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北朝文學的本土性及其對南朝文學的接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4638
- 條形碼:9787573214638 ; 978-7-5732-1463-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朝文學的本土性及其對南朝文學的接納 本書特色
本書雖以北朝文學對南朝文學的接納作為主題,但并非直接從文學創作與交流的層面入手,而是從北朝自身政治環境、文化淵源及文化追求為出發點,分析北朝的不同人群如何在接納南朝士人、南朝文化以及南朝文學創作習慣的同時,始終保持本文化圈的獨立性和獨特性,對其接納的南朝文學進行改造,從而*終對隋唐文學產生影響。具體來說,本書通過平齊民與逃亡士族這兩類入北南人的不同模式、入北瑯琊王氏子弟的情況、用于安置入北的南朝士族的麟趾殿和文林館兩處皇家著述機構的設立和用途、北朝官方音樂文獻制撰及其在禮樂制度建設的作用、“3 5”起句體雜言詩在南北的詩體變遷情況、以河北士人為主體的北方士人對齊梁詩體的學習與改造等六個方面展開研究。作者在深入掌握相關文獻的前提下,對所論述的問題展開系統性的分析,不作繁瑣冗重的文獻引用,語言清暢。袁行霈先生在為本書撰寫的序言中說:“本書中關于北朝上層對入北南人及南朝文化態度變化的論述,關于北魏治國意識形態的概括,關于墓志文獻的運用以及入北瑯琊王氏的考證,關于麟趾殿與文林館中入北南士的考察,都能發前人所未發,言之有據令人信服。尤其值得的注意的是,書中關于北朝文學與文化‘自主性’的闡述,并將這種‘自主性’與地域性相聯系,進而指出北朝文化進程與文學發展的主要推動者,并非通常所認為的南朝士人,而是以河北大族與平齊民為主的北方士人,可謂慧眼獨具。”
北朝文學的本土性及其對南朝文學的接納 內容簡介
本書雖以北朝文學對南朝文學的接納作為主題,但并非直接從文學創作與交流的層面入手,而是從北朝自身政治環境、文化淵源及文化追求為出發點,分析北朝的不同人群如何在接納南朝士人、南朝文化以及南朝文學創作習慣的同時,始終保持本文化圈的獨立性和獨特性,對其接納的南朝文學進行改造,從而*終對隋唐文學產生影響。具體來說,本書通過平齊民與逃亡士族這兩類入北南人的不同模式、入北瑯琊王氏子弟的情況、用于安置入北的南朝士族的麟趾殿和文林館兩處皇家著述機構的設立和用途、北朝官方音樂文獻制撰及其在禮樂制度建設的作用、“3 5”起句體雜言詩在南北的詩體變遷情況、以河北士人為主體的北方士人對齊梁詩體的學習與改造等六個方面展開研究。作者在深入掌握相關文獻的前提下,對所論述的問題展開系統性的分析,不作繁瑣冗重的文獻引用,語言清暢。袁行霈先生在為本書撰寫的序言中說:“本書中關于北朝上層對入北南人及南朝文化態度變化的論述,關于北魏治國意識形態的概括,關于墓志文獻的運用以及入北瑯琊王氏的考證,關于麟趾殿與文林館中入北南士的考察,都能發前人所未發,言之有據令人信服。尤其值得的注意的是,書中關于北朝文學與文化‘自主性’的闡述,并將這種‘自主性’與地域性相聯系,進而指出北朝文化進程與文學發展的主要推動者,并非通常所認為的南朝士人,而是以河北大族與平齊民為主的北方士人,可謂慧眼獨具。”
北朝文學的本土性及其對南朝文學的接納 目錄
序一……袁行霈 1
序二……傅 剛 1
緒論……1
一、研究綜述 ……1
二、選題意義 ……10
三、研究方法 ……12
四、基本思路 ……13
**章 南朝士人入北的兩種模式——兼論北魏中期的正統意識及對南朝的態度 ……17
**節 “內遷模式”入北南人回歸北魏社會的過程 ……17
一、河北大族南下青齊后的本土化與南朝化 ……17
二、入北青齊士人的知識結構 ……25
三、青齊士人融入北魏上層社會的途徑 ……37
第二節 北魏中期歸降南人的地位、作用及其原因……43
一、孝文帝漢化改革參與者的構成 ……44
二、歸降南人進入北魏政權的方式 ……60
三、太和年間歸降南人在北地位與南北正統性之爭 ……66
結語 ……75
第二章 墓志文獻中所見的入北瑯琊王氏 ——兼論宣武、孝明帝時期對待入北南人態度的轉變………… 86
**節 入北瑯琊王氏成員的基本狀況 ……88
一、王奐子孫的集中入北 ……88
二、瑯琊王氏成員在洛陽的住所與葬地 ……91
第二節 入北瑯琊王氏的婚姻狀況及其融入北魏上層的方式 ……94
一、入北瑯琊王氏的婚姻狀況 ……94
二、入北瑯琊王氏婚姻狀況的時代背景與新特點 ……98
三、入宮瑯琊王氏女性與王氏地位提高的深層原因 ……103
第三節 瑯琊王氏在北仕宦及其政治背景與文化意蘊……107
一、瑯琊王氏在北仕宦的基本情況 ……107
二、中書侍郎與給事黃門侍郎人員構成的變化 ……109
第四節 瑯琊王氏墓志個案研究———《王誦墓志》考釋……114
一、《王誦墓志》的歷史價值……115
二、《王誦墓志》的文學價值……118
結語……127
附錄:《王誦墓志》錄文與校注……128
第三章 麟趾學士與待詔文林館中的入北南士——兼論北齊、北周對南人的接納 ……138
**節 麟趾殿與文林館的淵源與建置……140
一、皇家著述機構的淵源與發展過程 ……140
二、“麟趾殿”一詞的多重性質與北周麟趾學士的設立……146
三、北齊文林館的設置、職掌與成果 ……150
第二節 南人學士在北仕宦及北朝政權在政治層面對其的接納…… 159
一、麟趾殿南人學士的仕宦與地位 ……159
二、文林館南人學士在北齊的仕宦與地位 ……169
第三節 麟趾殿、文林館學士的文學活動及北朝對其在文化層面的
接納……179
一、麟趾殿南人學士在北周的文學活動 ……180
二、文林館南北士人的文學活動及其作用 ……190
結語……199
第四章 北朝禮樂制度建設與官方音樂文獻編纂……208
**節 “正統”觀念下的北魏禮樂建設:北朝禮樂建設的指導思想
與文獻依據……212
一、引論:北魏前后兩階段禮樂建設的推進方式 ……212
二、北魏后期禮樂建設中的評判標準 ……217
三、北魏禮樂建設的根本出發點 ……221
四、北朝禮樂制度對南朝因素選擇與接納 ……234
第二節 官方音樂文獻制撰與北朝禮樂政治……237
一、引論:北朝官方音樂文獻的類型、特征及研究方法……238
二、北朝官方音樂文獻編纂活動的參與者 ……240
三、北朝官方音樂文獻編纂的流程 ……248
四、北朝官方音樂文獻的類型 ……255
第三節 北朝官方音樂文獻的編纂思路及其南朝淵源——從《隋書• 音樂志》所載北朝儀式歌辭的文獻來源說起 ……264
一、《隋書•音樂志》所載四代雅樂歌辭的不同體例……266
二、北齊雅樂儀式歌辭著錄體例及編纂思路的來源 ……272
三、北齊雅樂歌辭創作中的南朝因素 ……275
結語……279
第五章 “3+5”起句雜言詩體在南北兩地的演變軌跡——兼論南北朝詩體的共生與分流……282
**節 《悲平城》《悲彭城》和《問松林》的創作情況 ……282
一、《悲平城》與《問松林》創作情況考辨……283
二、元勰嘆美《悲平城》之原因試析……286
第二節 “3+5”起句雜言詩的起源及其在南北方的共生 ……288
一、“3+5+5+5”體雜言詩的起源 ……288
二、“3+5”起句雜言詩在東晉南朝的存在狀況 ……291
三、“3+5”起句雜言詩在北朝的存在狀況 ……303
結語……315
第六章 北齊文人對齊梁詩的學習與改造……322
**節 北齊文人對齊梁詩的學習與模仿……322
一、北齊詩人用韻的南化 ……324
二、北齊詩的格律化趨勢 ……332
第二節 北齊士人對已有詩風的改造及詩歌述懷功用的復歸…… 342
一、東魏北齊河北士人的進取心態與文學觀念 …… 342
二、南北士人在文學理論和創作方面的共同嘗試 ……347
結語……350
結論……351
參考文獻……359
后記……392
北朝文學的本土性及其對南朝文學的接納 作者簡介
金溪,1982年出生于北京。201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師從袁行霈教授,獲文學博士學位。2016年于中國音樂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現任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主任、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音樂文獻學、中國古代音樂史、魏晉南北朝文學。曾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社科項目多項,出版論文集《四達集:金溪音樂史研究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20年),發表論文《中古樂錄類文獻的編纂與演變》《北魏石窟寺伎樂形象的出現、演變及其原因》《“正統”觀念下的北魏禮樂建設》等三十余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轉載多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