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葉嘉瑩說詩講稿(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8150
- 條形碼:9787101168150 ; 978-7-101-16815-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葉嘉瑩說詩講稿(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本書特色
葉嘉瑩打通古典詩歌賞析和寫作任督二脈的經典之作
整本書,作者通過一個個偉大詩人、一篇篇經典詩作的賞析和創作過程解讀,把詩歌的“抒情本質”上升到了“可以使人心不死的”生存哲學層面,引領支持我們走過憂患、走向溫暖貼心的詩歌世界。
葉嘉瑩說詩講稿(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內容簡介
在書中,葉先生從詩歌的起源講起,逐一剖析了歷代詩歌的發展脈絡和風格特點。特別強調了詩歌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背后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通過對古詩的解讀,葉先生不僅解讀了詩歌的字面意義,更深入地挖掘了詩歌背后的情感、哲理和審美追求。還特別提及詩歌與人生、與自然、與社會的緊密。她認為優秀的詩歌往往能夠超越時空,與讀者的心靈產生共鳴。她通過對歷代經典詩歌的解讀,讓讀者感受到詩歌的力量和美感,進而激發讀者對詩歌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還結合自身的學術研究經歷,分享了自己在研究詩歌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在書中,葉先生從詩歌的起源講起,逐一剖析了歷代詩歌的發展脈絡和風格特點。特別強調了詩歌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背后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通過對古詩的解讀,葉先生不僅解讀了詩歌的字面意義,更深入地挖掘了詩歌背后的情感、哲理和審美追求。還特別提及詩歌與人生、與自然、與社會的緊密。她認為優秀的詩歌往往能夠超越時空,與讀者的心靈產生共鳴。她通過對歷代經典詩歌的解讀,讓讀者感受到詩歌的力量和美感,進而激發讀者對詩歌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還結合自身的學術研究經歷,分享了自己在研究詩歌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
葉嘉瑩說詩講稿(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目錄
1 /一
從“賦、比、興”談詩歌中興發感動之作用
35 /二
結合中西詩論看幾首中國舊詩中形象與情意之關系
93 /三
從形象與情意之關系看三首小詩
119 /四
《古詩十九首》的多義性
163 /五
詩歌吟誦的古老傳統
193 /六
杜甫詩在寫實中的象喻性
233 /七
從西方文論看李商隱的幾首詩
279 /八
一位晚清詩人的幾首落花詩
307 /九
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
葉嘉瑩說詩講稿(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節選
一、你看,這兩首詩都是從外物開始的:一個是從鳥開始的,一個是從老鼠開始的。為什么一個是興,一個是比呢?“興”,是一個由物及心的過程,是因為你聽到或看到外物的景象,然后才引起來的一種感動。“比”呢?是由心及物,是你內心中先有一種對剝削者的痛恨的那種惡劣的印象,然后你才用老鼠作比的。所以“興”,是自然而然的感發,也許你本來沒有想到要找個伴侶,可是你聽到
“關關雎鳩”的鳥叫聲,你忽然間油然動心,說“窈窕淑女”,也應該是“君子好逑”,這是由外在引起你內心的動,這就是“氣之動物”。可是呢,《碩鼠》不是,碩鼠是因為你受到剝削的壓迫的痛苦,你就把剝削者比成一只大老鼠。……
你看這里一個形象都沒有,但這種轉折、起伏,把這個女孩子的內心的萬轉思量,想要跟仲子約會,又害怕擔心的那種感情,都委婉曲折地表達出來了,這就是賦。賦就是直陳其事。所以,寫作不在于你用了什么方法,重要的是你用什么樣的敘述方法把你的感動傳達出來。……可是中國古人所說的這個“象”,是兼有兩者而言的,除了自然界的物象以外,還兼有人事界的事象,人事界的種種的象,悲歡離合,都是象啊!“
二、我認為中國古代詩歌中有一種興發感動的生命,這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像長江、黃河一樣不停息地傳下來,一直感動我們千百年以后的人。……好詩和壞詩的區別,除有無感發的生命這一項衡量的標準外,還有另一項,就是你有沒有把這感發的生命傳達出來,使讀者也受到你的感動。……至于怎樣才能傳達感發的作用,則除形象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敘寫的句法和章法。……陶淵明是一位平實質樸之中見深微高遠的人,其為詩與為人一向以平實質樸為主,不喜炫奇立異。另外他又是視精神勝過物質的人,他詩中活動著的常常是事物的概念而非實體,詩中表現的事物也往往只是遺貌取神的抒寫。所以陶淵明詩中沒有一句是刻露的寫景詠物之作,他所寫的孤云、飛鳥、松樹、菊花都是他以精神體認之后的概念,絕非實有之個體。前面說過,他詩中意象與情意的關系是“以心托物”,是把滿懷激情托之于他所選擇的事物概念之中來表現。陶淵明心靈活動的領域極其精微高遠,為人之態度卻極其平實質樸。這正是他之所以不取象于實有之個體,僅取之于可有事物之概念的緣故。
杜甫則不然,他*大的特色在于極其關心留意現實,以*大的勇氣面對現實,以天才敘寫現實。他所選寫的事物,多為現實中實有之物,這原是不足為怪的事,只是杜甫同時又是一位感情*深厚、*豐滿、*熱摯的詩人,他常常把自己強烈的感情投注于他所寫的一切事物之上,使之因詩人的感情與人格的投注而呈現出意象化的意味,所以我說他詩中形象與情意的關系是“以情注物”,是因了感情的注入才使事物意象化的。這種從實物中取材的特點,是由于他的詩本來就是以寫實為主的緣故。
李商隱是一位形象化、意象化的大師。陶、杜詩中的意象無論如何豐美,對作者來說,仍不過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我們從李商隱詩中卻可以明顯地感到作者對于意象的有意制造和安排。有時他所表現的,就是一片錯綜繁復的繽紛意象,與陶、杜敘述之際尚有理念可尋,意象僅為心靈或感情自然流露的情形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他的先天資質稟賦與后天遭際經歷加之隱約幽微的表現方法造成的,唯有那些非現實的,又帶有恍惚迷離色彩的事物,才能表達出他那份獨特的幽隱之情,所以我說李商隱詩中形象與情意的關系是“緣情造物”。
章法上,此三位詩人也各有不同:陶淵明以“任真”為宗,表現于或層次之平敘,或心念之流轉、跳接;杜甫是感性、理性兼濟,縱使出于感性的聯想發為突然之轉接,也依然不忘理性上作先后之呼應;而李商隱則往往以一些意象的錯綜并舉為主,有時在首尾發展之際略微作理性之提挈。句法上,陶詩多用古詩平順直敘的句法;杜詩有時只掌握感性重點,在句法上表現為顛倒或濃縮;義山詩是以理性之句法來組合一些非理性的詞匯。杜甫詩句有時只要平順地伸延或倒轉就可明白易懂,而李詩無論文法怎樣合理,也依然不可具解。若說杜詩是文法上的難懂,則李詩就是本質上的難懂了,他的詩在本質上只能以感性去體認,不能以理性去說明。
葉嘉瑩說詩講稿(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作者簡介
葉嘉瑩,號迦陵,女,1924年出生于北平。1945年畢業于輔仁大學國文系。曾執教于中國臺灣及北美的多所高校。1990年被加拿大政府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稱號。201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在南開大學創建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擔任所長至今。曾獲香港嶺南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2019年中國政府友誼獎、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等。
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葉嘉瑩作品集》等數十種。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