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智慧人居規劃治理創新:理論、方法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64222
- 條形碼:9787302664222 ; 978-7-302-66422-2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慧人居規劃治理創新:理論、方法與實踐 本書特色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嘉安聯袂推薦。 ★智慧人居創新中心重磅研究成果首次成書:自然資源部智慧人居環境與空間規劃治理技術創新中心于2022年8月獲批建設,聚焦四個重點研發方向:一、智慧人居環境的理論基礎與方法;二、人居環境數智化構建;三、國土空間動態化規劃;四、空間規劃精準化治理。依托清華大學、清華同衡和騰訊云一流的技術研發與產業轉化能力,智慧人居創新中心致力于打造數字孿生應用于人居空間治理的國際前沿陣地,建成數智賦能國土空間規劃的國內領先高地,建設智慧人居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的一流示范基地,形成復合型國土空間規劃人才培養的特色教育基地。 ★理論、方法與實踐緊密結合:本書基于智慧人居創新中心的豐富研究成果,將理論、方法與實踐緊密結合,提供了技術和案例的全面分析。 ★理論創新:在人居環境科學的基礎上,本書提出了基于復雜性科學的智慧人居環境冰山理論,推動了城市規劃理論向更為動態和系統性互聯的方向發展,為智慧人居環境與空間規劃治理的實踐提供了更高效精準的決策支持工具。 ★全面呈現前沿技術創新應用:本書介紹了多項前沿技術在智慧人居領域的創新應用,展示了智慧技術如何助力空間規劃治理。包括:基于SDES的北京住房模擬系統、廣東省土地調查規劃院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深圳市CIM城市規劃設計數字化平臺、由“供需匹配微畫像—問題矛盾精診斷—情景模擬智推演”構成的智慧規劃關鍵技術體系、空間規劃智能開放支持平臺、“一網統管”平臺、廣州市“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城市更新多主體協商與利益博弈平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管理(BIM)平臺等。 ★10余個省市豐富實踐案例精彩呈現,深入解讀:本書以106幅彩圖、9個表格,對10余個省市的前沿實踐案例進行介紹和深入分析,包括廣東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福州、杭州、雄安新區、焦作、庫車等地,展現了多項前沿技術的廣泛應用場景。 陳軍、葉嘉安院士力薦,智慧人居創新中心重磅成果首次成書,全面介紹前沿技術豐富案例數字化與城鎮化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尤其值得研究。在此背景之下,《智慧人居規劃治理創新:理論、方法與實踐》一書的出版恰逢其時,在吳良鏞院士創立的人居環境理論基礎之上,拓展到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新維度,創新性地提出了智慧化時代的空間規劃治理新模式,從理論與方法上獨創地提出了一些解決之道,值得國土空間規劃治理領域的學者、相關政府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以及莘莘學子研讀。 ——陳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教授) 該書確立了智慧化國土空間規劃治理體系的構建路徑:從基于現狀資源調查與評估的數字化經驗決策,逐步過渡到基于問題診斷和空間治理監督與預警的智能化數據決策,*終實現基于規劃決策支持與多元共治的智慧化科學決策。圍繞這條主線,該書以豐富而精彩的實踐案例為主體,分別闡述了人居環境數智化構建、人居空間動態化規劃以及人居空間精準化治理三大部分,圖文并茂,便于讀者深入研讀與之相關的技術與方法細節。 ——葉嘉安(自然資源部智慧人居環境與空間規劃治理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城市規劃及地理信息科學講座教授)
智慧人居規劃治理創新:理論、方法與實踐 內容簡介
《智慧人居規劃治理創新:理論、方法與實踐》是清華大學、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與騰訊云(北京)有限公司共建的自然資源部智慧人居環境與空間規劃治理技術創新中心(簡稱“智慧人居創新中心”)編寫的一部服務于智慧人居環境與空間規劃治理發展的專業著作。本書依托智慧人居創新中心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成果,深入探討了智慧人居環境的理論框架、關鍵技術和實踐案例,系統論述了基于復雜性系統的智慧人居環境冰山理論,詳細介紹了該理論在人居環境數智化構建、人居空間動態化規劃和人居空間精準化治理中的多種實踐經驗與技術應用,以響應國土空間規劃“五級三類”體系的智慧化探索,推動建構“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自適應”的智慧國土空間規劃,突出國土空間實景三維、國土空間格局優化與國土空間治理等三大領域,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治理”的目標。本書適合智慧人居和國土空間規劃領域的研究人員、政府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和學生閱讀。
智慧人居規劃治理創新:理論、方法與實踐 目錄
智慧人居規劃治理創新:理論、方法與實踐 作者簡介
田莉,劍橋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土地利用與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智慧人居創新中心主任/技術帶頭人。首屆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高等學校卓越青年科學家,首屆中國城市規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020年和2023年兩次作為首席專家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十余項重要科研項目,主持牽頭項目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北京市科協優秀決策咨詢成果二等獎、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ISOCARP)的Gerd Albers特別提名獎等。2014年起,連續上榜社會科學領域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2019年至今,連續入選斯坦福大學發布的五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楊滔,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兼任智慧人居創新中心副主任/運營委員會副主任/技術帶頭人、《城市設計》副主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孿生與未來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建設互聯網與BIM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主持科技部“數字城市規劃技術集成平臺研究”等課題十余項;主持雄安新區BIM/CIM平臺、深圳既有重要建筑BIM建模等信息化項目十余項。曾獲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金獎、中國建筑學會建筑設計獎、全國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等。 鄭筱津,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行業科技領軍人才,智慧人居創新中心副主任/技術帶頭人,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總體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多個省區市智庫專家。主持參與數十項重大科研課題,主持負責40多個省區市總體和戰略規劃、區域規劃,曾獲8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規劃設計和科學技術獎。 林文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高級工程師,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規劃師、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智慧人居創新中心副主任/技術帶頭人,全國優秀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長期從事城市發展研究和規劃方法研究,將城市發展理論方法與中國特色城鎮化實踐相結合,利用大數據和前沿規劃分析技術支撐城市實踐研究。負責全國各地城市發展、規劃及信息化項目300余項。主持和參與的項目曾獲國家級、協會、學會及省部級以上獎項30余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