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柯林武德自傳 本書特色
1.本書不僅記錄了柯林武德的學術旅程,更展現了他對歷史哲學的獨到見解,是理解20世紀上半葉史學思想和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寶貴資料。
2.柯林武德時而輕松幽默,時而理性嚴肅,品評學術學人,針砭時弊,一生求真,追逐思想的光芒,啟發讀者獨立思考過去和當下的問題。
柯林武德自傳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柯林武德的思想自傳。柯林武德是20世紀上半葉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其哲學思想和史學理論至今有著重要的影響。作者在本書中敘述了自己思想的發展歷程,以真誠的態度剖析自我,犀利地批評了當時的哲學、史學研究狀況,總結出歷史哲學原理,提出關于歷史觀念的三條定理,構建了自己融通哲學與史學的獨特理論體系。柯林武德提出的問答邏輯和“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等主張,為歷史學科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
柯林武德自傳 目錄
柯林武德自傳 作者簡介
【英國】柯林武德---------------------------- 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 1889—1943),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1908年起就讀于牛津大學,1912年起任牛津大學研究員,1916—1919年服務于英國海軍部情報處,1927年起任牛津大學羅馬史講座教師,成為繼哈弗菲爾德之后的羅馬不列顛史專家。1935年起任牛津大學形而上學哲學韋恩弗利特講席教授,1941年退休。著有《宗教與哲學》(1916)、《心靈之鏡,或知識的圖式》(1924)、《羅馬不列顛考古》(1930)、《藝術原理》(1938)、《形而上學論》(1940)、《新利維坦》(1942)、《歷史的觀念》(1946)等等。陳靜----------------------------【英國】柯林武德---------------------------- 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 1889—1943),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1908年起就讀于牛津大學,1912年起任牛津大學研究員,1916—1919年服務于英國海軍部情報處,1927年起任牛津大學羅馬史講座教師,成為繼哈弗菲爾德之后的羅馬不列顛史專家。1935年起任牛津大學形而上學哲學韋恩弗利特講席教授,1941年退休。著有《宗教與哲學》(1916)、《心靈之鏡,或知識的圖式》(1924)、《羅馬不列顛考古》(1930)、《藝術原理》(1938)、《形而上學論》(1940)、《新利維坦》(1942)、《歷史的觀念》(1946)等等。陳靜---------------------------- 陳靜,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研究,著有《自由與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譯著有《榮格》(合譯),并參與翻譯《劍橋中華民國史》。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