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精準喂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42017
- 條形碼:9787122442017 ; 978-7-122-44201-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嬰幼兒精準喂養 本書特色
1.《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改善與應用前言》叢書榮獲2022年國家出版基金支持。2.叢書系統概述了我國在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改善與營養研究的工作和成果,國際上的*新進展,提出了慢性病“雙零”預防的創新性理論,將對我國營養相關慢性病的預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3.叢書作者包括國內相關領域的學術帶頭人、醫學臨床一線專家、產業界研發人員,內容包含大量科研成果、實驗數據和臨床經驗,突出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特點。4.本分冊目前唯*一基于我國嬰幼兒的看護與喂養特點,系統分析了我國嬰幼兒看護與喂養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的中文出版物。
嬰幼兒精準喂養 內容簡介
本書是基于我國嬰幼兒看護與喂養特點,系統分析我國嬰幼兒看護與喂養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的中文出版物。作者基于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特點、生理功能發育程度以及母乳喂養與輔食添加、對外環境暴露的敏感程度、需要優先考慮的護理與喂養等相關研究,探討了我國嬰幼兒的精準喂養問題,包括現狀、存在的突出問題或常見的營養問題(如營養不良、缺鐵與缺鐵性貧血、鈣與維生素D缺乏等)和城鄉兒童存在的喂養問題(如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及其影響因素,嬰幼兒期營養缺乏的近期影響與遠期效應和解決的對策與干預*佳時機等。本書可作為婦幼保健人員、嬰幼兒營養專家和嬰幼兒食品研發人員的參考書。
嬰幼兒精準喂養 目錄
第1章 緒論 0011.1 中國0~5歲兒童營養不良的原因和挑戰 0021.1.1 食物短缺導致兒童營養不良 0021.1.2 經濟發展降低營養不良發生率 0031.1.3 未來面臨的營養不良挑戰 0061.2 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性 0071.2.1 兒童早期發展的理論基礎 0071.2.2 兒童早期生長發育的特點 0081.2.3 兒童早期發展需要玩耍與交流 0101.3 兒童營養不良的風險因素 0141.3.1 兒童的表現形式 0151.3.2 兒童不同發育階段 0151.3.3 社會問題 015參考文獻 016第1章 緒論 0011.1 中國0~5歲兒童營養不良的原因和挑戰 0021.1.1 食物短缺導致兒童營養不良 0021.1.2 經濟發展降低營養不良發生率 0031.1.3 未來面臨的營養不良挑戰 0061.2 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性 0071.2.1 兒童早期發展的理論基礎 0071.2.2 兒童早期生長發育的特點 0081.2.3 兒童早期發展需要玩耍與交流 0101.3 兒童營養不良的風險因素 0141.3.1 兒童的表現形式 0151.3.2 兒童不同發育階段 0151.3.3 社會問題 015參考文獻 016
第2章 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 0212.1 體格發育的特點 0222.1.1 體格生長的總規律 0222.1.2 體格生長的影響因素 0232.1.3 體格發育的健康評價 0252.2 消化系統的特點 0302.2.1 嬰幼兒消化系統的解剖特點 0302.2.2 嬰幼兒消化吸收的特點 0322.2.3 嬰幼兒消化功能的特點 0332.2.4 腸道細菌的特點 0342.2.5 嬰兒大便的特點 0342.2.6 嬰幼兒進食感知和進食技能發育的特點 0352.3 神經系統、運動、感知覺發育的特點 0352.3.1 神經系統發育的特點 0362.3.2 運動發育的特點 0372.3.3 感知覺發育的特點 0392.4 認知與行為發育的特點 0422.4.1 感覺的特點 0422.4.2 知覺的特點 0432.4.3 記憶的特點 0432.4.4 注意的特點 0432.4.5 思維的特點 0442.4.6 感知覺的發展 0442.4.7 情緒與行為的發展 0452.4.8 嬰幼兒的情緒表現與引導 045參考文獻 050
第3章 兒童消化吸收的特點 0533.1 胃腸道的發育特點 0543.1.1 腸道發育的程序性 0543.1.2 消化酶的逐漸成熟 0553.1.3 與進食有關的消化道發育 0563.1.4 腸道菌群與消化功能發育 0573.1.5 嬰幼兒糞便的變化 0583.1.6 腸道屏障系統的發育 0583.2 營養成分需要量的特點 0593.2.1 能量代謝的特點 0593.2.2 營養素的需求 0603.2.3 營養供給的影響因素 0623.2.4 營養素的代謝特點 0633.2.5 營養素的免疫增強特點 0663.2.6 膳食營養與健康效應評價 0683.3 胃腸道的敏感性 0693.3.1 “反營養物質”的影響 0703.3.2 營養素的保護功能 0713.3.3 腸道菌群的影響 075參考文獻 078
第4章 營養不良對嬰幼兒的近期影響 0814.1 營養不良對妊娠期胎兒的影響 0824.1.1 胎兒死亡率升高 0824.1.2 胎兒宮內生長受限 0824.1.3 胎兒腦發育受損 0824.2 營養素缺乏對出生結局的影響 0834.2.1 鐵和維生素A缺乏導致貧血 0834.2.2 維生素D缺乏導致生長發育不良 0844.2.3 硒缺乏導致妊娠不良 0844.3 營養不良對生存和能力的影響 0844.3.1 蛋白質缺乏增加死亡率 0854.3.2 鐵缺乏影響學習認知能力 0854.3.3 維生素A缺乏增加感染性疾病發生率 0864.3.4 維生素D缺乏影響骨骼和牙齒發育 0864.3.5 其他不良影響 086參考文獻 087
第5章 營養不良對嬰幼兒的遠期影響 0915.1 營養不良對認知發育與學習能力的影響 0925.1.1 極早早產兒的認知發展 0925.1.2 小于胎齡兒的認知發展 0945.1.3 微量營養素缺乏影響認知發展 0955.2 營養不良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0975.2.1 營養補充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0985.2.2 碳水化合物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0985.2.3 脂肪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0995.2.4 蛋白質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0995.2.5 能量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1005.2.6 微量營養素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1015.2.7 腸道微生態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1025.3 營養不良對超重與肥胖的影響 1045.3.1 營養與肥胖的機制 1045.3.2 肥胖發生的重要階段 1065.3.3 生物鐘破壞對肥胖的影響 1065.3.4 孕前超重對兒童肥胖的影響 1075.3.5 母乳喂養對嬰兒肥胖的影響 1085.3.6 斷奶后高蛋白膳食對肥胖的影響 1095.3.7 維生素D缺乏增加兒童肥胖風險 1095.3.8 肥胖兒童的家庭干預方法 1115.4 生命早期營養對成年期慢性病易感性的影響 1135.4.1 生命早期營養對表觀遺傳機制的影響 1135.4.2 膳食營養均衡對遺傳物質的修飾作用 1155.4.3 孕前及孕期營養對母嬰遠期健康的影響 1175.4.4 生命早期饑荒對成年期代謝綜合征的影響 1185.4.5 生命早期營養不良對成年期心血管功能的影響 1215.4.6 胎兒生長受限對遠期健康的影響 1235.4.7 喂養方式對成年期健康的影響 125參考文獻 128
第6章 嬰幼兒的喂養狀況 1336.1 母乳喂養狀況 1346.1.1 開奶時間的重要性 1346.1.2 中國6月齡內嬰兒的母乳喂養率 1356.1.3 影響母乳喂養的因素 1356.2 輔食添加狀況 1366.2.1 我國6~8月齡嬰兒輔食添加率 1376.2.2 我國0~5歲兒童開始添加輔食的月齡 1376.2.3 輔食添加存在的問題 1396.3 食物攝入狀況 139參考文獻 142
第7章 母乳喂養與輔食添加的重要性 1457.1 0~6月齡純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1467.1.1 母乳喂養的益處 1467.1.2 代乳食品(嬰兒配方食品)在嬰兒喂養中的問題 1477.1.3 乳房結構、泌乳機理和嬰兒的反射 1487.1.4 母乳喂養的方法 1507.2 輔食添加的重要性 1547.2.1 輔食添加的概念 1547.2.2 輔食添加的益處 1547.2.3 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 1557.2.4 輔食添加的內容 1567.2.5 輔食添加的方法 1577.2.6 應注意的食品衛生問題 1587.2.7 食物引起腹瀉的預防 1587.2.8 輔食添加的推薦策略 1597.3 早產兒的喂養策略 1607.3.1 乳類的喂養 1617.3.2 輔食的添加 1627.3.3 其他營養素的補充 1627.4 小于胎齡兒的喂養策略 1637.4.1 根據胎齡的喂養策略 1637.4.2 母乳的喂養 1637.4.3 促進合理的追趕生長 1637.5 HIV 母親的嬰兒喂養策略 164參考文獻 164
第8章 中國3歲以下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658.1 城市與農村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668.1.1 城市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668.1.2 農村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678.2 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688.2.1 發達地區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688.2.2 欠發達地區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698.3 城市流動嬰幼兒與農村留守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708.3.1 城市流動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708.3.2 農村留守嬰幼兒的照護狀況 170參考文獻 171
第9章 嬰幼兒養育的營養基礎 1739.1 營養素需要量 1749.1.1 概念 1749.1.2 影響因素 1749.1.3 良好營養狀況 1749.1.4 營養需要特點 1749.2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1759.2.1 平均需要量 1759.2.2 推薦攝入量 1769.2.3 適宜攝入量 1769.2.4 可耐受*高攝入量 1769.3 嬰幼兒所需營養素的食物來源 1799.3.1 母乳 1799.3.2 其他食物 1809.4 輔食營養補充品 1809.4.1 輔食營養補充品種類 1819.4.2 含食物基質的輔食營養補充品 1829.4.3 脂基營養補充劑 1839.4.4 不含食物基質的微量營養素撒劑 1849.4.5 輔食營養補充品的安全和質量控制 185參考文獻 186
第10章 兒童早期味覺發育與后期的食物選擇 18910.1 與發育相關的味覺 19010.1.1 食物的“味”定義 19010.1.2 味覺的生理反應 19110.1.3 味覺的感受部位 19110.1.4 兒童敏感性和偏好的發育 19210.2 兒童不同時期的味覺發育 19310.2.1 胎兒、足月兒和早產兒的味覺 19410.2.2 新生兒的味覺 19510.2.3 較大嬰兒的味覺 19710.3 生命早期味覺體驗與食物選擇的影響因素 20010.3.1 早期味覺體驗的影響因素 20110.3.2 羊水和母乳的影響 20110.3.3 輔食喂養的影響 20410.3.4 社會文化和家庭環境的影響 20510.4 展望 206參考文獻 207
第11章 生命*初1000天的口腔健康 21511.1 口腔健康的概念 21611.1.1 口腔健康的定義 21611.1.2 口腔疾病的種類 21611.2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21611.2.1 生命*初1000天的重要性 21611.2.2 口腔健康的跨學科特點 21711.2.3 孕期的重要性 21711.2.4 出生后兩年的重要性 21911.3 增進口腔健康的建議 22211.3.1 納入兒童營養與健康狀況改善發展規劃 22311.3.2 加強口腔健康和疾病預防的權利保護 22311.3.3 加強健康教育的干預措施 22411.3.4 重視低收入家庭兒童牙齒的健康狀況 22411.3.5 定期監測兒童牙齒的健康狀況 224參考文獻 224
第12章 兒童的喂養困難 22912.1 喂養困難的概念及分類 23012.1.1 喂養困難的概念 23012.1.2 喂養困難的分類 23012.2 喂養困難的流行病學 23212.2.1 喂養困難的發病率 23212.2.2 喂養困難的影響因素 23312.2.3 喂養困難的評估方法 23512.3 喂養困難的干預方法 23712.3.1 器質性喂養困難的干預方法 23712.3.2 非器質性喂養困難的干預方法 23812.3.3 喂養行為的指導 23912.4 展望 240參考文獻 240
第13章 營養對兒童學習和認知能力發育的影響 24513.1 營養對腦發育的影響 24613.2 營養缺乏對大腦的損傷 24713.2.1 暫時性損害 24713.2.2 長期的損害 24713.2.3 腦發育成熟嚴重延遲 24813.3 營養對學習和認知能力發育的影響 24813.3.1 母乳喂養對兒童學習和認知能力的影響 24913.3.2 膳食變遷與生活方式改變對學習和認知能力的影響 24913.3.3 能量、宏量營養素對學習和認知能力的影響 25013.3.4 必需脂肪酸對學習和認知能力的影響 25013.3.5 微量營養成分對學習和認知能力的影響 251參考文獻 253
第14章 常見的營養問題 25914.1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26114.1.1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概述 26114.1.2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臨床表現 26114.1.3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評估及分類 26214.1.4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預防 26314.1.5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治療 26314.2 單純性肥胖 26414.2.1 單純性肥胖的病因 26514.2.2 單純性肥胖的病理生理 26614.2.3 單純性肥胖的臨床表現 26614.2.4 單純性肥胖的鑒別和診斷 26614.2.5 單純性肥胖的預防 26714.2.6 單純性肥胖的治療 26814.3 缺鐵性貧血 26914.3.1 缺鐵性盆血的病因及危險因素 26914.3.2 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 27114.3.3 缺鐵的遠期危害 27114.3.4 缺鐵性貧血的診斷 27214.3.5 缺鐵性貧血的預防 27314.3.6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27314.4 其他微量營養素缺乏 27414.4.1 維生素A的缺乏 27414.4.2 維生素D的缺乏 27914.4.3 鈣的缺乏 28114.4.4 鋅的缺乏 286參考文獻 291
第15章 營養干預的對策 29315.1 孕期與哺乳期的干預 29415.1.1 孕期與哺乳期的干預途徑 29415.1.2 母乳喂養的促進行動 29615.2 嬰幼兒照護者的干預 29615.2.1 城市嬰幼兒家庭的照護者 29715.2.2 農村嬰幼兒家庭的照護者 29715.2.3 托育機構嬰幼兒的照護者 29715.3 營養健康行動和項目的實施 29815.3.1 健康行動的開展 29815.3.2 慧育中國項目的實施 29915.3.3 養育未來項目的實施 29915.3.4 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實施 30015.3.5 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創建活動實施 300參考文獻 300
第16章 兒童微量營養素的精準補充對策 30316.1 微量營養素的重要生理功能 30416.2 我國兒童微量營養素的營養狀況 30516.2.1 鐵的營養狀況 30616.2.2 維生素A的營養狀況 30616.2.3 維生素D的營養狀況 30716.3 我國兒童中*易發生缺乏的微量營養素 30816.3.1 鐵缺乏 30816.3.2 鋅缺乏 30816.3.3 維生素A缺乏 30816.3.4 維生素D缺乏 30916.4 精準補充微量營養素的方法 30916.4.1 微量營養素補充的核心建議 30916.4.2 微量營養素的預防性補充 31016.4.3 微量營養素在敏感群體中的補充 31116.4.4 微量營養素在營養性疾病中的補充 31516.5 改善兒童微量營養素營養狀況的國家策略 31616.5.1 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31616.5.2 全面實施貧困地區嬰幼兒營養狀況改善行動 31716.6 對癥選擇營養素補充劑的方法 31716.6.1 復合礦物質、維生素的選擇 31716.6.2 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選擇 31816.6.3 益生菌的選擇 31816.6.4 低聚糖的選擇 31916.6.5 輔食添加期間的補充 319參考文獻 320
第17章 平衡膳食計劃與喂養指南 32117.1 膳食中常見的問題 32217.1.1 喂養不當的問題 32217.1.2 膳食結構不合理 32317.1.3 行為及生活方式不健康 32317.1.4 社會環境變遷帶來的問題 32417.2 平衡膳食的原則 32417.2.1 0~6月齡嬰兒的原則 32417.2.2 7~24月齡/36月齡嬰幼兒的原則 32517.3 食物選擇的要點 32617.3.1 谷薯類的選擇要點 32717.3.2 蔬菜水果的選擇要點 32717.3.3 畜禽魚蛋肉的選擇要點 32717.3.4 大豆、堅果和奶類的選擇要點 32817.3.5 烹調用油、鹽的選擇要點 32817.4 膳食的安排與管理 32817.4.1 0~6月齡嬰兒的安排與管理 32817.4.2 7~24月齡嬰幼兒的安排與管理 32917.4.3 24~36月齡幼兒的安排與管理 32917.5 嬰幼兒的喂養指南 33017.5.1 0~6月齡嬰兒的喂養指南 33017.5.2 6~12月齡嬰幼兒的喂養指南 33117.5.3 12~36月齡幼兒的喂養指南 331參考文獻 331
第18章 良好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的養成 33318.1 不良飲食行為的常見原因 33418.1.1 家長方面的因素 33418.1.2 兒童方面的因素 33518.2 健康飲食行為的培養 33618.2.1 嬰幼兒進食技能發育基本規律 33618.2.2 飲食習慣的養成 33818.3 常見不良飲食行為的預防與糾正 34118.3.1 喂養困難的預防與糾正 34118.3.2 偏食和挑食的預防與糾正 34218.3.3 進食過程中不良行為的糾正 34318.4 常見飲食行為相關的健康問題與對策 34318.4.1 喂養的適宜性問題 34318.4.2 飲食行為不當引起的營養健康問題 34418.4.3 奶瓶喂養與安撫奶嘴的問題 34418.4.4 調味品使用的問題 34518.4.5 食品安全問題 345參考文獻 345
第19章 不同時期的營養干預 34719.1 早期營養干預對健康的影響 34819.1.1 早期營養對特殊嬰兒群體生長發育的作用 34819.1.2 早期營養對體格發育的影響 34819.1.3 早期營養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34919.1.4 早期營養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35019.1.5 早期營養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35019.1.6 早期營養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 35119.2 產褥期和哺乳期婦女的營養干預 35119.2.1 產褥期的營養干預 35119.2.2 哺乳期的營養干預 35219.3 嬰幼兒期的喂養 35319.3.1 6月齡內嬰兒的母乳喂養 35319.3.2 6~24月齡嬰幼兒的喂養 35419.3.3 嬰幼兒的喂養指導 35419.3.4 輔食的添加 35619.4 追趕生長的營養干預 35719.4.1 生長速度對健康的影響 35819.4.2 影響追趕生長結局的因素 35919.4.3 追趕生長的利與弊 36119.4.4 早產兒的追趕生長 36319.4.5 早產兒的營養支持 36619.4.6 追趕生長對糖代謝的影響 36819.5 營養缺乏的積極預防和干預 37319.5.1 兒童營養不良的積極預防 37319.5.2 妊娠期營養不良的積極預防 37619.5.3 胎兒生長受限的干預 37819.5.4 嬰幼兒喂養困難的干預 38019.5.5 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干預 38119.5.6 嬰幼兒腸道菌群的干預 381參考文獻 382
第20章 嬰幼兒照護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38720.1 純母乳喂養率處于較低水平 38820.2 輔食添加過渡期存在喂養困難 38820.2.1 輔食添加的時間不適宜 38820.2.2 輔食的性狀不合理 38920.2.3 輔食添加的方法不規范 38920.3 偏食與挑食影響膳食均衡 38920.3.1 偏食挑食影響兒童營養均衡 38920.3.2 飲料偏好影響白開水攝入 39020.4 不良進餐習慣影響營養吸收 39020.4.1 不良進餐習慣的表現 39020.4.2 不良進餐習慣的原因 39120.5 流動嬰幼兒與留守嬰幼兒缺乏營養關注 39120.5.1 流動嬰幼兒照護者喂養知識不足 39120.5.2 留守嬰幼兒存在意外傷害風險 39220.6 其他應關注的照護問題 39420.6.1 照護服務的規范化有待加強 39420.6.2 流動和留守嬰幼兒的照護問題有待關注 39420.6.3 職業女性背奶的需求亟待解決 39420.6.4 嬰幼兒視力保護問題亟待重視 395參考文獻 395
展開全部
嬰幼兒精準喂養 作者簡介
任發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功能乳品實驗室主任,國際乳品聯合會(IDF)中國國家委員會執行主席等。一直致力于乳品科學研究與應用工作,在全國篩選優良乳酸菌三十年,建立了中國上萬株優良乳酸菌菌種資源庫,解決了乳酸菌高密度發酵與穩態化生產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優良益生菌與發酵劑實現了國產化生產,打破了國外相關技術與產品的壟斷;完善了奶酪凝乳基礎理論,解決了奶酪熔化、拉伸與成熟等技術難題;建立了中國牦牛乳數據庫,制訂了牦牛乳產業相關管理規范,實現了高原牧區牦牛乳規模化加工利用,開發了高品質牦牛乳曲拉酪蛋白產品,相關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帶動了藏牧民增收致富。發表 SCI/EI 論文 150 余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 60 余項。蔭士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入選國家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第五屆、第六屆主任委員,負責完成衛生部0-5 歲兒童生長發育標準制定,負責制定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標準-2010 等五項國家食品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