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1
**章渤海海域概況5
**節海域范圍與海洋地理5
一、 海域范圍6
二、 海底地質地貌7
三、 波浪、潮汐、海流與氣候11
第二節島嶼、海灣、河口與港口15
一、 島嶼16
二、 海灣17
三、 河口18
四、 港口20
第三節海洋資源21
一、 海洋生物22
二、 海底礦產22
三、 沿岸資源22
第四節戰略地位29第二章先秦與秦漢時期的渤海32
**節遠古時期渤海的開發與航;顒32
一、 先民的海洋開發活動33
二、 先民的航;顒42
第二節神話與傳說49
一、 海上仙山的千古傳說49
二、 海神的傳說與崇拜51
三、 海市蜃樓的景象與傳說53
第三節早期的海洋文獻55
一、 早期史籍中的渤海資料55
二、 其他典籍中的渤海資料60
第四節夏商周時期對渤海的初步開發64
一、 海洋漁業的發展與保護64
二、 海洋鹽業的開發67
三、 海上交通的進步72
第五節秦漢時期對渤海的探索與經略76
一、 秦漢時期環渤海政區及其變化76
二、 秦朝對渤海的經略意圖78
三、 漢代對渤海的經略意圖86
四、 秦漢時期對渤海資源的開發91第三章魏晉南北朝時期動蕩的渤海102
**節環渤海政區的設置102
一、 曹魏時期的環渤海政區102
二、 西晉時期的環渤海政區103
三、 北魏時期的環渤海政區104
第二節動蕩時期的渤海105
一、 漢末曹魏時期渤海地區的動蕩105
二、 兩晉時期渤海地區的頻繁動亂107
三、 南北朝時期渤海地區的爭奪110
第三節人口的頻繁遷徙112
一、 漢末曹魏時期的人口流動112
二、 兩晉時期的人口大遷徙114
三、 北魏時期大規模的人口遷徙118
第四節渤海航行的頻繁與航線的多向運營121
一、 環渤海的海上航行繁多122
二、 渤海地區與南方海上航行頻繁124
三、 朝鮮、日本使節往來渤海地區126第四章隋唐五代時期繁榮的渤海128
**節環渤海政區的大調整128
一、 隋代環渤海政區的調整128
二、 唐代環渤海政區的大調整129
第二節渤海地區的居民生活狀況133
一、 民風民俗133
二、 人口遷徙與外來人口134
第三節渤海重鎮的出現與海島開發135
一、 渤海重鎮萊州和登州135
二、 渤海重鎮平盧139
第四節渤海頻繁的內海交通與外海往來141
一、 渤海頻繁的內海交通141
二、 渤海繁忙的南下航線142
三、 渤海與朝鮮之間的航線143
四、 渤海與日本之間的航線146
第五節渤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與造船業的高漲147
一、 渤海地區經濟的發展147
二、 渤海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進步150
第六節渤海文學藝術風格的形成154
一、 渤海詩風154
二、 渤海文賦156第五章宋金時期的渤海158
**節渤海海域的南北分離與軍事對峙158
一、 宋遼在渤海海域內的疆域劃分158
二、 渤海海域內宋遼雙方的軍事對峙159
三、 登州水軍的屯戍160
第二節北宋時期的渤海封鎖162
一、 北宋前期渤海航線的開辟與使用162
二、 北宋中后期對渤海的封鎖163
第三節金人統治下的渤海之利用165
一、 金代渤海海域內的疆域區劃165
二、 金代渤海區域內的經濟恢復與海洋產業166
三、 金代渤海的海防及軍事活動168
第四節渤海海港城市的萎縮與南移169
一、 平州地區沿海港口的蕭條169
二、 白溝河入?诟浇母劭170
三、 登州港的興衰172
第五節渤海文化的再度積累174
一、 宋金時期的渤海文學174
二、 宋金時期渤海地區的海洋崇拜與海神信仰176第六章元朝時期的渤海181
**節渤海行政區域的整合181
一、 蒙古占領河北、山東和東北等沿渤海地區181
二、 元朝時期渤海海域疆域劃分及鎮戍與管轄183
第二節渤海與元朝海運183
一、 元朝海運的興起183
二、 行經渤海的元朝海運路線184
三、 元朝的渤海港口186
第三節渤海與海外的航行交流191
一、 征戰日本之渤海海運191
二、 化干戈為玉帛的渤海與外海海運交通192
第四節渤海地區經濟的發展196
一、 渤海地區農業、手工業的恢復197
二、 商業198
第五節元朝渤海文化199
一、 元朝的渤海文學199
二、 元朝渤海區域內的海神崇拜201第七章明朝時期的渤海204
**節環渤海地區的行政區劃及形勢204
一、 山東205
二、 北直隸208
三、 遼東209
第二節海禁政策的實施與渤海的寂靜210
第三節環渤海的移民遷徙與定居214
一、 山東地區214
二、 河北220
三、 天津221
四、 遼寧223
第四節環渤海地區的海洋經濟224
一、 農業224
二、 漁業227
三、 鹽業229
四、 造船業231
第五節環渤海地區的海運及遼海航道234
一、 洪武時期的海運234
二、 永樂時期的海運236
三、 隆慶、萬歷時期的海運238
四、 中朝之間的交通239
第六節環渤海地區的海防240
一、 洪武時期反擊倭寇入侵241
二、 永樂時期的;寂c抗倭行動242
三、 環渤海地區與援朝御倭戰爭245
第七節環渤海地區的海疆文化248
一、 反映海洋的文化作品248
二、 海神信仰250第八章清朝的渤海254
**節清朝環渤海政區的設置254
一、 奉天254
二、 直隸256
三、 山東256
第二節海岸線的自然變動與沿海居民的增多258
第三節海洋資源綜合利用范圍的擴大262
一、 海洋漁業的發展262
二、 海鹽業的發展264
三、 海產品的再加工266
第四節渤海商貿與航海運輸267
一、 環渤海區域內的糧食貿易268
二、 環渤海區域與南方海域的貿易往來271
第五節渤海出?诤透劭诮ㄔO274
一、 天津港的繁榮275
二、 登州港的衰落與煙臺港的崛起276
三、 錦州、牛莊的再發展與營口在晚清的興起278
第六節渤海區域與海外國家交流280
一、 與朝鮮的海上貿易交流280
二、 與日本的海上貿易交流282
第七節清朝渤海的海防建設283
一、 山東水師的興建與萎縮283
二、 天津水師的旋設旋撤285
三、 奉天水師的建設288
四、 北洋水師的興建290
五、 甲午之殤——列強對環渤海地區的侵略292
第八節渤海文化的發展演變293
第九節晚清開埠以后對海域的重新認識296第九章民國時期的渤海299
**節行政區劃設置299
第二節港口發展與腹地擴展300
一、 港口發展301
二、 腹地擴展304
第三節航路擴展與交通近代化308
一、 航路擴展308
二、 交通近代化310
第四節商貿興盛與環渤海網絡形成314
一、 商貿興盛314
二、 環渤海網絡形成317
第五節渤海區域的人口持續增長320
一、 自然環境的限制321
二、 城市社會條件的吸引322
三、 小農經濟受到資本主義的沖擊322
第六節渤海區域社會文化變遷324
一、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324
二、 西式簡約風氣盛行325
三、 娛樂方式多樣化325
四、 文化教育現代化326
五、 社會文化發展的歷史意義327
參考文獻330
后記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