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共享設計與解決方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60208
- 條形碼:9787309160208 ; 978-7-309-1602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共享設計與解決方案 內容簡介
遺傳資源是一種重要戰略資源,具有重大的科學、社會與經濟價值。不但是保護物種遺傳多樣性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促進人口健康、維護人口安全、控制重大疾病以及推動醫藥創新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還是推動重大科技創新和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創造社會財富,造福人群的物質基礎。為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依照國家的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發揮人類遺傳資源在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方面的導向和保障作用。本書集合國外經驗,集成現有國內實際發展狀況,研究各類遺傳資源及其信息的共享關鍵技術和實施標準,建立遺傳資源及其信息共享平臺,研究遺傳資源數字化存儲庫、數據信息庫、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合作機制和共享模式等急迫需要的適宜技術和下一代技術,為實現遺傳資源的數字化管理,*終實現信息資源和實物資源的全面共享,從而為建設國家遺傳資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奠定基礎,也為未來實現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遺傳資源聯盟和一體化研究奠定基礎。
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共享設計與解決方案 目錄
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共享設計與解決方案 作者簡介
金力,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德國馬普學會外籍會員,先后擔任Phenomics等10余家國際學術期刊的主編或編委。擔任“十二五”國家863計劃前沿生物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十三五”國家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十四五”國家生物與信息融合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 主要從事人群的遺傳結構、人群的起源和遷徙、人類復雜遺傳病和計算生物學等方向的研究。迄今,在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 900 余篇,被引60 000多次。 近年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上海市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等多項研究。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次,第一完成人)、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卓越科學成就獎、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以及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等。 楊亞軍,博士,教授。科技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專家,全國生物樣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副主任委員。擔任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遺傳信息的數字化關鍵技術”項目首席專家,主持完成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完成973項目、科技支撐項目、國家基礎專項等重大項目。 2008年至今,從事中國環境流行病學社區人群隊列建設,以及中國少數民族遺傳資源調查和遺傳多樣性研究,并參與建設泰州隊列大型生物樣本庫和復旦大學人類遺傳資源共享平臺。 滿秋紅,主任醫師,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主任。現任國家科技部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專家,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分子診斷創新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白求恩精神研究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會長,全國生物樣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臨床數據與樣本資源庫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第六屆理事,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第一屆檢驗與健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 主要從事臨床檢驗診斷和臨床生物樣本庫標準體系化建設與管理。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部委重點項目、上海市專項等課題30余項。參編專著10部,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工作6項,在Cell Discovery、Journal Of Medical、Virology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B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