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懸壺雜記:醫林舊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606339
- 條形碼:9787523606339 ; 978-7-5236-063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懸壺雜記:醫林舊事 本書特色
曩所講者甚多,尚可記憶者,如周可全中年母病,卻束手無策,后得名醫診治,藥到病除,方悟“為人子女者,不知醫謂不孝”之深意,遂棄武從醫,后成吾鄉醫中名流。陳秀才家貧,屈為他人童師,幸遇良師免費授業,先生恪守承諾, 兩報師恩,大有君子之風范焉。又如周輯五門庭若市,日不暇給,以致過勞早逝;李才美急人所急,策驢出診,每多夜宿路旁;“十全會”施藥濟貧;“廣濟堂”刊書相贈……此皆醫家仁心廣布,仁術普施之美德也。或切脈便知生死,聞聲已辨吉兇;或醫術之精湛,預后之精準,令人拍案叫絕;病可左右而治,藥視男女而投。醫家個個絕技超群,病家無不交口稱譽。或萬病一方,或良方獨創;活法圓機,運用自如,未嘗不嘆其才俊也。觀其辨證施治、立法用藥,無不彰顯醫家們理論之精深,方藥之嫻熟。 及長,又陸續從師友中,獲悉些許名醫珍聞逸事。如陳遜齋、承淡安,弘揚國醫,國難之際,仍輾轉辦學;楊景成、楊復生,忠于職守,身陷逆境,猶心系病患。凡此種種,不可枚舉。先賢們以仁心仁術,普濟蒼生,每令吾輩肅然起敬。正是大師們這種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精神,才令中醫傳承不衰。斗轉星移,時光荏苒,當年巨匠,日漸遠矣!疇昔醫家,舊聞軼事,日趨湮沒,而今已鮮為人知矣。其高尚醫德,精湛醫術,及金針度人之精神,今天道來,仍感人至深。余不忍其悄然消逝,因據早年見聞,并參閱有關文獻,得其梗概而記之。 雖僅人物剪影,故事片段,亦能展現昔日諸賢之德藝雙馨。拙著若能激發后學對中醫的興趣,進而以先賢為楷模,不斷學習、刻苦鉆研,余甚喜焉! ——唐偉華
懸壺雜記:醫林舊事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醫家舊事、病家趣聞、偏方叢話三部分。醫家舊事, 凡三十則, 收錄近現代醫藥人物故事, 既有國醫圣手憑脈辨證, 處方用藥迥異庸流, 屢起大病痼疾之逸聞; 又有川渝名宿精于草藥性味功用, 用藥奇巧, 于他醫不治者著手成春之醫事。
懸壺雜記:醫林舊事 目錄
周可全棄武學岐黃 001
陳云門一諾兩報恩 005
何松齡憑脈斷生死 009
周老祿聞聲知病情 013
李才美萬病用一方 016
周登甲治病可左右 019
陳遜齋遷校到廣安 023
承淡安避難入巴蜀 032
吳棹仙敬獻流注圖 037
鄭懷賢療傷賀老總 040
李斯熾切脈知內傷 045
陳席璋被譽為“藥王” 046
文琢之“四清”到岳池 050
張安欽志在醫與教 062
屈紀光臥病得良方 070
周輯五治膈偷關過 073
蔣殿梅治病求精準 078
“賀二五”理傷用巧力 085
楊淵如接骨有絕招 086
蔣云程治風隔綢灸 089
唐在中善治疑難癥 091
楊景成協助辦醫校 098
周慕白晚年攻癌癥 102
十全會施藥又義診 105
廣濟堂刊書濟蒼生 108
楊復生起死用承氣 109
劉火神經方消巨囊 115
兩文人自學成良醫 120
王世鐘晚年纂《蒙筌》 124
為醫者寬容待病家 127
中篇 病家趣聞
井水挽救老嫗命 129
畏藥猛扣減方藥 130
妊婦畏藥傾床下 132
喂藥嫌煩求打針 133
欲求速愈頻更醫 136
女嬰病重竟棄治 139
兩方不決抓鬮定 140
藥渣曬干留備用 142
配方惜錢量減半 143
病愈留方賺人錢 144
病急許諾愈爽約 145
下篇 偏方叢話
皂莢丸治嘔吐腹脹 149
丁桂散善止吐瀉 150
腰痛偏方 151
頭風妙藥破涼傘 152
沒食子的妙用 154
退熱偏方 155
釣魚竿治肺熱咳嗽 157
藥粉鼻吸止頭痛 158
槍藥為止痛良藥 159
浮萍發汗勝麻黃 160
蒲公英善消乳癰 162
螻蛄蛋消疝氣 163
苧麻嫩苗止久瀉 165
瓦塊淬水可止嘔 166
益母草止血崩 166
附錄 祝由見聞
陳淑輝背疽劇痛, 賀老太掌擊痛止 169
冉姓孩高熱身痛, 賀老太捏脊病除 171
鄒以湘目疾欲瞽, 杜姓嫗指點迷津 173
嚴姓婦乳癰潰爛, 許姓嫗水洗獲愈 174
懸壺雜記:醫林舊事 相關資料
曩所講者甚多,尚可記憶者,如周可全中年母病,卻束手無策,后得名醫診治,藥到病除,方悟“為人子女者,不知醫謂不孝”之深意,遂棄武從醫,后成吾鄉醫中名流。陳秀才家貧,屈為他人童師,幸遇良師免費授業,先生恪守承諾,
兩報師恩,大有君子之風范焉。又如周輯五門庭若市,日不暇給,以致過勞早逝;李才美急人所急,策驢出診,每多夜宿路旁;“十全會”施藥濟貧;“廣濟堂”刊書相贈……此皆醫家仁心廣布,仁術普施之美德也。或切脈便知生死,聞聲已辨吉兇;或醫術之精湛,預后之精準,令人拍案叫絕;病可左右而治,藥視男女而投。醫家個個絕技超群,病家無不交口稱譽。或萬病一方,或良方獨創;活法圓機,運用自如,未嘗不嘆其才俊也。觀其辨證施治、立法用藥,無不彰顯醫家們理論之精深,方藥之嫻熟。
及長,又陸續從師友中,獲悉些許名醫珍聞逸事。如陳遜齋、承淡安,弘揚國醫,國難之際,仍輾轉辦學;楊景成、楊復生,忠于職守,身陷逆境,猶心系病患。凡此種種,不可枚舉。先賢們以仁心仁術,普濟蒼生,每令吾輩肅然起敬。正是大師們這種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精神,才令中醫傳承不衰。斗轉星移,時光荏苒,當年巨匠,日漸遠矣!疇昔醫家,舊聞軼事,日趨湮沒,而今已鮮為人知矣。其高尚醫德,精湛醫術,及金針度人之精神,今天道來,仍感人至深。余不忍其悄然消逝,因據早年見聞,并參閱有關文獻,得其梗概而記之。
雖僅人物剪影,故事片段,亦能展現昔日諸賢之德藝雙馨。拙著若能激發后學對中醫的興趣,進而以先賢為楷模,不斷學習、刻苦鉆研,余甚喜焉!
——唐偉華
懸壺雜記:醫林舊事 作者簡介
唐偉華 中醫世家,幼承家學,師侍乃父在中先生,病涉內外諸科,治或針灸湯藥。曾問道針灸名家楊景成先生(針灸大師承淡安弟子),拜習外科于文琢之先生。懸壺鄉里,年未而立,即醫名漸起。杏林耕耘五十載,可復方愈大病,亦能偏方痊危疾,活人無數。每愈疾病皆就地取材,方法簡捷,費用低廉,雖信手拈來,卻屢收立竿見影之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