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字·文學·文化:《紅與黑》漢譯研究(增訂本)(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98761
- 條形碼:9787544798761 ; 978-7-5447-9876-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字·文學·文化:《紅與黑》漢譯研究(增訂本)(精裝) 本書特色
1. 著名學者、翻譯大家許鈞主編,國內法國文學與翻譯研究領域**學者、譯者共同編著,真實推動了中國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2. 全面展現20世紀90年代法語文學翻譯跨圈層大論戰,方平、許鈞、施康強、許淵沖、羅新璋、韓滬麟、馬振騁、趙瑞蕻、郝運、袁筱一、盧世光、湯守道、馮鳳閣、蔡之翔、王子野、孫遷、郭宏安、羅國林、張成柱、袁莉,翻譯家、批評家、出版家、經貿官員、統計師、法文系學生、退休教師┄┄,群英薈萃,百家爭鳴,或惺惺相惜、或針鋒相對、或“皮里陽秋”,字里行間展露出參與者真誠坦蕩的交流心態和對文學、文化的無限熱愛。
3. 當我們談論翻譯時,我們在談論什么?當我們談論翻譯質量時,僅僅止步于找幾處錯譯、漏譯嗎?不同譯本,如何挑選?譯者在忠實還原原作和再創造之間如何認識、取舍、實踐?讀者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心態和審美期待如何影響翻譯?這一本有料、有趣又好讀的學術書,會給你答案。
4. 全新修訂,護封精裝,優質純質紙,版式疏朗,利于閱讀。
文字·文學·文化:《紅與黑》漢譯研究(增訂本)(精裝) 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起,法國文學經典《紅與黑》陸續迎來多種漢譯本,這些譯本多出自名家之手,各有特色,賦予了這部名著新的生命。90年代初,《紅與黑》的漢譯現象在中國翻譯界掀起了一場范圍廣泛、影響深遠的大討論,涉及直譯與意譯、形似與神似、藝術與科學、忠實與創造等翻譯研究中諸多基本問題,以鮮活的實例和良好的氛圍,極大推動了中國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參與這場討論的不僅有趙瑞蕻、許淵沖、郝運、羅新璋、郭宏安等《紅與黑》的譯者,也有方平、施康強、許鈞、馬振騁、羅國林、袁筱一等翻譯家和批評家,還有熱愛文學的普通讀者。本書所收入的論文、散文、書信等正是出自他們之手,記錄下這場前所未有的討論中翻譯思想和觀點的交流、碰撞,映照出文學翻譯的前行之路。
文字·文學·文化:《紅與黑》漢譯研究(增訂本)(精裝) 目錄
———代再版序 ………………………………………… / 方 平
《紅與黑》漢譯的理論與實踐
———代引言 …………………………………………… / 許 鈞 上編 討論 紅燒頭尾 ……………………………………………… / 施康強
四代人譯《紅與黑》…………………………………… / 許淵沖
“譯”者“臆”也?……………………………………… / 易 超
從編輯角度漫談文學翻譯
———兼評許譯《紅與黑》譯者前言…………………… / 韓滬麟
從《紅與黑》談起 ……………………………………… / 許淵沖
斯當達與維璃葉……………………………………… / 羅新璋
譯音常是約定俗成…………………………………… / 馬振騁
關于《紅與黑》中譯本的對談……………… / 趙瑞蕻 許 鈞
關于《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一)
———許鈞致許淵沖…………………………………… / 許 鈞
關于《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二)
———許淵沖致許鈞…………………………………… / 許淵沖
關于《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三)
———許鈞致郝運……………………………………… / 許 鈞
關于《紅與黑》漢譯的通信(四)
———郝運致許鈞……………………………………… / 郝 運
關于《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五)
———許鈞致郭宏安…………………………………… / 許 鈞
關于《紅與黑》漢譯的通信(六)
———羅新璋致許鈞…………………………………… / 羅新璋
關于《紅與黑》漢譯的通信(七)
———羅新璋致許淵沖………………………………… / 羅新璋
“應該加進去的東西……” ………………………… / 許淵沖
翻譯雜感……………………………………………… / 方 平
文字翻譯與文學翻譯
———讀方平《翻譯雜感》后的雜感 ………………… / 許淵沖
法國牛排,還是帶血的好 …………………………… / 袁筱一
《紅與黑》漢譯讀者意見征詢 …………………………/ 《文匯讀書周報》編輯部 南京大學西語系翻譯研究中心
為了共同的事業
———《紅與黑》漢譯讀者意見綜述………… / 許 鈞 袁筱一
關于《紅與黑》漢譯的基本看法……………………… / 盧世光
我對文學翻譯的幾點看法 …………………………… / 湯守道
文學翻譯之我見……………………………………… / 馮鳳閣
對《紅與黑》漢譯的看法……………………………… / 蔡之翔
妙譯來自“得意忘形”……………………………… / 許淵沖 下編 專論 《紅與黑》漢譯漫評 ………………………………… / 許 鈞
后來未必居上………………………………………… / 王子野
何妨各行其道 ……………………………………… / 施康強
也談《紅與黑》的漢譯
———和王子野先生商榷 …………………………… / 孫 遷
我譯《紅與黑》 ……………………………………… / 郭宏安
是否還有個度的問題
———評羅新璋譯《紅與黑》………………………… / 許 鈞
風格、夸張及其他 …………………………………… / 羅新璋
文學翻譯應追求整體風格的和諧統一
———再讀羅新璋譯《紅與黑》 ……………………… / 許 鈞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于《紅與黑》人名、地名的翻譯 ……………… / 許 鈞
“借尸還魂”與形象變異
———德·瑞那夫人形象比較 ……………………… / 許 鈞
“化”與“訛”
———讀許淵沖譯《紅與黑》有感 …………………… / 許 鈞
從翻譯的層次看詞的翻譯
———還是譯為“小城”為宜 ………………………… / 許 鈞
社會、語言及其他
———讀海峽彼岸的《紅與黑》 ……………………… / 許 鈞
是復譯還是抄譯?
———評海南出版社版《紅與黑》…………………… / 許 鈞
批評不等于否定
———也談羅新璋譯《紅與黑》 ……………………… / 羅國林
談羅新璋譯的《紅與黑》
———兼談羅新璋的翻譯藝術 ……………………… / 張成柱
談重譯
———兼評許鈞 ……………………………………… / 許淵沖 附錄
譯書漫憶
———關于《紅與黑》的翻譯及其他 ………………… / 趙瑞蕻
西方的“紅學”……………………………………… / 趙瑞蕻
譯者前言 …………………………………………… / 許淵沖
譯書識語 …………………………………………… / 羅新璋
不求同言 但求同妙
———就《紅與黑》復譯問題看翻譯批評的導向 …… / 袁 莉
給文學翻譯一個方向 …………………… / 許 鈞 袁筱一
《紅與黑》漢譯討論受到海內外關注…… / 《文匯讀書周報》訊 編后記
再版后記
三版補記
文字·文學·文化:《紅與黑》漢譯研究(增訂本)(精裝) 作者簡介
許鈞:1954年生,浙江龍游人,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大學中華譯學館館長,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和第七屆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并擔任國內外近20種學術刊物的編委。著作有《文學翻譯批評研究》《翻譯論》《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翻譯學概論》《傅雷翻譯研究》等10余種,譯著有《追憶似水年華》(卷四)、《訴訟筆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等30余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