居,至此有了孔廣陶家族這一脈。今日觀之,孔廣陶家族是否為孔子后裔尚有爭議,然〔清〕孔毓珣《大清雍正重修南海羅格房孔氏家譜原序》(〔民國〕孔昭度等修《南海羅格孔氏家譜》卷之首,民國十八年[1929]詩禮堂鉛印本,頁三十七):“迨康熙丁卯(1687)歲,家叔彝仲公諱興璉作令番禺,征其譜牒,差人赍送曲阜。宗主檢查藏庫老譜,相符無異,遂鈐蓋印篆于譜,專委管理林廟舉事廳。”也即南海羅格房孔氏所修之族譜,得到了曲阜的認可。此外,孔廣陶之父孔繼勛曾在科考之后前往曲阜:“道光丙戌(1826)科大挑二等,選授化州學正,繞道謁孔林,觀先圣禮樂祭器,得宗譜條貫以歸。”(〔民國〕孔昭度等修《南海羅格孔氏家譜》卷之十二《孔熾庭編修許宜人合傳》,頁十)可知孔氏所刻家譜淵源有自。在日記中,孔廣陶也記錄了自己游歷曲阜的經歷,他得到了孔子七十五世裔孫孔祥珂、時任族長孔衍福的熱情接待。因此,我們認為血緣之親疏與否難成定論,但孔廣陶家族早已將孔子后人的身份刻入家族基因之中,孔子后裔成為孔廣陶家族一個重要的文化標簽。。孔廣陶是晚清廣東地區著名的藏書家,被譽為清末廣東四大藏書家之一如〔民國〕倫明著,楊琥點校《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頁14)指出孔廣陶岳雪樓與伍崇曜粵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館、康有為萬木草堂,合稱“粵省四家”。。他擁有不少藏書處,其中以岳雪樓和三十有三萬卷堂最為聞名其中,岳雪樓為孔廣陶之父孔繼勛修建:“道光乙酉(1825)赴都,冒雪游南岳。登祝融峰絕頂,與隱者明鑒上人訂交。歸筑岳雪樓,以藏書畫圖籍。”(〔清〕孔廣鏞等修,《南海羅格房孔氏家譜》卷之十二《顯考熾庭府君行述》,同治四年[1865]詩禮堂刻本,頁四)孔廣陶修建了三十有三萬卷堂,并將岳雪樓的收藏推上了巔峰。。孔氏的收藏分為字畫和書籍兩方面,在字畫方面,他藏有大量唐宋珍品,如為蘇軾舊藏、鮮于樞遞藏、經翁方綱鑒定的《五代貫休降龍羅漢像軸》。在書籍方面,他的藏書多達三十三萬卷,并形成了一定的特點:藏有宋元古本、海外漢籍和名家舊藏,同時還收藏了大量武英殿桃花紙初印本、《永樂大典》抄本、《四庫全書》抄本。
作為一位藏書家,孔廣陶有著自覺的編目意識,留下了《岳雪樓書畫錄》《三十有三萬卷堂書目略》等目錄,記載了自己所藏書畫、書籍的情況。另外,他還利用自己的藏書,對《北堂書鈔》進行了詳細的校勘工作并將其付梓,孔刻本《北堂書鈔》被學界視為目前傳世的最佳版本。除了目錄著作和校勘作品外,他還為后世留下了一部日記,即《鴻爪前游記》。
孔廣陶(1832—1890),字鴻昌,一字季子,號少唐,廣東南海縣羅格村(今屬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家譜載為孔子第七十代孫據〔清〕孔廣鏞、〔清〕孔廣陶合刻的《南海羅格房孔氏家譜》載,孔子第三十八代孫孔戣曾在廣東任節度使,其曾孫孔昌弼于唐末因躲避禍亂而遷居至廣東,元時孔細祖講學羅格莊并定居,至此有了孔廣陶家族這一脈。今日觀之,孔廣陶家族是否為孔子后裔尚有爭議,然〔清〕孔毓珣《大清雍正重修南海羅格房孔氏家譜原序》(〔民國〕孔昭度等修《南海羅格孔氏家譜》卷之首,民國十八年[1929]詩禮堂鉛印本,頁三十七):“迨康熙丁卯(1687)歲,家叔彝仲公諱興璉作令番禺,征其譜牒,差人赍送曲阜。宗主檢查藏庫老譜,相符無異,遂鈐蓋印篆于譜,專委管理林廟舉事廳。”也即南海羅格房孔氏所修之族譜,得到了曲阜的認可。此外,孔廣陶之父孔繼勛曾在科考之后前往曲阜:“道光丙戌(1826)科大挑二等,選授化州學正,繞道謁孔林,觀先圣禮樂祭器,得宗譜條貫以歸。”(〔民國〕孔昭度等修《南海羅格孔氏家譜》卷之十二《孔熾庭編修許宜人合傳》,頁十)可知孔氏所刻家譜淵源有自。在日記中,孔廣陶也記錄了自己游歷曲阜的經歷,他得到了孔子七十五世裔孫孔祥珂、時任族長孔衍福的熱情接待。因此,我們認為血緣之親疏與否難成定論,但孔廣陶家族早已將孔子后人的身份刻入家族基因之中,孔子后裔成為孔廣陶家族一個重要的文化標簽。。孔廣陶是晚清廣東地區著名的藏書家,被譽為清末廣東四大藏書家之一如〔民國〕倫明著,楊琥點校《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頁14)指出孔廣陶岳雪樓與伍崇曜粵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館、康有為萬木草堂,合稱“粵省四家”。。他擁有不少藏書處,其中以岳雪樓和三十有三萬卷堂最為聞名其中,岳雪樓為孔廣陶之父孔繼勛修建:“道光乙酉(1825)赴都,冒雪游南岳。登祝融峰絕頂,與隱者明鑒上人訂交。歸筑岳雪樓,以藏書畫圖籍。”(〔清〕孔廣鏞等修,《南海羅格房孔氏家譜》卷之十二《顯考熾庭府君行述》,同治四年[1865]詩禮堂刻本,頁四)孔廣陶修建了三十有三萬卷堂,并將岳雪樓的收藏推上了巔峰。。孔氏的收藏分為字畫和書籍兩方面,在字畫方面,他藏有大量唐宋珍品,如為蘇軾舊藏、鮮于樞遞藏、經翁方綱鑒定的《五代貫休降龍羅漢像軸》。在書籍方面,他的藏書多達三十三萬卷,并形成了一定的特點:藏有宋元古本、海外漢籍和名家舊藏,同時還收藏了大量武英殿桃花紙初印本、《永樂大典》抄本、《四庫全書》抄本。
作為一位藏書家,孔廣陶有著自覺的編目意識,留下了《岳雪樓書畫錄》《三十有三萬卷堂書目略》等目錄,記載了自己所藏書畫、書籍的情況。另外,他還利用自己的藏書,對《北堂書鈔》進行了詳細的校勘工作并將其付梓,孔刻本《北堂書鈔》被學界視為目前傳世的最佳版本。除了目錄著作和校勘作品外,他還為后世留下了一部日記,即《鴻爪前游記》。
關于書名,有稱《鴻爪前游記》者,也有稱《鴻爪前游日記》者。此書牌記、目錄和版心題名均作《鴻爪前游日記》,《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著錄亦作此名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齊魯書社,1996年。。然書內除卷二、卷四卷端作《鴻爪前游日記》外,卷一、卷三、卷五、卷六卷端均作《鴻爪前游記》,目前所見稿本卷六卷端、書前葉衍蘭之《序》亦作《鴻爪前游記》。據牌記可知刊刻時間為孔廣陶逝世兩年后(1892),據葉衍蘭《序》可知此書為孔廣陶長子孔昭宗刊刻。因此,此書成書時當以《鴻爪前游記》為名,《鴻爪前游日記》或是刊刻時所取之名。
孔廣陶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作者簡介
孔廣陶,字鴻昌,一字季子,號少唐。道光十二年(1832)七月廿八日出生,光緒十六年(1890)卒。排行第八,為孔子第七十代孫,廣東南海縣羅格房人。清末廣東地區一 位活躍的藏書家與刻書家。他富于收藏,尤其精于書畫碑帖,名藏書樓為“岳雪樓”“三十有三萬卷堂”,是嶺南著名藏書樓。他還利用自身藏書,刊刻《北堂書鈔》,孔刻本《北堂 書鈔》被學界認為是該書的最佳刻本。
整理者覃嘉欣,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專注于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晚清文獻研究。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