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黃河生態縱橫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614472
- 條形碼:9787522614472 ; 978-7-5226-1447-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河生態縱橫談 內容簡介
《黃河生態縱橫談》是《黃河水文化科普叢書·慧眼識河》的第二分冊。本冊縱覽黃河流域生態,串珠成鏈展現黃河流域的獨特生態景觀。全書共分為6章,以地理空間為軸線,巡天遙看黃河流域異彩紛呈的生態系統配置格局,領略黃河生態的沃野千里、豐厚物產和歷史變遷,探究不同功能區的生態變遷、修復措施及治理成效。本書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為科研工作者、專業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社會公眾及高校師生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黃河生態的窗口。
黃河生態縱橫談 目錄
叢書序一叢書序二叢書自序前言一 黃河生態石千重**節 異彩紛呈的生態格局一、神奇靜謐的世外河源二、恬淡適宜的阡陌桑田三、粗獷雄渾的黃土高原四、唇齒相依的下游灘區五、黃藍交互的大河河口六、千姿百態的生態走廊第二節 復雜交織的生態家園一、蔥郁如染的綠色外衣叢書序一叢書序二叢書自序前言一 黃河生態石千重**節 異彩紛呈的生態格局一、神奇靜謐的世外河源二、恬淡適宜的阡陌桑田三、粗獷雄渾的黃土高原四、唇齒相依的下游灘區五、黃藍交互的大河河口六、千姿百態的生態走廊第二節 復雜交織的生態家園一、蔥郁如染的綠色外衣二、獨具個性的高原荒漠三、穿珠成鏈的河湖濕地四、星羅棋布的城鎮聚落二 有源頭活水來**節 水源涵養話水塔一、冰川凍土固態水二、高山草甸蓄甘露三、涓涓細流啟征程第二節 漫漫生態變遷史一、冰川退縮:消失的固體水庫二、凍土消融:解體的天然隔層三、濕地萎縮:衰竭的地球之腎四、草場退化:失色的綠茵地毯第三節 生態疾患探根由一、氣候變暖首當其沖二、過度放牧變本加厲三、鼠害猖獗助紂為虐四、開礦淘金雪上加霜第四節 守護源區譜新篇一、生態移民休養生息二、招引天敵遏制鼠害三、綠色發展低碳轉型四、戰略重塑生態伊甸三 生態長城塞上渠**節 河套糧倉筑屏障一、沖積平原厚植沃土二、渠織如網滋潤田疇三、氣候獨特物產豐富四、糧倉豐廩構筑屏障第二節 塞上江南生態殤一、風沙侵蝕襲奪良田二、鹽堿泛起土貧糧減三、粗放農業面源污染四、礦產開發危及生態第三節 生態修復活力現一、沙化治理營造綠洲二、農耕轉變治愈鹽堿三、面源污染“四控”并舉四、生態補水明珠新生五、系統治理秀美山川四 黃天厚王換新新**節 黃天厚土話變遷一、氣候冷干植被界限南移二、沙漠南侵威脅生態屏障三、毀林開荒加重水土流失第二節 生態憂患析成因一、先天不足的氣候條件二、極易侵蝕的黃土特性三、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四、人類獲得推波助瀾第三節 生態治理探良策一、李儀祉理念引領二、天水站首開先河三、王化云謀篇布局四、苦心求索多沙區五、集中靶心粗沙源第四節 多措并舉齊發力一、防風固沙阻荒漠二、固溝保塬筑防線三、旱作梯田保水土四、退耕禁牧還林草五、淤地造壩減泥沙五 灘湖濕地話共生**節 功能交織的下游灘區一、獨特灘地舉足輕重二、人水混居復雜難治三、灘區遷建避水安居第二節 去留兩難的金堤滯洪一、北金堤滯洪區的由來二、滯洪生態發展的博弈三、系統治理鄉功能和諧第三節 身兼數職的東平湖泊一、水泊選存資源豐富二、靠水吃水破壞生態三、多重定位難以四、標本兼治系統保湖第四節 生態敏感的大河尾閭一、咸淡交接生態多樣二、天然濕地退化明顯三、水沙銳減破壞生境四、科學調度生態修復六 萬里黃龍婆生機**節 河道生態陷困局一、奔騰靜止一席談二、水量供給不平衡三、水質污染難根治第二節 系統治理復生境一、流域污染綜合治理二、下游水沙生態調度三、魚類生境系統保護第三節 綠水青山不是夢一、“一帶五區”優化布局二、七字統籌系統治理三、科技支撐智慧生態四、“雙碳”引領綠色發展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