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規則:我們依之生存的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68497
- 條形碼:9787521768497 ; 978-7-5217-6849-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規則:我們依之生存的歷史 本書特色
“從反奢侈法到自然法,從交通法規到本篤會會規,達斯頓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說明,那些看上去自相矛盾,會被破壞或需要闡釋的規則,如何為我們熟悉的那些嚴謹的規則做出鋪墊,又埋下脆弱的伏筆的。” ——馬修·瓊斯(Matthew Jones)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歷史學系教授 “這是一部杰作,思路明晰,論證敏銳,文筆優美,充滿智慧……幾乎每一頁都有啟發。” ——蘇珊·奈曼(Susan Neiman) 《現代思想中的惡》(Evil in Modern Thought)作者 愛因斯坦論壇負責
規則:我們依之生存的歷史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于規則的全景歷史。規則幾乎左右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規則決定我們的開工和收工時間、開學和放假的日子,引導路上車輛的往來,規定了結婚的對象和方式,關系到足球比賽里怎么得分,定義了哪些是能帶上飛機的行李,決定句子的語法,在咖啡廳寵物是不是受歡迎。除了這些寫在標志牌、手冊和法律中的明確規則,還有許多沒有明言的潛在規則。規則之網編織得如此緊密,幾乎沒有哪種人類行為能逃脫得了規則……我們可能會對現有的規則感到惱火,并渴望那些我們沒有的規則,但無論如何,任何社會、文化都離不開規則。 在《規則》一書中,歷史學家洛林·達斯頓追溯了規則在西方傳統中的發展,并展示了規則從古代到現代的演變過程。通過法律論文、烹飪書、軍事手冊、交通規則和游戲手冊等大量案例,達斯頓證明,盡管規則的多樣化內容令人眼花繚亂,但它們采取的形式卻出人意料地少而持久。 達斯頓揭示了三種經久不衰的規則:計算和測量的算法、治理的法則和教學的模型。她生動地說明了規則是如何變化的——靈活的規則是如何變得僵硬的,反之亦然,以及曾經令人討厭的規則是如何成為日常規范的。規則幾乎存在于每一件你能想象到的事情中:從細致的規章制度到自然法則。達斯頓在這些多樣性之下探究規則什么時候起作用,什么時候不起作用,以及為什么一些關于規則的哲學問題像哲學本身一樣古老,而另一些則像計算機一樣現代。 《規則》一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視角,讓我們詳細了解我們被引導和約束的歷史——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
規則:我們依之生存的歷史 目錄
規則:我們依之生存的歷史 作者簡介
洛蘭·達斯頓,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榮譽院長。 洛蘭·達斯頓的作品涉獵科學史的諸多話題,包括概率統計史、早期現代科學奇跡、科學事實的出現、科學模型、科學探究的對象、自然的道德權威和科學客觀性的歷史。近期出版書籍包括《反自然》(Gegen die Natur,2018;英文版,Against Nature, 2019),《檔案館里的科學》(Science in the Archives,2017)和《理性是如何瘋掉的》(2014)。 她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規則史、現代性在科學史上的意義、19世紀末以來科學領域的國際治理,以及道德和自然秩序之間的關系。 達斯頓獲得過輝瑞獎[1989年,《啟蒙時期的古代概率論》Classical Probability in the Enlightenment)]和薩頓科學史學會獎章、巴伐利亞科學院謝林獎、格丁根科學院的利欽伯格獎章、比勒費爾德大學盧曼獎,以及普林斯頓大學和希伯來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8年,她獲得了科學史丹·戴維獎。她還是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的常任訪問教授,也是柏林科學院(Wissenschaftskolleg)的常任研究員。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