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追系統的人:快遞員的勞動過程與社會關系網絡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34899
- 條形碼:9787300334899 ; 978-7-300-33489-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系統的人:快遞員的勞動過程與社會關系網絡 內容簡介
在中國平臺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本書將視角對準了大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參與者——快遞員。作者通過深入的田野調查,從資本、勞動者、消費者的角度還原了快遞員勞動過程的具體情境,探討了標準化、數字化的快遞公司管理系統如何嵌入快遞員的勞動過程。事實上,這套管理系統沒有對應消費者的彈性需求,也無法為快遞員在勞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提供解決方案。因此,快遞員需要將系統編進自己在社區營造的社會關系網絡中,在系統的監控與管理下處理和運用好各類復雜的關系,從而在一次次的派送中尋求更大的勞動自主空間,在追趕系統的過程中,找到與系統共生、共存的辦法。
追系統的人:快遞員的勞動過程與社會關系網絡追系統的人:快遞員的勞動過程與社會關系網絡 前言
我們現在有點過于“神化”系統和算法了,覺得算法準確、高效、自動,幾乎“萬能”。但是,快遞員面臨的現實情況往往要復雜得多,系統和算法在尚且不能將這些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都考慮在內的前提下,仍然刻板地要求達到高效率的確定性結果,例如某日某時之前必須把快遞送到。因此,解決這些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任務就落到了快遞員自己的頭上。
未來如何更好地解決“*后1公里”的派送問題,我個人覺得,還是要從快遞員勞動過程中的兩個基本矛盾出發,考慮從四個方面去變革。
**,要變革系統算法對勞動過程的管理模式。我們知道,系統管理中的算法邏輯看似是客觀的、中立的,實際上,它的內在邏輯中仍然無處不體現著設計者的價值導向,甚至隱藏著一些屬于全社會的刻板印象。換言之,對于系統算法應當如何設計、怎樣改進,承載的多是管理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意志。普通的勞動者往往只參與執行、不參與設計,只提供數據、不提供意見。因此,引導企業和管理者去開發對勞動過程更加友好、對勞動復雜場景更加包容的系統和算法,既是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也能夠更真實、更有效地執行“新規”,避免簡單粗暴地將派送壓力與違規責任直接轉嫁到一線的快遞員身上。
追系統的人:快遞員的勞動過程與社會關系網絡 目錄
**章 導言
一、快遞在中國
二、關于快遞,學界在談論什么
三、關于“快遞小哥”,我們知道些什么
四、快遞田野
第二章 中國快遞行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一、中國快遞行業快速發展的蜜月期、紅海期和沉淀期
二、快遞行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第三章 中國式快遞:中國民營快遞企業組織形式
一、白手起家:中國民營快遞企業的艱難起步
二、從0到1:中國民營快遞企業的“加盟”模式
第四章 無處不在的系統:資本控制的流程化與標準化
一、以拓撲學原理為基礎的物流網絡與公司架構
二、標準化的流程與操作
三、標準化如何落地:培訓與考核制度
四、如影隨形的監控:信息監控系統
五、第三只眼:售后服務系統
第五章 追系統的人:系統與快遞員
一、與系統博弈的快遞員:追系統與超越系統
二、聽誰的?系統嵌入快遞員勞動過程的社會基礎
第六章 追系統的人:快遞員的勞動過程
一、收件人的“守門員”與門外的“江湖”
二、市場之外的“私人關系”
三、快遞員社會關系網絡的構建過程
四、借力打力
第七章 被“管理”的關系:快遞員社會關系網絡背后“看不見的手”
一、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二、分而化之
第八章 中國快遞路在何方
附錄:轉運中心操作規范
追系統的人:快遞員的勞動過程與社會關系網絡 作者簡介
莊家熾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學會勞動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領域為勞動社會學、金融社會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6項,在《社會學研究》《社會學評論》《社會》《社會發展研究》《青年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