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視聽·媒介·傳播論輯:劉俊自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7626
- 條形碼:9787565737626 ; 978-7-5657-3762-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視聽·媒介·傳播論輯:劉俊自選集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編·傳媒藝術理論研究”“中編·視聽生態進路研究”“下編·傳媒傳播理念研究”, 主要探討了有關視聽、媒介、傳播的重要或新銳議題。本書重點聚焦于傳媒藝術的理論假設和學科建設、網絡視聽的學用狀態和學理思考、傳媒傳播的觀念迭新和戰略需求, 在傳媒與藝術的關系、視聽與科技的關系、國際傳播、媒介融合等方面呈現了基于實踐狀貌的學理探析。
視聽·媒介·傳播論輯:劉俊自選集 目錄
上編 傳媒藝術理論研究
論傳媒藝術的科技性
——傳媒藝術特征論之一
論傳媒藝術的媒介性
——傳媒藝術特征論之二
論傳媒藝術的大眾參與性
——傳媒藝術特征論之三
傳媒藝術與傳統藝術的共通性研究
極致的真實:傳媒藝術的核心美學特性與文化困境
理解藝術媒介:從“材料”到“傳播”
藝術融合與理論定位:論傳媒藝術的研究動因
當前海外傳媒藝術研究的現狀與特點
——兼談以“傳媒”命名這一藝術族群的動因
中編 視聽生態進路研究
技術視野下網絡視聽發展的進路與規律
——基于接受與創作的互動
體驗變動不羈的驚顫:科技對視聽傳媒藝術接受感知的塑造
從膜拜走向展示:傳媒藝術的一個實踐迭變與理論期待
論虛擬身體觀影及其“想象的共同體”建構
論融媒時代網劇的接受動機及其對創作的影響
簡論融媒時代跨媒介轉換的創作、接受和審美機制
下編 傳媒傳播理念研究
論戰略傳播思維下的精準傳播實踐
論融媒時代中國影視國際傳播力提升的十個創新理念
論我國國家形象塑造中的“價值觀龐雜”困境
——基于傳媒藝術對外傳播的示例
想象式、常識化、描述性與數據缺失:談當前國際傳播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新聞傳播學量化研究方法的利弊之辨:溯源與規避
改版十年:電視時政新聞融媒創新的制作與傳播藝術
——基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探討
后 記
展開全部
視聽·媒介·傳播論輯:劉俊自選集 作者簡介
劉俊,1985年生,山東青島人,傳媒藝術學博士。2014年博士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并留校任教,先后被評聘為教授(2021年)、博士生導師(2022年)、博士后合作導師(2023年),現為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現代傳播》編輯部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獲得中宣部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稱號(2021年),入選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高層次人才項目(2022年)。 近年來發表論文17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摘、轉載;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廣電總局項目,以及國家級、省部級人才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若干;出版專著、教材、編著8部。成果獲文化和旅游部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全國廣播影視學術著作一等獎等各級獎項。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