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苔蘚、郁金香與面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39966
- 條形碼:9787516839966 ; 978-7-5168-3996-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苔蘚、郁金香與面包 本書特色
從衣食住行(植物作主角)關聯到歷史、地理、生物知識,形成記憶宮殿。 很多人感覺自己“對生物知識不敏感”“總是記不住歷史/地理知識”,其實是因為學習需要將新知識關聯到已有的舊知識上。當缺少可以與新知識關聯的既有知識時,就很難進行關聯記憶。而這本書,從我們每一天都要接觸到的植物(吃的飯、蔬菜、水果、路邊的花、樹,我們平時喝的茶、咖啡),關聯到歷史、地理、生物知識,幫我們很容易記住書里涉及到的這三大學科的知識。 世界36家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提供200多份美麗的高清資料支持。展現準確的植物科普和歷史細節。 一本治愈和浪漫的人文科普書,觸及對生命、時間和存在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幫助焦慮的現代人獲得寧靜和力量。 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教授劉華杰、上海辰山植物園科普宣傳部部長王西敏、暢銷書《故宮里的博物學》作者小海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苔蘚、郁金香與面包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植物科普類書稿。人類在過去的一萬年歷史里改變著植物的形態、分布和數量,而植物也在這個過程中塑造著人類文明。本書以植物進化史為主軸,在介紹110多種植物的科普中,用超過200幅珍貴的歷史圖片直觀呈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共分為6章。第1章講述人類誕生前,植物等待人類的10億年;第2章講述在人類農耕文明之前,植物幫人類走向定居的20萬年;第3章講述農耕文明發展中,植物參與的糧食生產和飲食文化;第4章講述農耕文明發展中,植物帶給人類的藥用價值或美好寓意;第5章講述大航海時代與工業革命時期,植物如何被植物獵人帶到世界各地;第6章講述工業革命后,咖啡等作物如何在世界各地流行的。這是一本好看的人文科普書,讓我們看到植物如何改變了人類的衣食住行,也讓我們感受到進化的浪漫。
苔蘚、郁金香與面包 目錄
苔蘚、郁金香與面包 相關資料
劉華杰 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教授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日,人們依然容易忽略一點:生物個體和單個物種無法獨立生存,個體主義并非一個好假定。河野智謙的這部書并不展示驚人事實,卻一再強調人與植物互動之生態系統。生命共同演化是地球生命圈的第①事實。 王西敏 上海辰山植物園科普宣傳部部長 我們已經有了很多探討植物和人類關系的書籍,但系統地按照人類生活史來梳理植物與人的關系,如此寫作方式還是讓人眼睛一亮。現代生活方式往往會給人一種誤解:植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似乎沒有那么重要了。然而,很多證據表明,這種疏離感造成了地球上的環境問題,更是對我們的精神健康有著負面影響。重新認識植物,其實是為了重新認識我們人類存在的意義。 小海 暢銷書《故宮里的博物學》作者 正如這本書中所說,在漫長的歲月里,植物不斷摸索著演化的方向,遙/遙/領/先人類數億年。有趣的是,人類的出現改變了植物演化的方向,一些植物仿佛找到了演化的捷徑——依賴人類。而人類也通過耕種植物開啟了農耕文明,告別了居無定所的生活方式。植物與人類不期而遇后,發生了哪些故事?二者又是如何相互影響,一起創造歷史的?這本書系統、科學地講述了植物與人類的關系,以及植物帶給我們的啟示。
苔蘚、郁金香與面包 作者簡介
河野智謙,知名環境學家、植物神經生物學家
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環境生命工程系教授、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國際光合作用產業化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光量子工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日本北九州市立自然史與歷史博物館受托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訪問學者、佛羅倫薩大學國際植物神經生物學實驗室北九州研究中/心主任、巴黎西岱大學跨學科能源研究所國際成員、日法科學史資料中/心主任。
專攻生物的光響應、環境響應、光合作用,及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數理生物學、植物學史等領域。
[譯者簡介]
張穎奇,古生物學研究者河野智謙,知名環境學家、植物神經生物學家
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環境生命工程系教授、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國際光合作用產業化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光量子工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日本北九州市立自然史與歷史博物館受托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訪問學者、佛羅倫薩大學國際植物神經生物學實驗室北九州研究中/心主任、巴黎西岱大學跨學科能源研究所國際成員、日法科學史資料中/心主任。
專攻生物的光響應、環境響應、光合作用,及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數理生物學、植物學史等領域。
[譯者簡介]
張穎奇,古生物學研究者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學專業學士、中科院古脊椎所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碩士、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生物地球專業理學博士、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后。
研究方向:田鼠類生物年代學;第四紀哺乳動物學;劍齒象-大熊貓動物群的演替;步氏巨猿的滅絕;統計學、幾何形態測量學在古生物學中的應用;micro-CT技術在化石類人猿研究中的應用。
譯著:《滅絕的哺乳動物圖鑒》《動物》《恐龍》。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