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先鋒與常態:新世紀鄉村小說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9619
- 條形碼:9787522729619 ; 978-7-5227-296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先鋒與常態:新世紀鄉村小說論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講述: 20世紀現代文學分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 以常態形式發展變化的文學主流。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逐漸發生變異。時代變化, 必然發生與之相吻合的文化上和文學上的變化, 這種變化是常態的, 是指20世紀文學的主流。另外一個層面, 就是有一種非常激進的文學態度, 使文學與社會發生一種裂變, 發生一種強烈的撞擊, 這種撞擊一般以先鋒的姿態出現。作家們站在一個時代變化的前沿上, 提出社會集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且預示著社會發展的未來。這樣的變化, 一般通過激烈的文學運動或審美運動, 知識分子、作家一下子將傳統斷裂, 在斷裂中產生新的范式或新的文學。
先鋒與常態:新世紀鄉村小說論 目錄
輯 民間與折疊
民間何來民間何往——以《1978年以來的鄉土中國敘事研究》中的民間爭議談起
一 緣起:民間的由來及初始含義
二 分歧:批評實踐中的田小娥形象之爭
三 未來:基于現實感的民間審美想象
四 《極花》:沉重命題的詩性言說
劉震云:話語鏡像與生存之困
一 擰巴纏繞的話語策略
二 時空繁復的話語敘事
三 孤獨與尋找的精神指向
陳應松:底層生活鏡像
一 憂憤深廣
二 人性強悍
三 崇巫尚鬼
四 驚采 艷
第二輯 賡續與拓新
阿來:文化返鄉與先鋒懷舊
一 懷舊的未來:現代性文化返鄉
二 懷舊的內容:地方性知識
三 懷舊的立場:中華民族共同體
郭文斌:抒情傳統的賡續
一 “安詳”的文學
二 抒情的語言
三 文體的間性
近年來農村新人形象書寫的三個維度
一 進城者的城鄉悲歌
二 返鄉者的鄉村戀曲
三 鄉村干部的成長與蛻變
對話:中年寫作、常態特征和先鋒召喚
一 “低谷”中的繁茂
二 常態中召喚先鋒
三 歷史重構與主體性生成
第三輯 中間與中堅
朱山坡的新南方書寫
一 從城鄉關系書寫到為時代立傳
二 精神困境與人性叩問
三 融合敘事的常態表征
四 常態中的先鋒追求
肖江虹:人性之光與貴州書寫
一 和解中的底層書寫
二 斷裂中的文化堅守
三 順變中的守正創新
四 隨俗中的重塑貴州
蔡家園:鄉村書寫的先鋒與常態性
一 土地制度與社會變遷
二 鄉村文化的重建
三 歷史主體文化身份的重構
“70后”作家鄉村書寫的常態性
一 被遮蔽的常態性
二 鄉村破敗書寫的常態性視角
三 日常生活的溫情呈現
四 慈悲寬容的精神立場
五 當代性或可能性
第四輯 文脈與風骨
佛心·詩心·文心:樊星先生印象
一 佛心:悲憫于人類文化
二 詩心:沉入作品深處
三 文心:濃烈的當下情懷
革命·中國·文學:民族形式與中國經驗——評賀桂梅的《書寫“中國氣派”》
一 重返歷史現場體認“革命”
二 社會史視野.打開“中國”
三 文化與政治實踐.拓展“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知識性格的形塑——關于金理《文學視野中的現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魯迅與胡風為中心》
一 文學“實感”本位
二 文學史意識
三 知識分子心史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先鋒與常態:新世紀鄉村小說論 作者簡介
陳國和,武漢大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北京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委、湖北作協簽約評論家。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著有《1990年代以來鄉村小說的當代性》等學術著作四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發表論文70多篇。曾獲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湖北省文藝評論獎一等獎、武漢市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