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治理創新: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94390
- 條形碼:9787121494390 ; 978-7-121-49439-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治理創新: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 本書特色
深度剖析科技興衰:從IBM到柯達等全球數十家高科技企業,本書深入解讀企業專利布局與興衰成敗的內在邏輯,揭示創新與市場的復雜博弈。 專利視角下的商業史:史無前例地以專利為線索串聯起全球科技發展史,獨具匠心地展現出知識產權管理在企業戰略中的關鍵使命和獨特作用。 創新與變革的啟示錄:通過跨越多個經濟周期的代表性真實案例,探討企業在技術迭代中如何通過創新保持競爭力,為當下企業提供寶貴借鑒。 科技背后的人文思考:綜合科技史與社會學視角,強調創新應服務于人類需求,反思專利壁壘與技術發展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對中國發展的利弊。
治理創新: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 內容簡介
本書以專利文獻為史料,探討企業和行業的沉浮興衰、技術更替和市場擴張中的深層規律,力圖從歷史視角為知識產權管理和科技創新提供借鑒。全書分為興衰篇、更替篇、邊界篇、治理篇,聚焦 IBM、柯達、索尼、蘋果、迪士尼等企業的專利故事,深入剖析其在科技演進中的研發布局及市場轉型。通過呈現與解讀真實案例,本書強調創新的重要性和持續革新的必要性,希望能為企業的專利戰略和技術創新提供啟發。本書作者期待與專利從業者、科技企業管理者及對專利布局有興趣的科研人員就此主題進一步深入探討。
治理創新: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治理創新: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 前言
專利文獻,全面記載了近現代人類的應用科技演化史,卻一直沒有被系統性地從歷史角度去梳理,誠可惜也。吾輩敢竭鄙誠,在日常知識產權工作之余,嘗試從歷史的角度研讀專利文獻,窺探一些深層的邏輯,以獻此芻蕘之議。
我們將專利文獻作為研究歷史的資料進行研究,觀察一個公司乃至一個行業的興衰、更替以及擴張變革的規律,穿透這些專利文獻揭示的歷史,以期為知識產權工作者、企業經營者提供一些借鑒,探究穿越時間周期保護創新、實施創新的些許思路。
本書分為興衰篇、更替篇、邊界篇、治理篇四個篇章,講述 IBM、柯達、索尼、飛利浦、蘋果、博世、施樂、迪士尼、惠普等知名企業的專利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我們主要以專利數據、專利文獻、專利訴訟為視角,從中挖掘歷史真相,分析企業在科技演進過程中的研發史實,探討在特定歷史階段,企業的研發方向與企業的興衰成敗、技術更替和新市場拓展的關系。
治理創新: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 目錄
**篇◆興衰篇
第 1 章 導論 ··························· 002
第 2 章 從織布機到計算機 ····················· 017
第 3 章 從審查員到 CTO······················ 025
第 4 章 從獨角獸到托拉斯 ····················· 037
第 5 章 用專利達成壟斷的“爽點” ················· 046
第 6 章 傳奇專利的毀滅 ······················ 053
第 7 章 從卡片到磁盤 ······················· 061
第 8 章 從軟件專利的反對派到旗手的轉變 ·············· 077
第 9 章 從論文機器到專利工廠 ··················· 083
第 10 章 從大型機到微型機 ····················· 091
第 11 章 留下專利掙快錢······················ 101
第 12 章 外一則:藍巨人的黃影 ··················· 125
第二篇◆更替篇
第 13 章 導論 ··························· 150
第 14 章 錄音磁帶技術溯源 ····················· 161
第 15 章 卡式磁帶的誕生 ······················ 164
第 16 章 Walkman 橫空出世 ···················· 172
第 17 章 藝術級的產品 ······················· 177
第 18 章 年輕人的索尼 ······················· 191
第 19 章 象牙塔上的飛利浦 ····················· 195
第 20 章 數字音樂時代門檻前的糾結 ················· 200
第 21 章 一統天下的夢想 ······················ 204
第 22 章 斤斤計較的王者 ······················ 210
第 23 章 一代新人勝舊人 ······················ 214
第 24 章 Betamax 的失敗 ····················· 217
第 25 章 CD 的誕生 ························ 227
第 26 章 不堅決的革命 ······················· 231
第 27 章 那些“豬隊友們” ····················· 238
第 28 章 作嫁衣裳的“時間平移” ·················· 245
第 29 章 飛利浦的格式之戰····················· 254
第 30 章 格式之戰的結局 ······················ 257
第 31 章 從《星際迷航》說起 ···················· 266
第 32 章 Newton 與通用魔術 ···················· 270
第 33 章 從 iPod 到 iPhone ···················· 281
第 34 章 多點觸控專利小史 ····················· 284
第 35 章 更替瞬間的剎那余暉——專利視角下的索尼與蘋果······· 288
第 36 章 小結 ··························· 299
第三篇◆邊界篇
第 37 章 導論 ··························· 302
第 38 章 從科學創新到產品的漫長之路(一) ············· 312
第 39 章 從科學創新到產品的漫長之路(二) ············· 329
第 40 章 博世核心區的建立 ····················· 338
第 41 章 博世邊界的拓展 ······················ 343
第 42 章 新的邊界——從理發器到電鉆 ················ 352
第 43 章 施樂核心區的建立:從影印術到靜電復印術 ·········· 358
第 44 章 施樂的邊界拓展:嘗試了,努力了,失敗了 ··········· 376
第 45 章 惠普的邊界拓展:測量儀器、計算機與打印機 ········· 385
第 46 章 光與影的核心區建立···················· 400
第 47 章 幻與真的邊界拓展 ····················· 410
第 48 章 數字時代的傳承與開拓 ··················· 418
第四篇◆治理篇
第 49 章 導論 ··························· 432
第 50 章 創新與專利的本質關系 ··················· 439
第 51 章 保護創新的規則磨礪史 ··················· 443
第 52 章 知識產權規則的運用之道·················· 475
治理創新: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 相關資料
從雕刻創新、驅動創新到治理創新,是岳強先生構筑的企業知識產權創新三段論的基本結構,這個理論體系有著縝密的分析邏輯,很多觀點讓人信服。本書以該理論體系為基礎,直擊企業知識產權在創新和營商中的至高境界——治理創新。本書以專利發展歷史作為切入點,透視了二百年來人類創新史的前世今生,并借此進一步思考創新、經濟、社會和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可以說,這既是一部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又是一部創新驅動發展的社會經濟史。本書題材新穎、視角獨特,輔以生動活潑的故事講述,讓人一經捧卷便愛不釋手,而閱讀之后更有深思,值得點贊和力薦。——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研究院理事長 王海波 我懷著濃厚的興趣研讀了本書,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將專利文獻作為研究史料,講述了一個個企業引人入勝的科技和專利故事,探討了技術變革、專利保護與企業興衰之間的關系。
治理創新:全球專利科技發展史 作者簡介
岳強,機電/法律雙學士,知識產權律師。首屆姑蘇知識產權重點?才,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才港專家庫專家。歷任通信、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高科技公司知識產權律師、負責人。
楊飛,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斯特拉斯堡大學法學碩士,旅歐多年,現任高科技上市公司資深法律專家。吉他、繪畫、歷史愛好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