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看花是種世界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674623
- 條形碼:9787504674623 ; 978-7-5046-746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看花是種世界觀 本書特色
★32開平裝,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有故事的人寫有故事的事,生物學背景作者半夏歷時多年關注,記述博物學家劉華杰的博物人生
★傳主劉華杰,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季羨林欣賞他,許智宏偏愛他,洛克醫囑執行人贈他照片,博物人生展示了他可愛可敬的一面
★劉華杰說文解字“博物”理念——(BoWu),Beauty 【天地大美】Observation 【感受洞察】Wonder 【赤子情懷】Understanding 【理解萬物】
★著名作家阿來作序,田松、江曉原、劉兵、吳國盛、單之薔、李元勝傾情推薦
本書是對博物學家劉華杰博物人生的全景呈現和記述。作者半夏具有生物學背景,歷時多年對傳主劉華杰的關注和財富,透視傳主的學術生涯。傳主劉華杰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一個荒野逐花人;他認識數千種植物,20余年不遺余力倡導博物學文化;他倡導我們反省現代性邏輯,欣賞自然之美,接續傳統,從無用而美好出發,重塑我們質樸的心靈;他對大地的感情,他對野花的熱愛,他的博物路徑與真誠自在的人生,通過作家半夏以訪談及內心關照的筆法,以及200余張珍貴的圖片,給予了全景記錄和再現。通過這本書你會發現,劉華杰堪稱當代中國的梭羅,他的博物生存理念,如何救贖我們今天的世界。
因為這樣一些緣由與認知,我也愿意如博物學一樣提倡自然,親近自然;愿意在自己寫作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愿意向劉華杰教授、半夏女士這樣有更豐富的植物學生態學知識,在公眾中倡導一種與自然平等和諧倫理觀的先進們學習。
—— 作家 阿來
劉華杰先生是中國當代公共博物學的重要倡導和推動者,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踏遍青山,傾注大量心血于田野調查。學過生物學積極實踐博物生存的作家半夏,為華杰先生作傳,不僅更理解他的情懷,也更能還原他風塵仆仆行走于山河之間的精彩故事。所以,特別推薦本書給所有熱愛大自然的朋友。
——魯迅文學獎詩歌獎詩人、生態攝影師 李元勝
看花是種世界觀 內容簡介
1.有故事的人寫有故事的事,生物學背景作者半夏歷時多年關注,記述博物學家劉華杰的博物人生。
2.有關博物學家劉華杰的本博物生存傳記,200幅彩圖全情呈現。
3.傳主不僅是北大教授,也是“拈花惹草”的東北漢子,博物人生展示了他可愛可敬的一面,季羨林欣賞他,許智宏偏愛他,洛克醫囑執行人贈他照片。
4.傳主劉華杰用理性的方法行跡萬里,感性的思考與草木結緣。
5.傳主劉華杰說文解字“博物”理念。(BoWu),Beauty 【天地大美】Observation 【感受洞察】Wonder 【赤子情懷】Understanding 【理解萬物】,作家阿來作序,田松、江曉原、劉兵 吳國盛、單之薔、李元勝傾情推薦。
看花是種世界觀看花是種世界觀 前言
愛花人說識花人
阿來
十多年前了吧,讀過一本有意思的書:《一點二階立場》。書是出版社送的。眼下是一個書太多的時代,又是一個有意思的書很少的時代。用時下的流行語說,這是一本“開腦洞”的書,從此對著者劉華杰這個名字留下了印象。后來知道他是北大的哲學教授,愿意如先賢的教言,“多識花鳥魚蟲之名”,不僅認識,還上升到一種人生的方法論,深入探究人與世界有趣的連接。以后,遇到劉華杰網上、紙上的文字都會認真學習。人的經驗世界本是開放豐富的,但受制于狹窄的世界觀和即時兌現的功利心,也會變得相當狹隘。我們這個社會中的人,日益夾纏于人與人,人與事的種種糾結,即便天天狂吞國際、國內的海量信息,也只是日益深陷于一個簡單的經驗社會,而失去了一個更廣闊的關涉天地的生命世界。
更早幾年的十多年前,云南的文化記者楊鴻雁(半夏),采訪過我。不是因為博物學,不是因為自然界,而是文學。以后,再去云南,在有關文學的活動上都能見到,又有過采訪或交談,也都不是有關博物學的。當下的中國的文學,特別是敘事文學,只糾結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某方面的現實。中國社會,日益陷于功利的考量,只是著力于人與人關系的文學便日益深入社會的黑暗與人性的卑劣而無法自拔。中國文學本是有親近自然傳統的,但似乎都集中在詩歌與散文,一入小說,便陷入功利與權術了。近些年來,我覺得把自然作為一個重要角色引入敘事文學,看見美麗,發現生命自在超拔的本性,或許是條拯救之道。當然,我不知道一位文化記者也會關注如此之類的問題,自己在這方面的興趣也從未在采訪中提起過。只是每次去昆明,得空總要到離城還有些距離的植物園走走,看看。見了久聞其名的花與樹,將稱名與實體對應上了,自己欣喜一番。
前幾天,應北大中文系的邀請,去跟學生談談文學經驗,過未名湖,還在想,某一株樹是不是就是劉華杰寫過或拍攝過的。恰在此時,接到楊鴻雁一通電話,說,寫了一本博物學家的傳記,說知道我也愿意了解一些自然界的具體知識,愿意多認識一些花草樹木,所以,希望我看看這些文字,然后寫篇叫作序的文字。寫序我是不敢的。但這書所寫的事是我有濃厚興趣的,所寫的人和寫這個人的人,也是我知道,我稱許,我認識的。所以,愿意寫一些感想在這里。
我在植物分類方面的知識遠沒有傳主那么專業系統,更遑論還在此基礎上生發出那些哲理性的思考,但他博物學興趣生發的起點,倒跟我多少有些相同之處。他出生在一個小山村,我出生的村子更小,山更大,可以說從小就生活在大自然中間。樹、野菜、草藥、蘑菇都跟生活息息相關,都是熟稔而親切的。只是那種鄉村式的認識目的,與稱名方法與系統的植物分類學相去甚遠。但總歸是引起了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認識到人的生活和這個世界的更廣大的關聯。
而且,對這些草與樹在植物學系統中較為規范的分類和稱名,初的發現也和傳主一樣,來自一本紅塑料皮的手冊。只是遇到這“紅寶書”,比起劉華杰教授就晚多了。那已經是20世紀80年代了。我去若爾蓋草原上尋訪一位有學問的前喇嘛。這位喇嘛還俗后將寺院中習得的關于人的醫學知識,轉向摸索研究獸病的防治。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還開班在牧民中培訓獸醫,各種教材也由他自己親手編寫。其中一本高原藥用植物手冊,就成了我重新認知青藏高原植物的初指引。由此可見,文化的事功與影響,有時并不在那些高深的論文和高蹈的講章,而是與人的境遇的契合。劉華杰學地質出身,我1977年考中專時,所有志愿都是地質學校。如果他們錄取了我。我想,今天我肯定不會以寫作為業。
除此之外,我和傳主的成就相差就太大了。借用他一點二階這個表述,我對植物學的愛好,只是在初階上長久徘徊。遠不如他來得那樣專業。我也曾去夏威夷大學訪學。進校**天,專事研究環太平洋地區文學的弗蘭克教授說知道我喜歡觀賞植物,便致送一本夏威夷本土植物畫冊,作我在海邊島上遇見植物時的指引。劉華杰教授去一趟夏威夷,帶回來的就是幾本自己寫成的植物考察專著。更不要說如他那樣坐而起行,由己及人,在總體上缺乏自然認知的中國人群中努力推廣親近與理解自然的博物學——作為一種與自然更友好的生活方式,作為一種現代人早該具備的素養與觀念。
博物學不只是積累一些有關自然的知識,不只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方式,更是一種世界觀。一般而言,中國人關注的通常只是人與人的關系,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社會關系,而對更廣大的共生于地球的其他生命沒有關照與關懷。佛經里說的天下眾生不只是眾人之眾,而是所有的生命。佛經里說,這些生命和人類都是“一云所雨”,“一雨所孕”的結果。共存共榮,這才是真的眾生平等,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世界。超越人的社會的更廣大更美麗的世界。佛學中當然有許多無稽之談,但這種整體性的世界觀在今天來說還是有相當意義的。我想,美國人利奧波德所倡導的“荒野倫理”也庶幾近之了。
因為這樣一些緣由與認知,我也愿意如博物學提倡的那樣深入自然,親近自然;愿意在自己寫作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愿意向劉華杰教授、楊鴻雁女士這樣有更豐富的植物學、生態學知識,又有志于在公眾中倡導一種與自然平等和諧倫理觀的先進們學習。因此之故,與其說這些文字是一篇序,倒不如說是一種呼應,一種支持更為恰當。
2016年12月22日
看花是種世界觀 目錄
前言
章 荒野逐花人
荒野逐花人的多重身份
一本書的傳奇
情傾燕園的一草一木
第二章 重新發現博物學
重讀盧梭后的新發現
博物者的情懷,去遠方還是居于本土?
第三章 吹皺一池春水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博物學的春天及其凸顯的曲線救國意義
人類并非是一個有道德的物種
不必追逐現代性的時尚
第四章 人類新感性
從一堂大課開始,進入博物生存制式
反思現代性對我們的挾持和壓迫
被評說的劉華杰
后記
博物者自在 田松
劉華杰博物書譜
看花是種世界觀 節選
看花是種世界觀 作者簡介
半夏,女,原名楊鴻雁,1966年秋出生于云南會澤鉛鋅礦。云南大學生物系畢業,供職于媒體,高級編輯,業余致力于長篇小說和自然隨筆的寫作。魯院第七期研修班學員,中國作協會員。出版長篇小說《心上蟲草》《活色余歡》《潦草的痛》《忘川之花》《鉛灰暗紅》等。
她認為作家要有能力傾聽來自生活內部的嘆息,也要有能力凝視生活的真相,并懷著對世間一切生命的悲憫,在深心的曠野里高唱自己的歌;寫作終是回到人本身,回到人的處境。2014年夏天,她開始野外拍蟲子拍花草,寫作形成“在野閱微”系列文字。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