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立場與方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972517
- 條形碼:9787532972517 ; 978-7-5329-7251-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立場與方式 本書特色
這是當代著名文學批評家的文學批評專著,站在學術發展的前沿,契合文學發展的時代特征,可為學術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材料、新方法。
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立場與方式 內容簡介
這是著名文學評論家吳曉東的文學批評專著。作者從不同視角和層面切入新時代的文學創作,以多個作家及多部作品為范例,并將其與新時代的文學現象和文學風氣相結合,加以剖析和解讀,探析深層內蘊和時代特征;同時,也從多個角度努力探尋文學研究的活力。表達了作者對當前文學現象、文學發展路徑與方向,以及具體作家作品的獨特見解。
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立場與方式 目錄
001 左翼革命文學傳統及其在當代的回響
026 經典化與流行化:重估“張愛玲神話”
052 在“社會史視野”下釋放文學研究的活力
061 《讀書》與一代人的情感結構
067 《蜻蜓眼》中的世界面向
070 “總體性詩學”與否定性史詩 ——讀歐陽江河的《移山》
077 有形而持久的傳統
083 尋求者與守望者
091 從“生命史學”到“大文學史觀”
107 直面無以歸類的魯迅
121 何謂“同時代人”的“學術共同體”
127 直面合法性危機,重塑學科之魂
135 當代文學的結構性“他者”
152 “懷疑的智慧”與“閱讀的科學”
158 游動與越界
179 寫作與批評主體的重建
183 鄉土寫真和另類心史
187 堪用一生回味的文學瞬間
197 做一個有創造力的自為學者
207 “總體性”視野的重建
212 上升的想象
218 文學、1980 年代與重建感性學 ——吳曉東專訪
243 讀書人的德性與職業倫理 ——答李浴洋、李靜
258 通向一種具有開放性的“文學性” ——答羅雅琳問
268 詩心、文心的尋求者與守望者
——吳曉東教授訪談錄
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立場與方式 作者簡介
吳曉東,黑龍江省勃利縣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jiaoyu'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著有《陽光與苦難》《象征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記憶的神話》《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鏡花水月的世界》《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紀的小說與小說家》《文學的詩性之燈》《廢名·橋》《二十世紀的詩心:中國新詩論集》《文學性的命運》《臨水的納蕤思:中國現代派詩歌的藝術母題》《夢中的彩筆:中國現代文學漫讀》《廢墟的憂傷:西方現代文學漫讀》《1930年代的滬上文學風景》《如此愉悅,如此憂傷:20世紀文學經典漫讀》《三十年代的中國現代派詩人》《文本的內外:現代主體與審美形式》《遼遠的國土:中國新詩的詩性空間》《在北大閱讀現代:十三堂文學討論課》等。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