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母性大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031206
- 條形碼:9787571031206 ; 978-7-5710-3120-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母性大腦 本書特色
媽媽很偉大,但當媽真不容易。
懷孕、帶孩子,感覺自己“一孕傻三年”。
自己連出門都忘記換鞋,但卻記得孩子的每一件小事。
大腦中每天不知從何而來的育兒焦慮……
媽媽們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么?這本書將帶你走進她們的大腦,探索屬于媽媽們的大腦變化。
★探索生育對媽媽們大腦的影響:自懷孕開始,女性的大腦就已經為育兒有了諸多改變,本書將為你揭示“母愛泛濫”“記憶下降”“反應變慢”“產后抑郁”等一系列思想行為變化藏在大腦深處的原因,幫助女性在做生育決策前或者當媽以后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大腦。
★打破“媽媽腦”的刻板印象:“媽媽腦”帶來的一定是不好的改變嗎?這本書會告訴你,當然不是。“當媽以后會變傻”這種偏見已經根植于人們的內心,但生孩子并不會讓女人變傻,她們的大腦只是調試成了一個全新的模式,甚至會擁有更多的“超能力”。
★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重擔:本書揭示了這一事實——任何參與養育孩子的大腦都被改變,不只是媽媽;也鼓勵伴侶、家人乃至整個社會承擔起育兒之責,避免“產后抑郁”等不良改變損害媽媽的大腦。
★給予計劃成為母親或已為人母的女性理解和支持:生育是改變女性大腦的一件大事,本書呼吁大家更好了解和理解媽媽們,呵護好她們的大腦。
母性大腦 內容簡介
女性選擇成為母親本應當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但卻經常被忽略了她的身體和心理變化,近些年來,越來越多人已經開始意識到成為母親不僅要面臨身體上各種后遺癥,還要經受社會層面的一些誤解,并衍生出了“媽媽腦”這個貶義詞,意指當了媽媽以后的女性開始變得健忘、腦子不靈活等。
這本書就是立足于這一現象,對現有“媽媽腦”的科學研究匯總成書,論證腦在這個階段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們常有的觀念“一孕傻三年”“記憶力下降”是否是真的?“母愛”是如何從大腦中產生?媽媽們“育兒焦慮”“產后抑郁”又是從何而來?育兒過程中,是否只有媽媽的大腦被改變?
本書旨在通過介紹生育本身對腦部的一系列改變,探索生育對媽媽們大腦的影響,讓大眾更好地理解成為媽媽和參與育兒的其他人。育兒絕非易事,但也請先照顧好自己的大腦。
母性大腦 目錄
引言
**部分 什么是“媽媽腦”?
第1章 一孕傻三年?
“我的神經元?都被我女兒拿去了!”
母性大腦研究小史
第2章 “媽媽腦”是新事物嗎?
我在臉書上進行的小調查
“媽媽腦”和精神負荷
亟需為母親和母性正名!
第3章 當媽媽的大腦出現故障
聚焦記憶功能
孕期:內隱記憶表現不佳?
產后:記憶的過渡性變化
記憶的變化并非看起來那么大
記得要做的事
第4章 如何解釋“媽媽腦”?
大腦
激素
睡眠
情緒
食物
第5章 一日“媽媽腦”,終身“媽媽腦”?
從懷孕后什么時候開始?
變化會持續多久?
長期來看呢?
第6章 對“媽媽腦”的正面新定義!
無意識的偏見
記憶和筑巢
重回基本點
第二部分當大腦為生孩子做準備
第7章 確實存在“女性大腦”嗎?
持續性改變
相似但不相同
*大的不同之處
科學的性別歧視
第8章 母愛的神話
這是本能嗎?
什么是母愛?
愛的大腦
養育的神經元網絡
主系統
天性與環境
“母愛”的重要性
第9章 成為母親后大腦會萎縮嗎?
系統的精密調節
不是什么都沒了
顯微鏡下
其他物種呢?
不止表面現象
變化有多大?
第10章 一加一大于二
對人類養育腦的初步研究
妊娠期大腦
對自己孩子的偏愛
獎勵回路的改變
共情
情緒調節
關鍵的調節器
與母親對孩子的關心有關嗎?
只和孩子有關嗎?
第11章 第二次呢?
母親的記憶
**次*糟糕嗎?
實踐出真知?
第12章 永遠的“媽媽腦”
優雅地老去
成為父母,大腦的不老泉
第三部分 不是生而為父母,而是成為父母!
第13章 生孩子不等于成為母親
都是母親
更豐富的大腦
非親生母親……
只是“母親”
第14章 “爸爸腦”
角色的改變
大小重要嗎?
當父親的大腦“懷孕”了
對孩子的回應
媽媽vs爸爸
睪酮呢?
“所有需要的東西”
第15章 “祖母腦”
“隔代養育”如何影響大腦
沒有和祖母/外祖母的愛一樣的
需要一整個家族
不只是祖母/外祖母……
都是家長
第四部分“福佑”之地也并非一帆風順……
第16章產婦精神病小史
希波克拉底:**位把生育和精神疾病聯系起來的
感謝馬塞先生!
馬塞之后
其他主角們
第17章 不要強迫媽媽必須感到幸福!
神經生物學方面呢?
產后抑郁的大腦
圍產期抑郁vs重度抑郁
激素在其中的作用呢?
“如果我早點知道……”
第18章 好媽媽也會有可怕的念頭
正常的不正常
壞念頭
由于焦慮,大腦錯亂了
激素是否牽涉其中?
可怕的念頭之外
第19章 分娩的戰場
與分娩相關的PTSD
創傷、分娩和母性大腦
玩俄羅斯方塊可以治療創傷?
第20章 大腦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止
對心理健康的明確影響
對大腦的影響呢?
向前走
第21章 爸爸的抑郁
悲傷的爸爸還是憤怒的父親?
(生孩子)需要兩個人大腦的錯誤
結語 如何優化“媽媽腦”
S.E.L.F.
媽媽的力量!
找到自己的方法
你的養育腦,你的超能力!
致謝
注釋
母性大腦 相關資料
第 3 章
當媽媽的大腦出現故障
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路程。現在人們已經經常談論“媽媽腦”,并認為它確實存在。但“媽媽腦”到底是什么?就像我在第 1 章中所說,這種現象通常表現為一種腦霧,母親們抱怨最多的是健忘。這讓我想到兩個問題 :1. 母親所經歷的健忘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 和生孩子之前存在的健忘有何不同?
聚焦記憶功能
先來聊聊健忘問題。你可能同意我說的,什么都能忘,不是么?你會忘記想要說的話,在描述某件事的時候忘記可用的詞,忘記把車停哪兒了,忘記你的錢包,等等。簡單來說,健忘是一種記憶缺陷。
記憶喪失比我們通常想的復雜得多。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的心理學和法學榮譽教授伊麗莎白·洛夫特斯博士區分了四種常見的遺忘,包括尋回失敗(大腦似乎喪失了某個信息,
你無法恢復它)、記憶干擾(腦中記憶混雜)、存儲不足(沒有足夠的記憶空間來保存信息)和主動遺忘(你的大腦主動忘記了某些痛苦或創傷性的記憶)。
當然,以上四種情況的區分是基于記憶的構成方法之上的。記憶本身很復雜,可分為比較重要的幾種。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對于記憶是這樣定義的 : 記憶是指對不同的經歷和事情進行的信息記錄、保存和重組。不同形式的記憶有不同的神經網絡參與。了解這些過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記憶障礙,對患者及其家庭進行干預。記憶是一種讓我們可以吸納、保存和重組信息,以便和環境進行互動的功能,它匯集起了能力、知識和回憶。每個人思考和規劃未來時,記憶都必不可少。它提供了每個人身份識別的基礎。
我們得知道,記憶可以分為不同類型。例如,記得把車停在了哪里屬于空間記憶(空間位置記憶);想起我們要說的話或者尋找一個詞匯來描述某件事屬于言語記憶 ;還有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 ;當然,還有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簡單來說,外顯記憶需要通過努力獲得(比如婆婆的生日),而內隱記憶則不需要(比如你最喜歡的歌曲的歌詞)。想要記住,就必須對目標加以關注,并擁有足夠的大腦“空間”來儲存。因此,注意力和我們所說的“認知負荷”(記憶信息的可用空間)也會對記憶造成影響。
第 3 章
當媽媽的大腦出現故障
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路程。現在人們已經經常談論“媽媽腦”,并認為它確實存在。但“媽媽腦”到底是什么?就像我在第 1 章中所說,這種現象通常表現為一種腦霧,母親們抱怨最多的是健忘。這讓我想到兩個問題 :1. 母親所經歷的健忘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 和生孩子之前存在的健忘有何不同?
聚焦記憶功能
先來聊聊健忘問題。你可能同意我說的,什么都能忘,不是么?你會忘記想要說的話,在描述某件事的時候忘記可用的詞,忘記把車停哪兒了,忘記你的錢包,等等。簡單來說,健忘是一種記憶缺陷。
記憶喪失比我們通常想的復雜得多。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的心理學和法學榮譽教授伊麗莎白·洛夫特斯博士區分了四種常見的遺忘,包括尋回失敗(大腦似乎喪失了某個信息,
你無法恢復它)、記憶干擾(腦中記憶混雜)、存儲不足(沒有足夠的記憶空間來保存信息)和主動遺忘(你的大腦主動忘記了某些痛苦或創傷性的記憶)。
當然,以上四種情況的區分是基于記憶的構成方法之上的。記憶本身很復雜,可分為比較重要的幾種。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對于記憶是這樣定義的 : 記憶是指對不同的經歷和事情進行的信息記錄、保存和重組。不同形式的記憶有不同的神經網絡參與。了解這些過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記憶障礙,對患者及其家庭進行干預。記憶是一種讓我們可以吸納、保存和重組信息,以便和環境進行互動的功能,它匯集起了能力、知識和回憶。每個人思考和規劃未來時,記憶都必不可少。它提供了每個人身份識別的基礎。
我們得知道,記憶可以分為不同類型。例如,記得把車停在了哪里屬于空間記憶(空間位置記憶);想起我們要說的話或者尋找一個詞匯來描述某件事屬于言語記憶 ;還有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 ;當然,還有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簡單來說,外顯記憶需要通過努力獲得(比如婆婆的生日),而內隱記憶則不需要(比如你最喜歡的歌曲的歌詞)。想要記住,就必須對目標加以關注,并擁有足夠的大腦“空間”來儲存。因此,注意力和我們所說的“認知負荷”(記憶信息的可用空間)也會對記憶造成影響。
當媽媽們表示自己常常精神恍惚,感覺自己的腦袋“霧蒙蒙”的,或者說感覺“云山霧罩”的,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們的記憶力和生孩子之前到底有什么不同?這是 20 世紀 90年代初以來的幾項研究提出的問題。只有“幾項”是因為這一領域一直備受忽視。我敢肯定,如果是男人說自己當爸爸后出現了記憶問題,我們對這個話題的了解會多得多。
孕期 : 內隱記憶表現不佳?
讓我們再來回顧下這幾項研究。第一個關于母親記憶力的客觀研究(客觀是指是在實驗室里對孕婦和非孕婦進行了記憶測試)是在 1991 年進行的。彼得·布林德爾博士和他的同事想知道婦女在懷孕時是不是真的會精神恍惚。我在第 1 章提到的以前的那些研究都是主觀的,因為他們只是簡單詢問母親們是否“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下降。而這些新的研究則是通過測試來評估記憶力。研究人員讓參加者(孕婦和非孕婦)在實驗室里進行相同的客觀記憶測試。在此期間,參加者需要完成一項任務或填寫一份問卷以評估她們某些方面的記憶水平,然后對比各組結果并進行統計分析。
在布林德爾這個關于孕期記憶的首個客觀研究中,研究人員從兩個方面對孕婦和非孕婦進行了比對 : 對自己記憶能力的感知(主觀研究)和記憶測試得出的實際能力(客觀研究)。這個方法很好,可以知道女性自己的感受和實際情況是否匹配。布林德爾和他的團隊詢問了 41 位女性——32 位孕婦和 9位非孕婦。這個數字對科學研究來說太少了,但總要先開始。研究人員評估了參加者的回憶能力,讓她們回憶幾分鐘前看到的東西。測試開始時,研究人員告知她們將會對她們進行物品記憶測試,接著向她們展示 10 種廚房用具或水果,以及寫有 12 個物品名的名單。每件物品都按照每 2 秒一個的順序依次展示。2~4 分鐘后,請她們盡可能多地寫下看到的物品,無需排序。這個過程屬于“外顯”記憶測試,因為它是對事實的主動記憶或有意識的回憶。
與此同時內隱記憶測試也在進行。換句話說,它用于評估“無意識”記憶,這種記憶允許你在不思考的情況下做某事,比如在開車時操作換擋。研究人員向參加者展示了一份無需她們記住的物品名單,然后再單獨展示單詞的前三個字母,請她們根據第一個想到的單詞來補充完整。例如,研究人員展示“bird”(鳥)這個單詞,幾分鐘后,又給她們看前三個字母“bir”。
研究人員發現,“在外顯記憶或記名單方面,孕婦的記憶功能并沒有缺陷”。但是,在和記憶功能感知方式(主觀測量)相關的內隱記憶客觀測試中,她們表現不佳。據研究結果可以合理推測,孕婦宣稱自己記憶力不行并不意味著她們真的記不住東西,而是對不關注的事情記得不清楚。這是一個有趣結果的開始,盡管研究只是在一小群女性中進行的。它表明,如果有需要,孕婦和非孕婦一樣,都能學習和記住新的東西。
產后 : 記憶的過渡性變化
我們再來看看對于產后“媽媽腦”的研究,這方面的首個客觀研究是在 1993 年。亞瑟 · 艾德爾曼和他的同事比較了100 位剛生產完(3 天以內)的女性、20 位未懷孕也沒有孩子的女性、15 位即將臨盆的女性以及 39 位新手爸爸的記憶。他們使用了與前面提到的布林德爾及其同事的研究有所不同的記憶力測試方法。
第一項測試是針對言語記憶。研究員為參加者朗讀兩段沒有關聯的文字,然后請他們記住盡量多的細節。第二項測試是針對視覺空間記憶(韋氏測驗)。參加者需要觀看 3 幅抽象圖案,每幅看 10 秒鐘,并在每次展示后憑記憶把圖案畫下來。
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發現,產后第 1 天,與沒有懷孕的女性相比,母親們在記憶測試中得分較低(言語記憶和視覺空間記憶),但是第 2 和第 3 天,表現就都一致了。有趣的是,在孩子出生第 2 天對父親進行的言語記憶測試顯示,他們的表現明顯不及未懷孕的女性,孕婦也同樣比非孕婦差。至于關于視覺空間記憶的第二項測試,不同組別之間沒有差異。
總結一下,這些早期的研究表明,母親在孕期和產后早期的記憶力變化確實存在,但是并不是全方位的改變。之后的幾十年中,還有一些研究在進行,數量不多,結論也很含糊,這導致情況變得更加復雜。正如一位研究人員所說,“總的來說,研究所發現的記憶或認知存在變化是一致的,但對于認知功能的客觀變化情況,我們還不是很清楚”。
記憶的變化并非看起來那么大
我們對于母親大腦狀況的不同理解有多種原因可以解釋,主要原因肯定在于相關的研究太少。另外,現有研究使用的測試不同,方法也不同,針對的是懷孕和產后的不同階段,或者因為參加者數量太少……總之,可解釋的原因很多!
為了使得這些分散而含糊的研究結果有意義,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朱莉 · 亨利博士和彼得· 倫德爾博士決定對過去的所有研究進行總結(科學術語是“元分析”),他們在 2007 年發表了研究成果。當時,基于客觀記憶的測試和母親與非母親的比較研究只有 17 個。20 年中只有 17 項研究——這顯然太少了,特別是聯系到抱怨孕期和產后出現記憶減退和腦霧的女性高達 80% 的事實。平均來說,80% 的女性在一生中會有懷孕的經歷。因此,這涉及的人群非常龐大!然而,對于“媽媽腦”我們一直所知不多。我要再一次提出疑問 : 如果是年輕父親抱怨記憶力減退,情況會不會不同?當然。
還是讓我們先看看亨利和倫德爾的元分析吧。他們匯總了 17 項研究的結果,并加以對比,以確定母親們和未懷孕的女性之間可能存在的不同之處。這個方法很好,我們可以看到學界是如何對大眾問題進行研究的。對這 17 項測量孕婦和產后婦女不同類型記憶的研究進行分析后,他們得出結論,孕期和產后某些特定類型的記憶會減退,比如自由回憶(回憶最近看過的作品或物品的能力)和工作記憶的某些方面(臨時“記住”信息的能力)。他們還發現,需要注意力或努力學習才能獲得的記憶也出現了減退。但無需焦慮,這并不是說你完全失去了記憶!研究者指出,記憶力減退的程度很微弱,這表明它并不會影響母親完成工作或承擔家庭角色。
2007 年以后,對于記憶和母性的進一步研究雖然樣本有限,但對不同類型的記憶仍在進行,結論也參差不齊。例如,在一項縱向研究中,海倫 · 克里斯滕森和她的同事通過孕前和孕期記憶測試,試圖了解某些短期或長期認知水平變化是否與懷孕和生育相關。6 這項研究對亨利和倫德爾的研究做了補充,結論是 :“不久之前,懷孕還是‘閉門不出’的同義詞,成為母親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結束。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母親和其他任何人的智商沒什么不同。”我完全同意!在后面的章節中,我會更多地談到關于記憶與母親話題中還需要更多研究的領域。但我現在就可以肯定地說 : 成為母親后,我們的大腦并沒有變成一團漿糊。
記得要做的事
當我讀研究生的時候,在卡麗 · 卡特勒博士的指導下,我與人合作了一項關于另一種形式的記憶——孕期前瞻記憶的研究。前瞻記憶是指記得在未來某一時刻要做某件事情,比如記得在媽媽生日時給她打電話。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請 61 位孕婦和 24 位非孕婦在實驗室里完成客觀和主觀記憶測試,以及在家里完成前瞻記憶測試,例如給她們打電話確定本研究的預約時間。我們發現,孕婦被要求在家里進行記憶測試時表現不佳,但是被要求在實驗室進行時就不會了。然而,她們都聲稱感到記憶力不如以前。對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研究結果意味著孕婦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記憶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實驗室環境下不易被發現。”這也是一個有待探索的課題。
母性大腦 作者簡介
作者:[加]喬蒂·帕魯斯基全球知名的加拿大籍神經學家和“母性大腦”專家,從教于法國雷恩第一大學,并在IRSET(健康、環境和工作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倡導更好地照顧產后婦女,提高公眾對圍產期婦女心理健康的關注。
譯者:郭琰,1985年出生于邯鄲市,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學士、法語國家研究碩士,法國馬賽三大比較政治學碩士。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