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復旦全球史書系·東西之間叢書:首位華人主教羅文炤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2993
- 條形碼:9787573212993 ; 978-7-5732-1299-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復旦全球史書系·東西之間叢書:首位華人主教羅文炤研究 本書特色
通過本書可以看到,歐洲人對中國的看法,并不能簡單地從他們關于中國的只言片語中尋得。因為他們對中國的評價,常常隨自身的需要而改變。任何的言語,都需要結合當時的語境來理解。這也是本書作者試圖做到的事。這對我們今天去了解其他文化對中國的認識,也是有幫助的。
復旦全球史書系·東西之間叢書:首位華人主教羅文炤研究 內容簡介
羅文炤(1617—1691)是明清時期中國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天主教本土主教。本書以時間為軸,講述羅文炤從入教到擔任宗座代牧的一生,深入分析了羅文炤在禮儀之爭中的態度和立場,總結羅文炤在中西交流史上的獨特地位與貢獻。
作者在充分掌握相關中西文史料的基礎上,還原出羅文炤身處的復雜關系網絡,進而展現了中國天主教徒與歐洲傳教士在中西文化、商貿往來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并對羅文炤晉鐸、升任主教等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提出了新見。
復旦全球史書系·東西之間叢書:首位華人主教羅文炤研究 目錄
序/董少新 緒論
**節 研究對象及研究范圍
第二節 選題意義
第三節 學術史回顧
第四節 研究基礎與研究條件
**章 從教徒、修士到神父:羅文炤身份的轉變
**節 明末清初的中西相遇: 福建與馬尼拉
第二節 受洗并協助西班牙托缽修士 (1617—1640)
第三節 往還于馬尼拉與福建之間 (1640—1665)
第二章 羅文炤晉升主教及其原因和影響
**節 康熙歷獄期間唯一的中國神父(1664—1671)
第二節 身處多明我會與耶穌會之間(1671—1681)
第三節 被任命為主教和南京宗座代牧
第三章 關鍵時期:羅文炤的祝圣問題與禮儀之爭
**節 從福建到馬尼拉:爭論的解決方案(1681—1683)
第二節 方案失敗:馬尼拉期間的尷尬情況(1683—1684)
第三節 在廣州受祝圣(1684—1685)
第四章 羅文炤擔任南京宗座代牧(1685—1691)
**節 南京宗座代牧的建立 (1685—1688)
第二節 南京宗座代牧的管理情況
第三節 法國耶穌會士在南京宗座代牧區(1688—1691)
第四節 羅文炤去世
第五章 羅文炤與中國禮儀之爭
**節 天主教、中國教徒與中國禮儀
第二節 在禮儀之爭中的關鍵時刻
第三節 羅文炤與嚴謨的關系
第四節 羅文炤署名的《論中國祭祖祭孔禮儀》
第五節 《論中國祭祖祭孔禮儀》的評價以及其在中國與歐洲的影響
結論 附錄一 羅文炤生平簡表
附錄二 羅文炤署名的書信等作品
附錄三 傳教士中西名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復旦全球史書系·東西之間叢書:首位華人主教羅文炤研究 作者簡介
保羅·羅伯特·莫雷諾(Pablo Robert Moreno),西班牙人,曾任教于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2017年獲得國家漢辦孔子新漢學計劃資助,在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2017年6月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復旦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保羅是孔子新漢學計劃首位在華獲得博士學位的博士生。現在西班牙洛格羅尼奧市(Logroño)勞博中學 (IES La Laboral)任教。
董少新,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16—19世紀中歐關系史、中國天主教史、東亞海域史、明清史。已出版專著《形神之間——早期西洋醫學入華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葡萄牙耶穌會士何大化在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目前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復旦大學東亞海域史研究創新團隊(2023—2027)首席專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