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環境監測實驗教程(林紅軍)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66075
- 條形碼:9787122466075 ; 978-7-122-46607-5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監測實驗教程(林紅軍) 內容簡介
本實驗教材針對水、大氣、土壤、噪聲等各種類型環境監測對象展開,內容設置從樣品采集到現代分析儀器使用,從常規環境監測到復雜環境樣品中微量污染物分析。實驗類型按模塊進行設計,包括22個基礎驗證性實驗和6個綜合性及研究設計性實驗,分階段對學生進行各種技能的訓練。 本書可以作為本、專科院校環境類專業環境監測課程的實驗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廣大環境監測工作者的參考書。
環境監測實驗教程(林紅軍)環境監測實驗教程(林紅軍) 前言
環境監測是環境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其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本書選取的監測實驗項目,可操作性強,可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環境監測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以滿足高等院校實驗教學的需求。實驗內容包含了監測實驗準備、各種監測方法以及實驗質控具體要求,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綜合性、設計性與綜合應用性實驗,力求體現實驗學科的知識性、綜合性和實用性。本書的附錄部分還提供了相關環境質量標準內容,可作為環境監測結果對標評價的參考。
本書所確定的實驗內容主要是面向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的本(專)科學生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涉及環境樣品中水、大氣、土壤、噪聲等類型,涵蓋了環境監測的各種方法,樣品分析既有化學分析法,又有現代儀器分析方法。實驗類型按模塊進行設計,分為基礎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研究設計性實驗,分階段對學生進行各種技能的訓練。這些實驗所用到的方法是近年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技術方法,所用儀器都是先進的、性能優良的精密儀器。
通過本課程教學與學習,使學生對環境監測的全過程有所掌握,即對現場監測與調查、監測計劃設計、優化監測布點、樣品采集與運送保存、實驗室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全過程監測內容有所了解。在樣品的分析測試上可以接觸到先進的大型精密儀器,初步了解環境監測規范分析測試技術,并具備獨立從事環境監測工作能力。本書基礎實驗為驗證性實驗,側重于基礎技能的訓練。綜合性實驗是建立在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設計了水和大氣監測的綜合實驗,讓學生全面掌握環境監測與評價的全過程。
環境監測實驗教程(林紅軍) 目錄
**部分 環境監測實驗基本要求與考核方式 001
**節 環境監測實驗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項 002
第二節 考核方式 004
第二部分 環境監測實驗 007
實驗一 水中濁度的測定 008
實驗二 水中色度的測定 011
實驗三 廢水懸浮固體濃度的測定 014
實驗四 化學需氧量(CODCr)的測定——重鉻酸鉀法 016
實驗五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019
實驗六 溶解氧的測定方法 025
實驗七 生化需氧量的測定 029
實驗八 工業廢水中鉻的價態分析 033
實驗九 水中揮發酚類的測定 035
實驗十 廢水中油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045
實驗十一 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048
實驗十二 水中氟化物的測定——氟離子選擇電極法 051
實驗十三 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 054
實驗十四 空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058
實驗十五 大氣中苯系物的測定 062
實驗十六 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067
實驗十七 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 073
實驗十八 大氣中甲醛的測定 079
實驗十九 固體廢物的水分、有機質和養分的測定 089
實驗二十 環境噪聲監測 094
實驗二十一 土壤中重金屬的測定 097
實驗二十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茶葉樣品中銅的含量 100
第三部分 綜合性和研究設計性實驗 103
實驗一 湖水或河水水質監測與評價(綜合性實驗) 104
實驗二 工業廢水監測(綜合性實驗) 106
實驗三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與評價(綜合性實驗) 108
實驗四 土壤環境污染監測(設計性實驗) 110
實驗五 校園環境噪聲監測(設計性實驗) 112
實驗六 XX工業園區區域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監測方案編制(綜合應用性實踐) 113
第四部分 附錄 117
附錄一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摘自GB 3838—2002) 118
附錄二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摘自GB 3095—2012) 122
附錄三 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摘自GB 15618—2018) 123
附錄四 地下水質量標準(摘自GB/T 14848—2017) 124
附錄五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摘自GB 16297—1996) 126
附錄六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摘自GB 8978—1996) 136
附錄七 實驗室質量控制與方法 144
參考文獻 149
環境監測實驗教程(林紅軍) 作者簡介
林紅軍,浙江師范大學教授。2006年11月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2007年5月至2010年1月在加拿大湖首大學(Lakehead University)開展博士后工作,2010年2月作為海外引進人才回國,在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至今。期間依次擔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助理、院長等行政職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省基金重大項目、省重點研發項目等科研項目30余項,承擔《環境科學進展》《現代膜分離技術》《環境統計學》等課程教學。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