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理論與實踐(贈數字資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303755
- 條形碼:9787112303755 ; 978-7-112-30375-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理論與實踐(贈數字資源) 內容簡介
本書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出發,構建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在宏觀層面利用歷史經驗研究剖析制度變革影響下我國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演變脈絡,在微觀層面通過案例實證研究剖析基層制度創新影響下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生成機制。本書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微觀案例研究,呈現了鄉村人居建設活動中多元主體博弈、合作的真實場景;揭示了在政府治理和市場治理路徑下,鄉村人居建設參與主體的行為特征;驗證了無論是政府治理還是市場治理路徑,村莊外部制度變革和內部制度創新都有可能引發鄉村人居建設參與主體行為特征的變化并激發內生動力;剖析了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阻力在于人與人之間合作的交易成本,提出通過創造聚點機制和信息交換機制降低合作的事前成本,通過建立信任機制和監督機制降低合作的事后成本,從而克服合約缺陷并激發內生動力。本書對于推動可持續的鄉村人居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鄉村振興具有現實意義。 讀者對象:城鄉規劃學以及社會學、經濟學等專業的師生,從事鄉村規劃與建設、鄉村治理與振興工作的從業人員和科研工作者。
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理論與實踐(贈數字資源) 目錄
第1章 緒論1.1 研究緣起1.1.1 鄉村人居建設是構建經濟內循環的重要引擎1.1.2 研究內生動力問題有助于持續推進鄉村人居建設與鄉村振興1.1.3 新制度經濟學對于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問題具有解釋力1.2 研究問題與范疇1.2.1 問題提出1.2.2 研究范疇1.3 研究目的與意義1.3.1 研究目的1.3.2 研究意義1.4 研究內容與方法1.4.1 研究內容1.4.2 研究方法第1章 緒論1.1 研究緣起1.1.1 鄉村人居建設是構建經濟內循環的重要引擎1.1.2 研究內生動力問題有助于持續推進鄉村人居建設與鄉村振興1.1.3 新制度經濟學對于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問題具有解釋力1.2 研究問題與范疇1.2.1 問題提出1.2.2 研究范疇1.3 研究目的與意義1.3.1 研究目的1.3.2 研究意義1.4 研究內容與方法1.4.1 研究內容1.4.2 研究方法第2章 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理論基礎構建2.1 相關概念的研究與界定2.1.1 農村、鄉村與村莊2.1.2 鄉村建設與鄉村人居建設2.1.3 鄉村人居建設參與主體2.1.4 交易、鄉村人居建設之中的交易以及交易成本2.1.5 制度、制度變遷、制度變革與制度創新2.2 研究問題的理論解釋2.2.1 鄉村人居建設:一種村莊公共品供給活動2.2.2 內生動力:一種基于村民合作的村莊集體行動力2.3 相關研究綜述2.3.1 新制度經濟學視角關于合作的理論綜述2.3.2 村莊公共品供給中的合作問題研究2.4 小結第3章 激發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理論研究3.1 制度對合作的影響機制3.1.1 科斯的社會成本理論——理解合作問題的本質3.1.2 制度創造合作條件:聚點機制、信息交換機制3.1.3 制度控制合作成本:信任機制、監督懲罰機制3.2 促成合作的影響因素3.2.1 制度因素3.2.2 非制度因素3.3 多路徑并舉的研究結構3.3.1 多中心的公共物品治理結構3.3.2 鄉村人居環境的政府治理3.3.3 鄉村人居環境的市場治理3.3.4 鄉村人居環境的自主治理3.4 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制度邏輯的分析框架第4章 制度變革下我國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歷史演變4.1 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歷史演變4.1.1 傳統農業時期內生動力長期續存4.1.2 集體化時期高度組織化的內在動力4.1.3 改革開放初期內生動力全面激活4.1.4 全面市場化時期內生動力逐漸衰落4.1.5 反哺“三農”時期內生動力持續消散4.2 鄉村振興時期制度變革影響下的明星村內生動力研究4.2.1 鄉村振興時期有利于激發內生動力的制度變革4.2.2 借助制度變革激發內生動力的明星村案例研究4.3 小結4.3.1 宏觀制度變革與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演變脈絡4.3.2 明星村激發內生動力的影響因素及其特殊性第5章 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個案研究的思路與方法5.1 個案研究探討的多層次問題5.1.1 普通村莊激發內生動力何以可能?5.1.2 政府、市場治理結構下激發內生動力何以可能?5.1.3 激發內生動力的內在制度邏輯是什么?5.1.4 合作比不合作能帶來更多社會產品嗎?5.2 個案研究的背景5.2.1 廣泛調研與案例篩選5.2.2 村莊調查的方式以及資料來源5.2.3 個案的地域背景5.3 個案研究的技術路線5.3.1 區分政府與市場治理展開激發鄉村人居建設內生動力的個案研究5.3.2 分析鄉村人居建設在不同制度之下的實際運行情況5.3.3 分析鄉村人居建設運行情況背后的制度邏輯5.3.4 通過案例比較總結激發內生動力的績效和普遍原則5.4 小結第6章 政府治理之下的內生動力研究:喜村、柏村的人居環境整治6.1 喜村常規治理機制之下的村民行為與建設情況6.1.1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常規機制6.1.2 常規機制之下村民的行為6.1.3 喜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效與困境6.2 喜村村民不合作行為的制度邏輯分析6.2.1 常規機制下基層政府與村民之間的合約6.2.2 地方政府與村民之間的合作成本6.2.3 喜村合作成本控制機制的缺陷6.3 柏村政府治理機制創新之下的村民行為與建設情況6.3.1 打破常規的政府治理機制創新6.3.2 機制創新之下村民與村干部的行為6.3.3 柏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效與局限6.4 柏村內生動力的制度邏輯分析6.4.1 機制創新帶來的合約關系變化6.4.2 村民之間合作的交易成本6.4.3 柏村控制合作成本的四大機制6.5 案例的比較與小結6.5.1 人居環境整治中激發內生動力的績效6.5.2 柏村激發內生動力的四大機制特征及影響因素總結第7章 市場治理之下的內生動力研究:蓮村、石村的空間資源開發7.1 蓮村“三變”改革的主體行為與建設情況7.1.1 政府與資本主導的“三變”改革利益聯結機制7.1.2 村民、市場主體與地方政府的行為7.1.3 蓮村的空間資源開發成效與困境7.2 蓮村村民與市場主體之間不合作的制度邏輯分析7.2.1 “三變”改革的制度創新邏輯與合約分析7.2.2 村民與市場主體之間的合作成本7.2.3 蓮村村民之間、村民與市場主體之間合作失敗的原因分析
......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