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國家(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4195
- 條形碼:9787573214195 ; 978-7-5732-1419-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早期國家(增訂版) 本書特色
本書理論結合實踐,深入探討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為理解中國古代政治結構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中國早期國家(增訂版) 內容簡介
《中國早期國家》借鑒和運用了國際學術界近幾十年來與歷史學有關的相鄰學科特別是文化人類學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對中國早期國家階段之前的社會政治組織提出了新的闡釋,并由此探討解決有關中國國家的起源及發展道路的特性問題;對于解決較長時期以來我國史學界面臨的如何將新的史學觀念和方法具體運用于實際的課題研究這一問題,具有明顯的示范作用。增訂版不僅訂正了出版的一些文字標點訛誤,還在附錄中增加了《中國國家起源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中國早期國家研究中一些概念意義的理解問題》《國家起源研究中歷史性事實對考古學證據意義形成的影響》《中原王朝政治的形成對中國早期歷史進程的影響》《附錄五酋邦與國家接近的程度及對國家起源研
中國早期國家(增訂版) 目錄
序/李學勤緒論一、早期國家研究在歷史學、人類學和考古學中的地位二、我國學者研究的成果與問題三、國外學者研究概況四、早期國家研究的主要任務**章 理論一、定義問題:什么是早期國家?二、早期國家形成原因及相關因素問題人口增長和人口壓力地域生產的進步戰爭社會分層和階級分化序/李學勤緒論一、早期國家研究在歷史學、人類學和考古學中的地位二、我國學者研究的成果與問題三、國外學者研究概況四、早期國家研究的主要任務**章 理論一、定義問題:什么是早期國家?二、早期國家形成原因及相關因素問題人口增長和人口壓力地域生產的進步戰爭社會分層和階級分化政治發明三、模式:早期國家形態及進程的類型問題氏族模式酋邦模式四、早期國家演進的階段性問題第二章 方法一、如何看待文獻關于傳說時期的記載?二、考古資料對于具體歷史事件和事實的指稱問題三、人類學與民族學資料的運用問題四、歷史上不同時期早期國家的縱向比較問題第三章 對部落聯盟模式的討論一、部落聯盟的主要特征部落聯盟沒有*高首腦部落聯盟會議的議事原則是全體一致通過參加聯盟的各部落保持各自的獨立,相互間地位平等部落聯盟的二權制和三權制特征二、部落聯盟是普遍的嗎?三、部落聯盟與早期國家形成的相關性社會組織政治機構推動國家形成的主要步驟政治活動的主要特征:民主政治的起源第四章 酋邦一、前國家時期個人權力發展的不同類型二、酋邦制度下的社會分層現象三、作為征服結果的部落聯合體四、酋邦與人類專制主義政治的發生五、酋邦向國家社會的過渡性與非過渡性特征第五章 中國古代的酋邦一、文獻所反映的古代中國酋邦(上)—黃、炎時期黃、炎時期古代人群的分布黃、炎時期的部落聯合體的性質二、文獻所反映的古代中國酋邦(下)—堯、舜、禹時期堯、舜、禹與他們的部落聯合體堯、舜、禹部落聯合體的性質三、考古資料中所反映的古代酋邦良渚文化反山墓地福泉山墓地瑤山祭壇遺址紅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廟”與積石冢群遺址東山嘴建筑群址陶寺類型龍山文化第六章 中國早期國家的發生:夏朝一、中原酋邦向國家的轉化:夏朝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二、夏朝國家的考古學證據二里頭文化與夏朝國家的關系夏朝國家活動的考古學遺存考古學中的夏朝國家制度和社會狀況宮殿遺址居住址和墓葬遺跡青銅器三、夏朝國家政治的主要特征國土結構官僚機構軍隊意識形態第七章 中國早期國家的典型期:商朝和周朝一、商、周國家的建立二、中央王朝與地方的關系商朝周朝三、官僚機構的精致化商朝周朝第八章 中國早期國家的轉型期:春秋和戰國一、周朝國家的結束和秦王朝的建立二、早期國家轉型期的主要政治發展三、專制主義:中國古代國家制度的穩定特征第九章 中國中原周邊地區的國家進程一、先秦時期中原周邊地區的國家進程殖民模式土著自動模式淺層控制模式二、中國國家進程的多元化:少數民族國家的發展三、多民族統一國家模式的成熟參考書目后記英文目錄附錄一 中國國家起源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一、國際學術界關于酋邦分布問題研究的情況及這一問題的學術意義二、古希臘、羅馬國家形成問題與中國國家起源研究的關系三、古希臘、羅馬國家形成問題研究的現狀四、怎樣準確理解和概括國外人類學成果的真實意義五、為推進中國國家起源研究需重點探討的理論問題附錄二 中國早期國家研究中一些概念意義的理解問題一、早期國家二、“成熟國家”三、前國家復雜政治制度與“酋邦”四、在特定地域內建立合法統治的傳統五、國家制度發展的歷史性影響附錄三 國家起源研究中歷史性事實對考古學證據意義形成的影響一、模式與個案:歷史性事實的作用二、物化證據標準衡量:不確定的原因三、具關鍵作用的歷史性事實:完整結論的支點附錄四 中原王朝政治的形成對中國早期歷史進程的影響一、中原王朝國家制度形成的巨大歷史性影響二、中原王朝國家國土結構的大地域控制特征三、中原王朝對周邊地區國家化進程的影響四、中國古代文獻傳統對中原王朝國家制度發展的作用附錄五 酋邦與國家接近的程度及對國家起源研究的影響一、酋邦是*接近國家的前國家組織還需懷疑嗎?二、“分層社會”與酋邦的關系所透露的兩者與國家接近的程度三、夏威夷個案的啟示:對酋邦與國家特征觀察的不確定性四、塞維斯理論的正當性:國家與酋邦區分的關鍵在于看“政府”?編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早期國家(增訂版) 作者簡介
謝維揚,上海大學教授,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先秦史研究,涉及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古代婚姻與家庭形態、中國早期文獻、古代思想文化和學術史等領域。已出版主要著作有《周代家庭形態》《至高的哲理:千古奇書〈周易〉》《傳統與轉型:江西泰和農村宗族形態》(合作)和譯作《結構人類學》(第一、第二卷,合譯)等,以及論文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