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051430
- 條形碼:9787550051430 ; 978-7-5500-5143-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特色鮮明,系統梳理了從先秦至民國文檔名詞的發展脈絡,運用計量語言學等方法深入研究,以大量文獻為依據,詳細闡述各時期特點及影響因素,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是檔案學、語言學等領域研究的重要參考書籍。
本書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本書系統梳理了中國文檔名詞從先秦至民國的發展脈絡,詳細闡述了各時期文檔名詞的演變歷程,對了解中國文化傳承與發展意義重大。作者運用計量語言學等方法,通過大量文獻檢索與數據分析,深入探究文檔名詞的起源、發展規律,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對其的影響,使讀者能清晰把握其發展軌跡。書中不僅對常見文檔名詞進行解讀,還對一些易混淆或鮮為人知的名詞進行辨析,為檔案學、語言學等領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無論是專業研究者還是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對中國文檔名詞及相關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是漢語言文書、檔案類名詞的發展通史,從商朝甲骨文開始,對文書、檔案領域中“文書”“檔案”“公文”“文件”“案卷”等 320 余個名詞主要從詞義角度進行了起源、發展的歷史考證。書中將文檔名詞分為“文族”“書族”“牘族”“籍族”“圖族”“令族”“簿族”“典族”“冊族”“令族”等 13 個名詞聚類,創造性地進行了“族類”名詞的整體分析。書中全面地使用了計量語言學、計量史學的研究方法,從數字人文的角度進行了大規模數據庫文獻檢索,用翔實的數據說明了名詞使用頻率的變化。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 前言
專業語言的歷史實證研究(代序)
一、研究對象
名詞,是人對特定的客觀事物的符號性表述。這種表述(名稱)是人們在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活動過程中獲得的,其對象是那些具有獨立特征的某一個或存在共性的某一類事物。這個名稱確立后,會在人類認識發展過程中得到不斷的修正與完善。名詞的產生與發展,表面上是語言問題,而本質上是人類思想認識問題。詞匯,不僅僅是語言,更是一種概念、一種思想。對它們的研究,是構建人類思想史、認識史的一個重要方面。
專業語言,對于一個專業領域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普通人也說文書和檔案,但那只是一種一般意義上的名稱,不是一種專業的概念認識。他們在說這些名詞時,沒有專業研究員頭腦中的那些豐富、精確的概念認識。作為概念的專業名詞,它是建立在通曉專業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非專業地使用名詞與專業地使用概念,是非專業與真專業的明顯區別。
這就夠了嗎?黑格爾說,人們對自己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詞往往是*無知的。雖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 目錄
目 錄
導論:文檔專業歷史語言學論綱/1
**節 文檔語言與文檔歷史語言學/2
第二節 文檔詞匯/18
本章小結/33
第二章 先秦:濫觴時期的文檔名詞/35
**節 先秦文檔名詞發生、發展的歷史背景/35
第二節 先秦文檔名詞概述/49
第三節 先秦各族類文檔名詞/77
第四節 《周禮》文檔名詞/110
本章小結/141
第三章 秦漢:奠基時期的文檔名詞/142
**節 秦漢文檔名詞發生、發展的歷史背景/142
第二節 秦漢文檔名詞概述/151
第三節 秦漢各族類文檔名詞/162
本章小結/195 三國兩晉南北朝:在動蕩中發展的文檔名詞/197
**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文檔名詞發生、發展的歷史背景/197
第二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文檔名詞概述/205
第三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各族類文檔名詞/213
本章小結/250
第五章 隋唐五代:穩定發展中的文檔名詞/252
**節 隋唐五代文檔名詞發生、發展的歷史背景/252
第二節 隋唐五代文檔名詞概述/275
第三節 隋唐五代各族類文檔名詞/284
本章小結/338
第六章 兩宋:繁榮時期的文檔名詞/340
**節 兩宋文檔名詞產生、發展的歷史背景/340
第二節 兩宋文檔名詞概述/345
第三節 兩宋各族類文檔名詞/353
本章小結/393
第七章 元代:頓挫與融合中的文檔名詞/395
**節 元代文檔名詞發生、發展的歷史背景/395
第二節 元代文檔名詞概述/402
第三節 元代各族類文檔名詞/409
本章小結/457 明代:頓挫之后恢復與發展時期的文檔名詞/459
**節 明代文檔名詞發生、發展的歷史背景/459
第二節 明代文檔名詞概述/473
第三節 明代各族類文檔名詞/484
本章小結/571
第九章 清代:爛熟與轉型中的文檔名詞/574
**節 清代文檔名詞發生、發展的歷史背景/575
第二節 清代文檔名詞概述/598
第三節 清代各族類文檔名詞/606
本章小結/697
第十章 民國:近代化時期的文檔名詞/699
**節 民國時期文檔名詞發生、發展的歷史背景/699
第二節 民國文檔名詞概況/709
第三節 民國時期主要文檔名詞族類分析/715
本章小結/746
第十一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面專業化時期的文檔名詞/747
**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檔名詞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背景/747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檔名詞概述/757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檔名詞的來源/775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領域文檔名詞/812
本章小結/841
附錄1:本書所檢索、統計的中國古代文獻表/843
附錄2:中國古代各族類文檔名詞數據匯總表/932
附錄3:各族類主要名詞在不同朝代的“出現次數”“名詞數量”
統計表/947
后記/949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 相關資料
文檔名詞:穿越歷史的文化印記
在歷史的長河中徘徊,你是否曾好奇那些承載著無數記憶與智慧的文檔名詞是如何起源、發展和演變的?《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為我們揭開了這一神秘面紗,引領我們踏上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溯源之旅。
先秦時期,作為中華文化的濫觴與發展繁榮階段,文檔名詞亦處于起源與多元發展之際。這一時期的文化具有強大的延續性,雖書面語尚在初創,卻已依據社會需求創造出諸多文檔詞匯,如“文”“書”“典”“冊”等,它們猶如繁星,在歷史的天空中初步閃爍。“文”字最早可見于陶寺遺址的朱書扁壺,其含義從“花紋;紋理”逐漸衍生出“典籍”“文字”“法令條文”等義,見證了當時人們對世界認知的拓展。這些早期文檔名詞,不僅是語言的符號,更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直接反映,為后世文檔名詞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秦漢時期,政治上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如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等,極大地影響了文檔名詞的發展。“詔書”這一皇帝專用文書應運而生,成為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征。在文化領域,史學蓬勃發展,《史記》《漢書》等偉大著作的出現,不僅記錄了歷史的輝煌,也促使眾多文檔名詞如“圖書”“文書”等得以廣泛傳播與應用。科技的進步,如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同樣在文檔名詞中留下深刻印記,“輿圖”等詞的使用次數明顯增多,反映出當時地圖繪制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圖在國家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三國兩晉南北朝,盡管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但文化多元發展,新的文檔名詞如“譜牒檔案”“黃籍”“選簿”“闕簿”等不斷涌現。九品中正制與門閥制度的結合,催生了譜牒檔案,記錄氏族世系的圖牒、圖譜等名詞應運而生,見證了家族門第觀念在當時社會的重要地位。同時,各政權對戶籍制度的重視及戶籍檢查工作的開展,促使與戶籍相關的文檔名詞大量出現,反映出當時社會對人口管理的高度關注。
隋唐五代,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為文檔名詞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科舉制度的創立與發展,使得與科舉相關的文檔名詞如“金榜”“科文”等逐漸興起,成為這一時期文化教育繁榮的標志。對外交流的頻繁,佛教文化的盛行,也在文檔名詞中有所體現,如“佛藏”“經錄”等詞見證了佛教文化的傳播與影響。這一時期文檔名詞的發展,呈現出豐富多彩、蓬勃發展的態勢,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多元與包容。
文檔名詞:穿越歷史的文化印記
在歷史的長河中徘徊,你是否曾好奇那些承載著無數記憶與智慧的文檔名詞是如何起源、發展和演變的?《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為我們揭開了這一神秘面紗,引領我們踏上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溯源之旅。
先秦時期,作為中華文化的濫觴與發展繁榮階段,文檔名詞亦處于起源與多元發展之際。這一時期的文化具有強大的延續性,雖書面語尚在初創,卻已依據社會需求創造出諸多文檔詞匯,如“文”“書”“典”“冊”等,它們猶如繁星,在歷史的天空中初步閃爍。“文”字最早可見于陶寺遺址的朱書扁壺,其含義從“花紋;紋理”逐漸衍生出“典籍”“文字”“法令條文”等義,見證了當時人們對世界認知的拓展。這些早期文檔名詞,不僅是語言的符號,更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直接反映,為后世文檔名詞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秦漢時期,政治上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如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等,極大地影響了文檔名詞的發展。“詔書”這一皇帝專用文書應運而生,成為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征。在文化領域,史學蓬勃發展,《史記》《漢書》等偉大著作的出現,不僅記錄了歷史的輝煌,也促使眾多文檔名詞如“圖書”“文書”等得以廣泛傳播與應用。科技的進步,如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同樣在文檔名詞中留下深刻印記,“輿圖”等詞的使用次數明顯增多,反映出當時地圖繪制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圖在國家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三國兩晉南北朝,盡管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但文化多元發展,新的文檔名詞如“譜牒檔案”“黃籍”“選簿”“闕簿”等不斷涌現。九品中正制與門閥制度的結合,催生了譜牒檔案,記錄氏族世系的圖牒、圖譜等名詞應運而生,見證了家族門第觀念在當時社會的重要地位。同時,各政權對戶籍制度的重視及戶籍檢查工作的開展,促使與戶籍相關的文檔名詞大量出現,反映出當時社會對人口管理的高度關注。
隋唐五代,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為文檔名詞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科舉制度的創立與發展,使得與科舉相關的文檔名詞如“金榜”“科文”等逐漸興起,成為這一時期文化教育繁榮的標志。對外交流的頻繁,佛教文化的盛行,也在文檔名詞中有所體現,如“佛藏”“經錄”等詞見證了佛教文化的傳播與影響。這一時期文檔名詞的發展,呈現出豐富多彩、蓬勃發展的態勢,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多元與包容。
兩宋時期,文化高度繁榮,文檔名詞的發展也達到新的高峰。雕版印刷術的廣泛應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書籍的出版與傳播,“版印”“活字本”等名詞應運而生。書院的興起,理學的發展,使得學術氛圍濃厚,相關文檔名詞如“書院志”“語錄”等反映了當時文化教育領域的活躍。兩宋時期的文檔名詞,在數量和種類上都有顯著增長,體現了這一時期文化的繁榮與創新。
元、明、清時期,文檔名詞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遷,一些名詞的含義逐漸演變,如“檔案”一詞在清代逐漸成為統一的文檔名詞術語,其使用范疇和內涵也在不斷變化。明清時期的文書檔案工作進一步發展,出現了“檔房”“檔案館”等與檔案管理機構相關的名詞,反映出當時檔案管理體系的日益完善。同時,西方文化的傳入對文檔名詞也產生了一定影響,一些外來詞匯逐漸融入,豐富了文檔名詞的詞匯庫。
從先秦的起源到秦漢的奠基,從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動蕩發展到隋唐五代的穩定繁榮,從兩宋的高度繁榮到元明清的傳承演變,文檔名詞猶如一部部鮮活的史書,記錄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們不僅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見證。讓我們通過這些文檔名詞,穿越時空的隧道,感受歷史的溫度,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檔案學、文書學之歷史語言學研究 作者簡介
丁海斌,男,漢族,山西省壽陽縣人,哲學博士,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二級教授,檔案學、科技史、中國古代史等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檔案領軍人才,國家級檔案專家領軍人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家,中國檔案學會副監事長,廣西數字檔案管理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檔案學基礎理論、檔案史、科技檔案與科技文獻史、電子檔案管理、中國古代陪都史、中國科技史、漢語言歷史語言學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