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自我囚禁的人 完美主義的心理成因與自我松綁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2117528
- 條形碼:9787212117528 ; 978-7-212-1175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我囚禁的人 完美主義的心理成因與自我松綁 本書特色
過低的自我評價,讓我們忽略自己的優點與價值,將成功歸結于運氣和他人過高的自我期待,源自對“我不夠好”的恐懼當“自我評價”與“自我期待”脫鉤一個人就會用各種方式控制焦慮,呈現出形形色色的完美主義行為自我強迫、挑剔、拖延、討好、畫餅、三分鐘熱度3種完美主義類型,5個生活與工作情境著名精神科主任醫師結合20多年臨床經驗松綁完美主義者的焦慮神經,解救被完美主義者“逼瘋”的靈魂
自我囚禁的人 完美主義的心理成因與自我松綁 內容簡介
“過低的自我評價”與“過高的自我期待”是現代人主要的焦慮來源,也是完美主義的本質。自我評價與自我期待是緊密相連的。倘若我們覺察到自己在從事一件不擅長的事,就會把期待降低一點;假使發現自己做起來得心應手,就會把期待拉高一些。將兩者緊緊地綁在一起的,就是所謂的“現實感”。但如果基于某種原因,兩者中任何一方出了問題,那便會引發焦慮。兩者脫鉤的程度越大,差距越遠,焦慮也就越強烈,一個人就會用各種方式控制焦慮,呈現出形形色色的完美主義行為——僵化思考、過度努力、無法放松、不斷逃避問題、討好別人、猶豫不決、急切轉換跑道、批評他人做法……過高的自我期待背后往往隱藏著某些恐懼,比如失敗、害怕被人追趕上、懷疑眼前的成就只是在自我欺騙等等。這通常是個體在成長階段,經歷過“有條件的愛”,即接受者必須達成給予者設下的一些條件,給予者才愿意“愛”接受者。隨著年齡成長,人們會逐漸把這些有條件的愛內化為自身信奉的教條,帶到他的新生活或家庭里。過低的自我評價讓人看不見自己的任何努力,奮斗再久,成就再高,也無法激勵自己、產生信心或是增強動機。成長環境、自卑感、創傷經驗、長期被否定等原因,均可能造成自我評價不足。本書將深入討論早期經驗是如何影響我們,并歸納出A、B、C三種人格的完美主義類型——“追求安全型”“渴望認同性”和“自求我道型”,具體到學校生活、職場、伴侶關系、親子教育與退休生涯5大情境,依照不同完美主義類型的特質提供調節方法,讓我們拉近自我期待與自我評價之間的差距,實現與完美主義共存,找回內心的踏實感。也希望能提供一個契機,去解救那些被完美主義者“逼瘋”的靈魂。
自我囚禁的人 完美主義的心理成因與自我松綁 目錄
自我囚禁的人 完美主義的心理成因與自我松綁 作者簡介
陳俊欽著名精神科主任醫師,杏語心靈診所院長,暢銷書作者。畢業于“臺灣第一學府”臺灣大學醫學系,曾任職于馬偕醫院精神科。擁有20多年臨床經驗,積累了豐富的個案,并長期于主流媒體推廣心理學科普,對潛藏在社會現況下的心理現象提出獨到的見解。著有《黑羊效應》《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我憂郁,但是我沒病》《焦慮也是病嗎?》等十余本心理學圖書,以及《臨床精神藥物學》《急診精神醫學》等大學參考用書。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