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興思維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73567
- 條形碼:9787309173567 ; 978-7-309-17356-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興思維 內容簡介
本書認為“興”是中國人的一種思維與存在方式,在運思上它是一種以價值視域為基礎的現象學意向性之直接性,現象學意向性的直接性是指其意向指向(建構)是在直覺中直接進行的,與現象學不同的是,“興”的直接性特質不在認知領域而在價值領域,這使得它雖然在思維形式上沒有時空與邏輯范疇,但在內容上有時空,內容上的時空關乎人的生存展開與具身境域,并體現在中國人思想文化的各個方面。 本書分三大篇:釋義篇、結構篇、描述篇。 釋義篇梳理“興”義內涵。結構篇揭示“興”發何以可能的“運思機制”。描述篇描述“興”之“發生機制”如何在中國文化的經驗歷史中實現。
興思維 目錄
導論
釋義篇
引言
**章 “興”之古義要疏:通向本源之思
**節 先秦“興”義
第二節 漢代“興”義
第三節 魏晉“興”義
第四節 唐代“興”義
第五節 宋代“興”義
第六節 元明清“興”義
第二章 近現代“興”義要疏:“迂回”他者的旅行與反思
**節 西方譯介、文論中的“興”概念
第二節 對西方譯介、文論之“興”的反思
第三節 近代中國的“興”概念釋義與反思
結語 通向本源的“迂回”之旅
結構篇
引言
第三章 “興”之生成的直感結構:價值視域中現象學意向性的直接性
**節 “現量”與“興”
第二節 胡塞爾現象學意向性的直接性
第三節 價值而非認知:“興思維”與現象學意向性的區別
第四章 “興”之生成的過程結構:生命時、境中的價值生成
**節 生命展開的時間及其發生結構
第二節 生命境域的意義空間與具身結構
第五章 “興”之生成的情感結構:內在而整體的情動
**節 “即生言性”傳統與《性自命出》中的情感
第二節 當代理論視域中的性情之向與道德之所
第三節 內在而整體的情動:對自然情感與道德情感之執的反思
第四節 余論
第六章 想象力的兩層構造:“比”、“興”關系的千年疑難
**節 “比”、“興”關系的千年迷思
第二節 想象力的兩層構造,內時間意識與生命之時的純意生發
第三節 內隱記憶對生產性想象力的確證
第四節 “比”、“興”之別及其內在關系
結語 “興”即本體:生命時境中的意義生成
描述篇
引言
第七章 “興”之韻:“由音見義”的意義生成機制及其本體論向度
**節 聲音中的自指性與意義生成
第二節 中國語言思想中的自指、聲音與意義生成的本體論向度
第三節 詩語言中的“由音見義”及其本體論向度
第四節 聲訓中的聲音復沓及其意義生成的本體論向度
第五節 孔子正名思想中的聲訓及與“興”之關系
第八章 “興”之象:出入于“象”,本之以“興”
**節 “興象”的提出與“興”之價值自律性的確立
第二節 由“象”入“興”:釋“象”的“非—定思”性
第三節 “興象”的“非—定思”特質
第九章 “興”之繪:“寄興于筆墨”何以可能
**節 價值直感
第二節 內源性真理
第三節 作為生命中介的活的身體
第四節 “寄興”何以可能的過程性描述
結語 “興”的生成:中國人的思與在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興思維 作者簡介
李志春,上海市人,復旦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副教授。獲英國倫敦Routledge出版社頒發的“Routledge Prize”。在A&HCI、CSSCI等刊物上發文十余篇。研究興趣為中國哲學、比較文學,尤其是語言存在論視野下語言、思維、存在之關系與意義內生性問題。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