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轉譯與重構——傳統營建智慧的當代實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305209
- 條形碼:9787112305209 ; 978-7-112-30520-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轉譯與重構——傳統營建智慧的當代實驗 內容簡介
縱覽中國近現代建筑發展歷程,在系統層面有幾個關鍵問題值得深思:為何百年來中國建筑理論與方法大多來自于西方古典與現代建筑體系,而非中國傳統營建智慧?為何當下中國建筑會出現國際話語權缺失、文化無根性現象?回溯中國建筑設計理論與實踐的進程,伴隨著西方觀念與方法移植的,卻是其與中國傳統文化互動、思辨的沉寂,不能明體,便難達用,學科內在性危機逐漸顯露。反觀當代,中國建筑歷史、理論與設計研究三者雖競相發展卻又相對獨立,彼此的“割裂”狀態加劇了系統構建中國現當代建筑體系的困境。重新審視三者之間的關系,批判地反思固有學科觀念,破解學科現狀,升華學科內涵已成為某種共識。在中國傳統環境觀與哲學語境下,古代營建體系在處理建筑、人與環境關系中蘊含著樸素的“現代性”與普適性;古代哲學、藝術、天文、地理與營造術等領域的整體知識架構,為當代建筑轉譯與重構提供了新的機遇。關于現代性的困惑,亦能從傳統智慧中覓得答案。
《轉譯與重構——傳統營建智慧的當代實驗》源于天津大學與東南大學在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基于中華語境‘建筑—人—環境’融貫機制的當代營建體系重構研究”。“營建”,取經營建造之意,指廣泛的建設活動;而“營建體系”則意指與興建營造相關的內容按照一定的規則與內在聯系組合而成的整體,其內涵豐富而系統,涵蓋文化、觀念、技藝、運營、參與者等多層次內容。“轉譯”既非對中國古代形式語言的簡單重現,亦非對源自西方古典的現代形式語言的簡單移植,前者帶有機械的模仿性思維與特征,后者則會出現本土文化的無根性癥疾,而是關乎如何在當下語境中對中國建筑形式進行文化意義建構。“重構”的意圖在于與時下流行建筑思潮保持一定距離,并對人們長期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式持懷疑與批判的態度。本書立足于此,意圖重拾古代營建智慧,使之在當代語境下重生。以設計的視野重構中國建筑理論,延續文化底蘊,推動本土實踐。試圖構建根植于中國傳統營建文化基因的當代設計范式,升華學術觀念與建筑實踐。故而,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傳統營建史中求得真知;以“轉譯與重構”為線索進行思辨、解析與實驗,分別從“理論思辨”“設計研究”與“教學實踐”三個層面,探討古代與當代之間的營建關聯,探尋傳統精神得以沿承之載體。
轉譯與重構——傳統營建智慧的當代實驗 目錄
序Ⅱ
前言
理論思辨篇
傳統營建·當代演繹
斗栱形式·古今耦合
合院原型·范式重構
傳統組群·意向重讀
古典園林·空間轉換
園居體驗·情境再現
聚落圖式·語言建構
設計研究篇
言入宇空——2022年深港雙城城市/建筑雙年展參展作品解析
詩意棲居——2021年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參展作品[YUAN OF 3]解析
垂直性思辨——2021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意匠營造”展參展作品[御和樓轉譯設計]解析
水平性求解——凱州文化中心設計解析
在向心與離散之間——昆山“拉谷谷文化中心”設計解析
教學實踐篇
建筑教育的現狀與反思
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探索
建筑教育的意義——建筑學人才培養模式
后記
“轉譯”的內驅力與價值——建筑設計中“轉譯”的方法及應用場景
致謝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