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互聯網啟示錄: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57702
- 條形碼:9787111757702 ; 978-7-111-75770-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聯網啟示錄: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人人都可以看懂的以互聯網為主要解讀對象的科普書。與常規科普書不同,這本書站在教育、科研甚至人類發展的高度,結合互聯網從出現到如今的發展脈絡,深度解讀互聯網的意義和影響。它不僅會讓你深刻理解到底什么是互聯網,還會讓你了解互聯網發展的瓶頸有哪些,未來的方向在哪里。無論你是普通百姓還是教育、科研、通信、社會學方面的從業者,都能通過本書對互聯網有一個新的認識。
互聯網啟示錄: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由我國互聯網建設和管理的參與者傾力打造的富有深度的互聯網科普書。無論你是普通百姓還是教育、科研、通信、社會學方面的從業者,都能通過本書對互聯網有一個新的認識。本書凝聚了作者幾十年來在互聯網建設中的所歷所見和思想精華。 第1章分別從老百姓、電信人和計算機專家的視角對“什么是互聯網”進行解讀,提出互聯網的本質規律是“無窮多和無窮少”,互聯網的特征是“開放”,核心精神是“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等觀點。 第2~4章首先介紹了四代互聯網(阿帕網、萬維網、搜索引擎與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的代際更迭;然后,用通俗的語言,以IPv4和IPv6協議為基礎,介紹了互聯網標志性技術,科普了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近期新發展;*后,分析了如日中天的元宇宙的概念,對元宇宙時代的教育形態進行了暢想。 第5章和第6章梳理了網絡安全治理的邏輯,提出打造網絡虛擬“公檢法”、開設高校“**課”、關注個人隱私保護、重視網絡輿論監督等若干建議;分析了互聯網面臨的國際形勢,并提出要警惕互聯網領域的霸權行為;提出我國互聯網治理要注意理性、強化法制、加強基建和重視文化。 第7章闡述了互聯網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分析了互聯網對社會方方面面的促進作用,提出“信息素養的提高尤為重要”的觀點;重點介紹了互聯網如何促進教育發展和推動學術交流升級;并提出互聯網發展的“五階段模型”,得出“互聯網將開啟人類文明發展的新航程”的結論。
互聯網啟示錄: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 目錄
前言
第1章 什么是互聯網1
第1節 20世紀90年代的重大科技成就—互聯網2
第2節 人類歷史上的四次信息技術革命4
第3節 老百姓眼中的互聯網6
第4節 電信人眼中的互聯網9
第5節 計算機專家眼中的互聯網12
第6節 認清互聯網的本質14
第7節 “開放共享,合作共贏”推動互聯網不斷發展16
開放共享的互聯網奠基協議—TCP/IP16
開放共享的萬維網瀏覽器18
暫時遇到挫折的知識開放共享19
第2章 互聯網誕生與發展21
第1節 **代互聯網—阿帕網22
第2節 第二代互聯網—萬維網的發明26
第3節 第三代互聯網—搜索引擎與社交網絡29
第4節 第四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32
產生和發展32
現狀和趨勢34
第3章 互聯網技術發展37
第1節 互聯網標志性技術38
互聯網的物質載體38
分組交換技術與分組交換協議40
網絡通信協議TCP/IP43
關于IPv645
IPv4與IPv6的區別47
IPv6的主要優點和問題49
5G與IPv6的關系51
第2節 互聯網發展新階段53
物聯網53
大數據56
區塊鏈61
云計算65
軟件定義網絡72
人工智能76
VR與AR92
第4章 元宇宙猜想97
第1節 從科學幻想開啟的“元宇宙”98
第2節 從幻想到猜想的“元宇宙”100
第3節 元宇宙或將存在于互聯網發展的高級階段103
第4節 元宇宙背后的互聯網進化與數字文明時代105
第5節 元宇宙時代的數字時空再造107
時空是永恒的哲學問題107
時空知識體系溯源108
時空觀念的科學發展109
元宇宙的時空之問110
第6節 元宇宙時代的數字財產權111
財產權的確立與人類文明的開端111
無形資產與財產的邊界112
數字財產規則應盡快脫虛向實113
第7節 元宇宙實現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交互115
元宇宙空間與情感意識體驗116
元宇宙身份與數字分身117
元宇宙社會的虛實融合118
第8節 互聯網大廠的數字帝國夢119
第9節 元宇宙能給教育帶來什么121
教育的特征121
元宇宙對教育發展的影響123
第5章 互聯網安全簡史125
第1節 網絡空間安全126
網絡空間的定義和邊界126
關于網絡安全128
網絡攻擊、互聯網的安全風險和威脅來源130
網絡不安全是少數人的惡,不是網絡的壞133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網絡安全短板134
物聯網技術標準和安全問題亟待重視137
第2節 網絡安全治理139
網絡安全需各方協同治理139
網絡安全治理的邏輯不能出問題141
網絡安全治理需要系統思維142
擴大網絡安全的內涵和外延,要關心網民的感受143
網絡安全領域也要“打黑除惡”145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施行只是互聯網進入“法治時代”的**步146
用信息技術打造網絡虛擬“公檢法”148
信息安全可設為高校開學“**課”152
要關注個人隱私保護,也要避免“被迫害妄想癥”153
第3節 保障網絡安全與促進網絡發展156
網絡監督與網絡暴力的區別156
網絡輿論監督要“揚其所長、破其所短”158
為網絡安全買保險如何160
第6章 互聯網與社會治理162
第1節 互聯網面臨的國際形勢163
萬物互聯時代亟須建立網絡新秩序163
國際社會要警惕美國在互聯網領域的霸權行為164
面對美國網絡霸權,我們靠什么博弈165
互聯網域名監管權的移交與美國的互聯網地位167
數字世界的規則不能由互聯網寡頭來制定169
呼吁國際社會推動制定《互聯網憲章》170
第2節 互聯網健康發展治理172
網絡要美好,理性很重要172
互聯網治理必須厘清四大利益相關方的界限174
建設網絡強國要求加快網絡法制建設176
“霸王條款”不靈了,個人信息保護有了法律依據178
加大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投入180
互聯網時代需要補補“文化”課181
互聯網的發展將帶來信息社會的新型倫理關系183
要制定法規來約束互聯網內容推送184
第3節 互聯網國際政策參考186
美國《2022年關鍵基礎設施網絡事件報告法》概述186
歐盟就《數字市場法案》達成一致190
美國首次公布《美國數據隱私和保護法案》草案全文192
美國發布針對數字資產的行政命令196
第7章 互聯網與人類文明發展200
第1節 互聯網影響社會方方面面201
信息素養的提高變得越來越重要201
不能成為信息時代的文盲203
互聯網搶占輿論的核心地位205
人類交際圈因微信而演變成移動社群207
不存在互聯網思維209
互聯網為政府、企業與大眾交流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210
第2節 互聯網促進教育發展212
互聯網將塑造出新的教育形態212
技術發展推動教育變革214
互聯網有助于實現教育以人為本217
互聯網將改變大學的功能219
互聯網改變教育并非危言聳聽220
第3節 互聯網促進學術交流升級221
互聯網啟示錄: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 作者簡介
李志民
博士,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兼職教授。198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水利系,198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84年留校任教;1990年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留學,1994年獲博士學位;1994年起在外事司任職;1996年起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工作;2000年起任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2005年起任主任至2018年,兼任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技論文》主編、《中國教育網絡》編委會主任、《中國高校科技》總編輯、中國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分會理事長、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兼職教授;曾任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副會長,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20世紀90年代參與了中國第一個全國性主干互聯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的建設,親歷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若干重要環節。 自2003年起,先后創辦了中國科技論文在線(www.paper.edu.cn)、中國學術會議在線(www.meeting.edu.cn)等,極大地方便了廣大科研工作者通過互聯網發表科研論文,交流創新思想,開拓學術視野。
個人微信號“子民好好說”運營者,著有《追·索——中國科教創新之路的沉思》《聚焦“雙一流”》《世界主要國家科研與學術體系概覽》《教育的包容、公平與適應》等科教研究專著。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京ICP備09013606號-3京信市監發[2002]122號海淀公安分局備案編號:110108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