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國刑法幫助犯理論體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6818
- 條形碼:9787542676818 ; 978-7-5426-7681-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刑法幫助犯理論體系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外刑法規定和共犯理論有別的預設立場出發,在比較50多個國家刑法共犯規定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共犯規定和大量共同犯罪案例,對我國刑法中幫助犯各重要理論展開全面、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本書中提出的若干原創性觀點,包括我國共犯參與體系的性質、幫助犯的處罰根據、片面幫助犯的具體類型和處罰路徑等,均是目前學界尚未提出的新觀點,對于整個共同犯罪理論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是研究共同犯罪理論不可以繞開的一本專著。
中國刑法幫助犯理論體系研究 目錄
引言
**章 中國共犯參與體系的性質
**節 單一制與區分制的區分標準
一、關于各國采取何種共犯參與體系的常見觀點
二、單一制的內涵與種類
三、區分制的內涵與立法目的
四、單一制與區分制的劃分標準
第二節 我國的區分制說及其評析
一、區分制說與雙層區分制說
二、對雙層區分制說的評析
第三節 我國的單一制說及其評析
一、單一制說及其理由
二、對單一制說的評析
第四節 獨特的中國共犯參與體系
一、中國共犯參與體系既非區分制又非單一制
二、中國刑法和區分制刑法認定共同犯罪的重心不同
三、分工定性與處罰原則相分離
四、分工分類法與作用分類法的辯證統一
第二章 德日刑法正犯與共犯的區分困境及其解決出路
**節 德日刑法正犯與共犯區分標準的常見學說評析
一、以因果關系理論為立論基礎的區分學說及其評析
二、以構成要件理論為立論基礎的區分學說及其評析
三、主觀說存在與實質客觀說相同的缺陷
四、分工分類法難以滿足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五、正犯與共犯的區分難以適用于非典型形態
第三節 德日刑法區分正犯與共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立法中規定的共犯形態極不完整
二、以說明間接正犯的正犯性的能力作為衡量學說合理性的標準
三、不承認作用分類法導致區分標準無法滿足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四、用重要作用作為區分標準導致分工分類與作用分類徹底混淆
第四節 德日刑法正犯與共犯區分困境的解決出路
一、增設組織犯和共謀犯
二、修改幫助犯和正犯的處罰原則
三、在刑法中明文規定作用分類法
第三章 中國刑法中的共犯獨立性
**節 應堅持共犯從屬說與獨立性說的基本含義
一、共犯的含義
二、共犯從屬性與獨立性的含義
第二節 我國關于共犯實行從屬性的學說及其評析
一、共犯從屬性說及其評析
二、共犯二重性說及其評析
三、共犯獨立性說及其評析
第三節 中國刑法對教唆犯的規定僅體現了共犯獨立性
一、能否對《刑法》第29條第2款進行限制解釋
二、《刑法》第29條對教唆犯采取了共犯獨立性說
第四節 中國刑法中的其他共犯體現了共犯獨立性
一、中國刑法中的幫助犯體現了共犯獨立性
二、中國刑法中的組織犯了體現共犯獨立性
三、中國刑法中的共謀犯體現了共犯獨立性
四、不應賦予共犯從屬性和獨立性過多的意義
第四章 共犯的處罰根據
**節 責任共犯論及其評析
一、責任共犯論的主要觀點
二、對責任共犯論的簡要評析
第二節 不法共犯論及其評析
一、不法共犯論的主要觀點
二、對不法共犯論的簡要評析
第三節 因果共犯論及其評析
一、純粹惹起說及其評析
二、修正惹起說及其評析
三、混合惹起說及其評析
第四節 目前共犯處罰根據論面臨的共同問題
一、無法完全說明各種特殊情形下的共犯處罰根據
二、與正犯和共犯區分標準理論的發展不協調
三、與共同犯罪本質理論的發展不協調
四、無法說明共犯未遂時的共犯處罰根據
第五節 多元化的共犯的處罰根據論
一、共犯的處罰根據應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
二、幾種特殊情形下的共犯處罰根據
第五章 幫助行為正犯化研究
**節 幫助行為正犯化的概念和類型
一、幫助行為正犯化的概念
二、幫助行為正犯化范圍的確定標準
第二節 幫助犯的量刑規則理論及其評析
一、區分絕對正犯化、相對正犯化與量刑規則說的觀點
二、區分幫助行為正犯化與量刑規則說的觀點
第三節 幫助行為正犯化的實行從屬性問題
一、幫助行為正犯化的實行從屬性的爭議
二、幫助行為正犯化罪名的成立與處罰有其獨立性
第四節 幫助行為正犯化的修正形態問題
一、幫助行為正犯化修正形態的可罰性問題
二、幫助行為正犯化修正形態的罪名確定問題
第六章 幫助行為共犯化研究
**節 幫助行為共犯化的理由
一、為了對片面幫助犯按幫助犯論處
二、為了對中性幫助行為進行處罰
三、為了提高定罪量刑標準以限制幫助犯的處罰范圍
第二節 幫助行為共犯化相關理論
一、幫助行為共犯化與注意規定和法律擬制
二、為幫助犯規定定罪量刑標準并不體現共犯獨立性
三、是幫助行為共犯化而不是幫助行為正犯化
第三節 幫助行為共犯化的類型梳理
一、根據犯罪性是否明顯所作的劃分
二、根據不同行為類型所作的劃分
三、根據與正犯有無犯意聯絡所作的分類
第七章 中性幫助行為的處罰范圍
**節 德日刑法學者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一、羅克辛教授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二、鳥爾斯·金德霍伊澤爾教授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三、松原芳博教授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四、松宮孝明教授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五、其他學者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第二節 我國刑法學者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一、張明楷教授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二、陳興良教授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三、周光權教授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四、林鈺雄教授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五、其他學者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第三節 判例中體現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一、日本判例中體現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二、德國判例中體現的中性幫助行為理論
第四節 中性幫助行為在中國應如何處罰
一、在中國處罰中性幫助行為缺乏刑法規定
二、哪些中性幫助行為應當受到刑罰處罰
三、在中國應當如何對可罰的中性幫助行為進行處罰
第八章 片面幫助犯的處罰路徑
**節 片面幫助犯的概念和類型
一、片面幫助犯的概念辨析
二、片面幫助犯的常見類型
第二節 片面幫助犯可罰性的學說評析
一 些矗瓤“枷百霈.*闖Ei幽缸
二、片面幫助犯可罰性的學說及其評析
第三節 對片面幫助行為可以單獨處罰
一、片面幫助犯有處罰的必要性
二、對片面幫助犯進行處罰具有可行性
第四節 對片面幫助犯應當如何處罰
一、對片面幫助犯不能以幫助犯論處
二、對片面幫助犯應以預備犯論處
第九章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研究
**節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概述
一、信息網絡犯罪罪名體系概覽
二、預備行為正犯化罪名的幫助行為正犯化罪名
三、對本罪的幫助與教唆一般不可罰
第二節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構成要件
一、本罪中的“明知”如何認定
二、如何認定幫助者與被幫助者之間有無犯意聯絡
三、本罪的客觀行為如何認定
四、司法解釋對本罪定罪量刑標準的*新規定及其評析
第三節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罪數形態
一、本罪與幫助行為共犯化之間的想象競合
二、本罪與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的銜接適用
三、本罪是一個補充性罪名
附錄一 常見幫助行為正犯化和共犯化規定
附錄二 常見“明知”認定方式規定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中國刑法幫助犯理論體系研究 作者簡介
黃麗勤,女,2001-2007年先后在武漢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碩士、博士學位。2007年到同濟大學法學院任教、2010年起任碩士生導師,2016年起任法學院教工第一支部支部書記、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為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刑法總論》《刑法分論》《刑事案例評析》等多門課程。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