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上?茖W技術志:2000-2010(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4225
- 條形碼:9787573214225 ; 978-7-5732-142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茖W技術志:2000-2010(精裝) 內容簡介
《上?茖W技術志(2000—2010)》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持編纂,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具體承編,上限為2000年,下限為2010年,全面反映上海科技發展的歷程和成就。共8編,分為3大部分:科技基礎、科技成就、科技人物。反映了上?萍荚隗w制改革、管理服務、普及合作、高新園區和區縣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歷程、變化和成就;展示了上?萍荚谂实强萍贾聘唿c、面向經濟增長點、服務民生關注點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記錄了為上?萍及l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的生平事跡。
上?茖W技術志:2000-2010(精裝) 目錄
序1
凡例1
總述1
大事記7
**編機構、管理與服務39
**章科研機構42
**節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42
第二節上?茖W院45
第三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49
第二章管理51
**節決策51
一、 發展戰略51
二、 發展規劃53
三、 大會54
第二節政策法規55
一、 政策55
二、 法律58
三、 規章59
四、 執法與服務61
第三節計劃64
一、 年度計劃64
二、 專項計劃65
三、 世博科技行動計劃67
四、 科教興市重大專項68
五、 示范工程69
第四節投入71
第五節體制改革73
一、 管理機構改革73
二、 計劃體制改革75
三、 科研院所改革77
第六節人才78
一、 人才計劃78
二、 人才管理82
第七節成果與獎勵83
一、 國家獎83
二、 上海獎85
三、 成果鑒定與登記87
第三章服務88
**節決策咨詢88
第二節基地與設施91
一、 國家重點實驗室91
二、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94
三、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8
四、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0
五、 上海光源103
六、 上海超級計算中心105
七、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105
八、 神光Ⅱ裝置106
第三節技術市場106
第四節研發公共服務平臺109
一、 科技文獻服務系統111
二、 科學數據共享系統112
三、 儀器設施共用系統113
四、 資源條件保障系統113
五、 試驗基地協作系統114
六、 專業技術服務系統115
七、 行業檢測服務系統115
八、 技術轉移服務系統116
九、 創業孵化服務系統117
十、 管理決策支持系統118
第五節出版119
一、 圖書出版119
二、 期刊出版121
第六節專利申請與授權122
第二編社團、普及與合作125
**章社團127
**節沿革127
第二節活動128
一、 學術交流128
二、 科普132
三、 咨詢134
四、 人才培養136
五、 星級學會評選137
第二章普及139
**節規劃139
第二節工作140
一、 會議140
二、 “四個一百”工程140
三、 “2211”工程141
四、 示范專項141
五、 素養調查141
六、 能力建設142
第三節活動142
一、 科技節(周、日)142
二、 科技下鄉144
三、 講座145
四、 展覽和論壇147
五、 旅游148
第四節場館149
一、 上海自然博物館149
二、 上海科技館149
三、 專題場館150
四、 教育基地152
五、 科學商店153
六、 青少年科技實踐工作站154
第五節創作與宣傳154
第六節青少年科普156
第七節群眾發明158
一、 上海發明協會158
二、 群眾發明競賽159
三、 青少年發明競賽161
四、 發明博覽會164
第三章合作交流166
**節國內合作166
一、 部市合作167
二、 院市合作168
三、 長三角合作170
四、 對口支援171
五、 與其他省市合作173
六、 與港澳臺合作175
第二節國際合作176
一、 國際合作協議178
二、 合作研究與項目180
三、 合作研發機構181
四、 訪問與交流182
五、 國際學術會議與國際展覽會183
六、 技術出口187
第三編技術創新、科技企業與科技
園區189
**章技術創新191
**節技術引進、吸收與再
創新191
第二節新產品開發與技術改造192
第三節高新技術成果轉化195
第四節科技金融與科技創業197
一、 科技金融197
二、 科技創業198
第五節企業技術中心200
第六節產學研合作201
第二章科技企業204
**節高新技術企業204
第二節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206
第三節創新型企業206
第四節民營科技企業206
第五節科技中小企業207
第六節科技小巨人208
第三章科技園區210
**節張江高科技園區211
一、 集成電路產業213
二、 生物醫藥產業213
三、 軟件產業214
四、 文化科技創意產業215
五、 國家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東部)
基地216
第二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216
第三節金橋現代科技園區218
第四節上海大學科技園區219
第五節嘉定民營科技密集區220
一、 復華高科技園區220
二、 嘉定高科技園區221
三、 中科高科技工業園222
第六節中國紡織國際科技產業城
222
第七節上海紫竹科學園區223
第八節楊浦知識創新區224
第九節國家大學科技園224
一、 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園225
二、 復旦大學科技園225
三、 同濟大學科技園226
四、 東華大學科技園226
五、 華東理工大學科技園226
六、華東師范大學科技園226
七、 上海理工大學科技園227
八、 上海財經大學科技園227
九、 上海電力學院科技園227
十、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科技園227
第四編基礎科學與高技術229
**章基礎科學232
**節生命科學232
一、 植物學232
二、 動物學233
三、 微生物學235
四、 遺傳學236
五、 分子生物學240
六、 細胞生物學242
七、 生物物理與生物化學244
八、 神經生物學246
九、 生物信息學249
第二節物理學250
一、 力學250
二、 光學252
三、 電磁學254
四、 固體物理學255
五、 熱學256
六、 原子核物理學257
第三節化學258
一、 有機化學258
二、 高分子化學260
三、 物理化學261
四、 分析化學262
第四節數學263
一、 基礎數學263
二、 概率論與控制論264
三、 應用數學265
第五節天文學266
一、 天體測量學266
二、 天體物理學266
三、 射電天文學與天文儀器268
第六節地學268
一、 地理學268
二、 地質學269
三、 大氣科學270
四、 海洋學271
第二章高技術272
**節信息技術272
一、 微電子與集成電路技術272
二、 計算機技術273
三、 網絡通信技術275
四、 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277
五、 信息安全技術278
第二節生物技術279
一、 農業生物技術279
二、 工業生物技術280
第三節新材料技術281
一、 金屬材料281
二、 無機非金屬材料282
三、 有機材料284
四、 復合材料285
五、 生物醫用材料287
第四節納米技術288
一、 納米材料技術288
二、 納米生物與藥物技術290
三、 納米器件制備技術291
第五節空天技術292
一、 航空技術292
二、 航天技術293
第六節光電技術295
一、 光電顯示技術295
二、 光通信技術297
三、 光存儲技術298
四、 激光技術299
第五編產業科技303
**章制造業科技306
**節電子與信息制造306
一、 廣電設備制造306
二、 網絡通信設備制造306
三、 儀器儀表制造307
四、 芯片制造309
第二節制藥310
一、 中藥制藥310
二、 化學制藥312
三、 生物制藥314
四、 醫用器械制造315
第三節汽車制造316
一、 傳統汽車制造316
二、 新能源汽車制造318
第四節船舶制造319
一、 船舶設計與開發319
二、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321
三、 船舶配套設備制造323
第五節成套設備與裝備制造324
一、 基礎裝備制造324
二、 通用設備制造325
三、 電站裝備制造326
四、 交通運輸裝備制造328
五、 機器人制造330
第六節冶金331
一、 冶煉331
二、 金屬加工332
三、 特種金屬冶煉335
四、 冶金信息336
第七節化工336
一、 無機化工336
二、 有機化工337
三、 精細化工339
四、 化工機械341
第八節輕紡產品制造342
一、 輕工產品制造342
二、 紡織生產343
第二章農業科技347
**節種源農業347
一、 糧食作物育種347
二、 油菜育種349
三、 蔬菜育種350
四、 菌類育種352
五、 水果育種353
六、 花草育種354
七、 樹木育種355
八、 畜禽育種356
九、 水產品育種358
第二節生態農業360
一、 農產品安全360
二、 農作物病害防治361
三、 畜禽病害防治362
四、 花草林木病害防治364
五、 農作物栽培364
六、 花草林木栽培365
七、 畜禽養殖366
八、 水產養殖367
第三節裝備農業368
一、 農產品加工368
二、 農田園林機械370
三、 畜禽水產養殖機械371
四、 溫室工程372
五、 工廠化生產374
第四節數字農業375
一、 農業信息375
二、 農業標準化377
第三章服務業科技378
**節信息服務378
一、 信息分析與處理378
二、 信息服務與管理379
三、 信息安全與監管380
四、 通信服務381
五、 寬帶服務382
六、 網絡服務383
七、 文化信息服務383
八、 廣播電視服務385
第二節物流服務386
一、 交通信息服務386
二、 港口物流服務387
三、 電子商務388
四、 郵政服務389
五、 物流電子標簽390
第三節金融服務391
一、 金融服務系統391
二、 金融卡服務392
三、 金融信息服務393
第六編民生科技395
**章健康科技397
**節預防醫學與疾病防控397
一、 預防醫學397
二、 疾病防控398
第二節基礎醫學400
第三節內科學403
一、 心血管內科403
二、 神經內科404
三、 內分泌科405
四、 血液科405
五、 消化內科406
六、 腫瘤內科407
第四節外科學408
一、 腦外科408
二、 心胸外科409
三、 普通外科410
四、 血管外科410
五、 骨外科411
六、 五官外科413
七、 修復外科413
八、 移植外科415
第五節介入醫學416
第六節中醫學與中西醫結合419
一、 中醫學基礎419
二、 中醫臨床420
第七節生殖健康421
一、 科學生殖421
二、 優生優育423
第八節體育425
一、 競技體育425
二、 群眾體育427
第二章建設科技428
**節城市規劃428
第二節道路設計與施工429
一、 道路結構與施工429
二、 道路檢測與養護430
第三節橋梁設計與施工431
一、 橋梁設計431
二、 梁橋施工432
第四節建筑工程434
一、 地下基礎工程434
二、 模板體系與墻體工程436
三、 鋼結構設計與施工436
四、 高層建筑施工437
五、 重大工程設計與施工438
六、 綠色生態建筑440
第五節地下、水下工程442
一、 地下空間開發442
二、 管道頂進施工443
三、 盾構施工444
四、 沉管與沉井445
五、 水系工程施工446
第六節建筑材料447
一、 水泥、混凝土447
二、 路面材料448
三、 墻體及玻璃材料448
四、 防水防火保溫材料449
第七節建筑工程信息450
第三章交通科技452
**節交通設施452
第二節交通管理453
第三節交通輔助設施455
第四章安全科技458
**節自然災害預防458
第二節生產與公共設施安全460
一、 食品安全460
二、 生產設施安全462
三、 交通安全463
四、 橋梁安全464
五、 建筑設施安全465
第三節消防安全466
一、 公共設施防火滅火466
二、 消防裝備467
三、 消防信息468
第四節社會公共安全468
一、 交通安全監管468
二、 社會安全保障與應急處置469
三、 刑事檢測470
四、 治安管理信息471
第五章環境科技473
**節水處理與水環境保護473
一、 污水處理473
二、 給水處理475
三、 水環境保護476
第二節固體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
利用478
一、 生活廢棄物處理478
二、 工業廢棄物處理479
第三節大氣環境和噪聲控制480
第四節環保設備和信息482
一、 環保設備482
二、 環保信息483
第六章能源科技484
**節傳統能源利用484
第二節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利用
486
第三節節能487
一、 工業節能487
二、 建筑節能489
第四節輸配電與電網489
第七章生態科技492
**節城市生態492
第二節生態保護與修復494
第三節海岸生態保護494
第七編區縣科技497
**章浦東新區499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00
第二節科學普及502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服務504
第二章徐匯區506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06
第二節科學普及508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10
第三章長寧區511
**節高新技術產業和園區511
第二節科學普及512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14
第四章普陀區515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15
第二節科學普及517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18
第五章閘北區520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20
第二節科學普及522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24
第六章虹口區525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25
第二節科學普及527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29
第七章楊浦區531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31
第二節科學普及533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34
第八章黃浦區536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36
第二節科學普及537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39
第九章盧灣區540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40
第二節科學普及541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43
第十章靜安區544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44
第二節科學普及545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47
第十一章寶山區549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49
第二節科學普及551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52
第十二章閔行區554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54
第二節科學普及556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57
第十三章嘉定區559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59
第二節科學普及561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61
第十四章金山區563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63
第二節科學普及565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66
第十五章松江區568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68
第二節科學普及570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71
第十六章青浦區573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73
第二節科學普及575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76
第十七章南匯區578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78
第二節科學普及580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80
第十八章奉賢區582
**節高新技術產業與園區582
第二節科學普及583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85
第十九章崇明縣586
**節科技項目與科技示范586
第二節科學普及588
第三節知識產權與技術交易589
第八編人物591
**章人物傳593
第二章人物簡介605
**節中國科學院院士605
第二節中國工程院院士611
第三章人物表616
**節上海市科技功臣616
第二節上海市科技精英617
第四章人物名錄623
**節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623
第二節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627
第三節浦江人才計劃628
附錄633
一、 科技政策與法規文件選編635
二、 科技規劃綱要選編674
三、 統計表712
四、 2000—2010年上?萍紮C構、企業、
事業單位全稱和簡稱對照表722
編后記727
上海科學技術志:2000-2010(精裝) 作者簡介
《上?茖W技術志(2000—2010)》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持編纂,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具體承編。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科學學所)是我國最早的軟科學研究機構之一,成立于1980年1月?茖W學所是科學研究類社會公益事業機構,以服務創新決策為宗旨,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應用導向,聚焦科技創新戰略、公共政策和產業技術創新等領域,軟硬結合、研咨一體,致力于打造專業化、平臺型、有特色的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