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嘉興城南--從馬家浜文化、南湖人民公社到成為現代化城區(精)/馬學強, 葉舟等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7191
- 條形碼:9787101167191 ; 978-7-101-1671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嘉興城南--從馬家浜文化、南湖人民公社到成為現代化城區(精)/馬學強, 葉舟等著 本書特色
◎學養扎實,團隊超強。本書作者為馬學強、葉舟等,主要成員來自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中國城市史研究中心。領銜作者為馬學強,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市史志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人文遺產研究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在中國城市史、江南區域史領域耕耘近二十年。葉舟亦為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古代史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江南社會文化史。其他成員也均經過專業訓練,學養扎實。◎廣角呈現,談古論今。嘉興城南不僅是嘉興市的南緣,更因在其轄區發現的馬家浜文化而被譽為“江南文化之源”,因此本書在娓娓講述嘉興城南的前世今生時,呈現出時間跨度大、涉及范圍廣的特點。時間上,始于迄今為止江南乃至環太湖流域發現的*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馬家浜文化,終于21世紀初嘉興城南街道的設立。內容上,重點梳理了嘉興城南從早期的江南鄉村原野,搖身一變為現代化新城區的歷史過程,尤其聚焦了嘉興城南在新石器時代、明清時期、近代、20世紀50至7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21世紀六大重要階段的基本面貌、重要變遷及其意義。◎城南樣本,有益借鑒。本書以“嘉興城南”為題,通過對嘉興城南區域的長時段、多視角考察,不僅豐富、拓展了嘉興城市史研究的內容,而且可以為江南“城南現象”“城南發展類型”提供典型樣本。嘉興城南的一些積極探索和成功經驗,甚至為全國其他一些地方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有益借鑒,因此更凸顯了本書所具有的現實意義與社會價值。◎以圖帶文,以文釋圖。本書包括導論在內共有七章,每一章配圖均不低于20幅,其中第四章配圖超過35幅,第六章配圖甚至超過50幅,合計配圖近230幅。圖片不僅豐贍,而且類型廣泛、契合度強。書中既有反映不同時期嘉興城南行政區劃、水陸交通、文化遺跡、街區道路等圖片,而且還有歷史上當地官紳學者的肖像、書影、繪畫,以及舊報紙圖、檔案資料圖等。以圖帶文,以文釋圖,閱讀感甚佳。
嘉興城南--從馬家浜文化、南湖人民公社到成為現代化城區(精)/馬學強, 葉舟等著 內容簡介
位于嘉興南緣的城南地區,從早期的江南鄉村原野,搖身一變為現代化新城區,成為嘉興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從形態到格局,從功能到結構,城南的演進脈絡清晰,呈現出多樣性、完整性的特點。本書稿以“嘉興城南”為主題,通過對城南區域的長時段、多視角考察,豐富且拓展了嘉興城市史研究的內容。從整個長三角區域審視,可以為江南“城南現象”“城南發展類型”提供樣本。就更深層的意義而言,結合中國式現代化地方實踐的研究,在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之一的南湖之畔,無論是集體經濟時代的南湖人民公社,還是融合現代城區的城南街道,關于社會主義建設路徑的探討,從發展農業到追尋工業化、城市化,其中的一些做法、經驗值得總結,可以為一些地方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有益借鑒,由此也凸顯了本書稿所具有的現實意義與社會價值。
嘉興城南--從馬家浜文化、南湖人民公社到成為現代化城區(精)/馬學強, 葉舟等著 目錄
嘉興城南--從馬家浜文化、南湖人民公社到成為現代化城區(精)/馬學強, 葉舟等著 作者簡介
馬學強,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任上海市史志學會第四、五屆副會長,新修《上海通史》副主編等。主要從事中國城市史、江南區域史、教育史等研究。在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上海通史》第2卷、《從傳統到近代:江南城鎮土地產權制度研究》、《江南席家:中國一個經商大族的變遷》、《出入于中西之間:近代上海買辦社會生活》、《八百里甌江》、《話說中國》(明代卷)等多部,參與主編《千年龍華》《閱讀思南公館》《<密勒氏評論報>總目與研究》《西學東漸第一校》《滬上名校:百年大同研究》《為國楨干:上海南洋中學120年研究》《存古開新:從紹郡中西學堂到紹興市第一中學》等30余種作品。先后主持3項國家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有多項成果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目前,正在從事“百年名校與江南文脈”叢書(商務印書館陸續出版)等編撰葉舟,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江南社會文化史、家族史。近年來在《史林》《社會科學》等核心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出版專著3部,古籍點校3部,譯著2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主持上海市社科規劃項目2項,新修《上海通史》“上海建縣至明代”分卷主編,《中華大典歷史典》清總部主編,《常州通史》副主編,所著《清代常州文化系年》獲得江蘇省哲學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