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比較文學視野下21世紀普利策詩歌獎作品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83199
- 條形碼:9787542683199 ; 978-7-5426-8319-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比較文學視野下21世紀普利策詩歌獎作品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21世紀*新獲獎的二十余位詩人的獲獎作品,以比較文學的*新研究方法,尤其是跨學科研究在突出研究個人創作風格的同時,也強調個人創作背后的文學流派、當代詩學的特征,以及其間反映的近二十年來美國社會文化狀況。對2000年后每一個詩人的獲獎作品撰寫一兩篇論文,涉及的方面包括美國當代的詩歌走向以及文化和社會狀況:如文化記憶和哀悼,種族沖突與生存和解,新的女性主義詩學——如女性身體和符號詩學、生態詩學,底層人物的美國夢、全球語境下的地方化書寫,后殖民主義意識,少數族裔和流散文學,東方詩學,語言詩歌派和科技詩歌等。
比較文學視野下21世紀普利策詩歌獎作品研究 目錄
前言
**部分 少數族裔作品中的種族主題
引言
維杰·塞夏德里的后現代主義戲仿和后殖民主義流放
娜塔莎·特雷塞維《國民衛隊》中的攝影流放符號、交叉歧視和認知暴力
受害者還是施害者?: ·舒爾茨兩部詩集中種族暴力和種族滅 的社會心理
土地、身體、語言:娜塔麗·迪亞茲《后殖民愛情》中收復主權的身體詩學
打破“傳統”:論杰里科·布朗《傳統》中的種族、暴力與性別
解構黑臉滑稽戲,建(重)構非裔美國身份:以泰辛巴·杰斯的《雜燴》為例
從格雷戈里·帕德羅《消化》窺探美國“色盲”時代的種族歧視
彼得·巴拉基揚詩集《臭氧雜志》中的創傷和艾滋病隱喻
跨文化視角下《莫伊沙礫》中的“邊緣人”群體
創傷與療愈——對C.K.威廉姆斯《修復》的解讀
結論
第二部分 獲獎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義
引言
《火星生活》:宇宙冥想下特雷西·史密斯的女性主義觀
論莎朗·奧茲《雄鹿的飛躍》和普拉斯詩集中的身體解放意識
克勞迪婭·埃默森的《亡妻》與卡倫·沃倫的生態女性主義比較研究
伊蕾與特蕾西·K.史密斯的身體詩學比較研究
結論
第三部分 多元化的 視像
引言
記憶的聲色光影:道禪哲學和詩學對默溫的影響
現代的神:格麗克和丹尼斯詩歌中的希臘神話
弗蘭茲·懷特詩集《走向瑪莎的葡萄園》中的信仰、重生和 望
論斯蒂芬·鄧恩詩集《不同時刻》中的信仰危機
實用的神:卡爾·丹尼斯世俗化的 視像
結論
第四部分 獲獎作品中的生態詩學
引言
從沉默到言說:論弗羅斯特·甘德《同在》中詩畫交融的生態詩學
哈斯之于日本俳句的繼承與發展:《時間與物質》的解讀
結論
第五部分 跨學科、跨藝術的形式實驗
引言
癌癥的隱喻——論蕾·阿曼特勞特《精深》的疾病敘事及其詩學價值
游走在現實與意象之間的明暗光影——美國詩人泰德·庫瑟的圖像敘事詩學
戴面具的踢踏舞者凱·瑞恩
未來主義“爵士”——流行文化關照下的《火星生活》
翻譯與創作:論弗蘭茲·懷特詩歌中的翻譯功用
他者鏡像中的自我:論弗蘭克·比達特詩歌中的自我構建
結論
結語
附錄:21世紀普利策詩歌獎獲獎作者名單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