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儒學十五論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73019233
- 條形碼:9787573019233 ; 978-7-5730-1923-3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學十五論 本書特色
★ 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名作叢書——四十周年紀念版,致敬大時代狂飆中迎風而立的幾代學人。 ★ 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國學泰斗湯一介先生精研儒學的扛鼎之作,是儒學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作,是其學術(shù)體系的關(guān)鍵組成部分。 ★ 深度解讀儒學“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等核心命題,多維度論述,跨文化比較,展現(xiàn)了獨特的哲學思維。 ★ 構(gòu)建完整邏輯架構(gòu),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中凸顯儒學的地位和作用,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儒學世界。 ★ 以現(xiàn)代視角詮釋儒學,挖掘儒學的當代價值,弘揚文化自信,促進儒學研究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 32開精裝版,雙封設(shè)計,護封采用燙黑、壓凹印刷工藝,紋理立體,觸感豐富,是個人收藏和贈送他人的不二之選。
儒學十五論 內(nèi)容簡介
在新舊世紀之交,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湯一介就“反本開新”這一哲學命題,指出中華文明的復興之路在于抓住當今中西文明對話、激蕩的契機,反思、自省其傳統(tǒng),打通古今中西,從而使國人在華夏文明豐厚遺產(chǎn)的基礎(chǔ)上重構(gòu)價值理念。本書對儒學的一些重要問題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探討,它不僅對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了歷史的考察,還注意到它的現(xiàn)實意義。儒學自孔子起就自覺地繼承著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從歷史上看,它曾是中華民族發(fā)育、成長的根,我們沒有可能把這個根子斬斷。因此,我們只能適時地在傳承這個文化命脈的基礎(chǔ)上不斷創(chuàng)新,使之適應變化著的社會新形勢。
儒學十五論 目錄
儒學十五論 作者簡介
湯一介(1927.2—2014.9),湖北黃梅縣人,生于天津,195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后留校任教。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jiao yu bu 重大攻關(guān)項目《儒藏》編纂與研究工程首席專家、總編纂。中國文化書院首任院長、導師,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暨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儒學研究院院長,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華孔子學會會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主席,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紐約州立大學宗教研究院研究員。獲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日本關(guān)西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孔子文化獎、吳玉章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主編《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文集》《中華佛教史》《中國儒學史》等。著有《郭象與魏晉玄學》《早期道教史》《儒學十論及其外五篇》等,結(jié)集十卷本《湯一介集》。 陳越光,現(xiàn)任中國文化書院院長。曾任20世紀80年代有廣泛影響的“走向未來”叢書和雜志副主編;歷任《中國殘疾人》雜志、《中國農(nóng)民》雜志、《中國市場經(jīng)濟報》、《科技中國》雜志創(chuàng)刊總編輯(主編)。著有《一個有思想的行動者》、《謙卑》、《以公益為志業(yè)》、《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中文版、法文版、韓文版)、《見證真誠:公益思想與實踐的跨文化建構(gòu)》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