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學科專業知識 政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42386
- 條形碼:9787510042386 ; 978-7-5100-4238-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科專業知識 政治 本書特色
《中公版·2023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中學政治》具有以下特色:
(一)本書是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圖書研發團隊在深入研究各地歷年真題及考試要求的基礎上,緊隨考試形式變化,分析命題規律,優化圖書內容,將真題和考點緊密結合起來。
(二)本書對重要內容進行了曲線標注,重點難點突出,利于考生迅速掌握重要知識點。
(三)整體使用雙色設計,詳細講解重難點,層次分明。并在正文部分穿插考題再現、知識拓展、易錯易混點辨析等板塊,利于考生鞏固知識。
(四)本書中設置了考題再現、強化練習等板塊,學練結合,有效提升考生的應考能力。
學科專業知識 政治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23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中學政治》結合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政治考題及考試要求,構架起以中學政治學科知識、與中學政治相關的高等教育專業課程知識、中學政治課程與教學論三大部分有機結合的知識體系,并在書中設置考題再現、知識拓展等板塊,是一本專門針對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政治學科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重要和常考的考點出發,深入淺出地向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幫助考生查缺補漏。
學科專業知識 政治 目錄
目錄
部分中學政治學科知識
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
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2
第二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4
第三節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7
第四節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2
本章經典習題/17
第二章經濟與社會/20
節生活與消費/20
第二節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34
第三節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8
第四節我國的經濟發展/42
第五節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47
本章經典習題/53
第三章政治與法治/58
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58
第二節人民當家作主/62
第三節為人民服務的政府/75
第四節全面依法治國/78
第五節國際與外交/85
本章經典習題/90
第四章哲學與文化/95
節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95
第二節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110
第三節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121
本章經典習題/133
第五章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課程的補充內容/139
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內容/139
第二節法律與生活的相關內容/145
第三節邏輯與思維的重點內容/151
本章經典習題/161
第二部分與中學政治相關的高等教育專業課程知識
章馬克思主義哲學/166
節唯物論/166
第二節辯證法/174
第三節認識論/184
第四節社會歷史觀/191
本章經典習題/194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200
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述/200
第二節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201
第三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及資本運行/207
本章經典習題/220
第三章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223
節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概述/223
第二節毛澤東思想概論/224
第三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31
本章經典習題/236
第四章法學概論/239
節法理學的基本內容/239
第二節憲法的基本知識/244
第三節民法的基本知識/249
第四節刑法的基本知識/274
本章經典習題/281
第五章社會主義道德建設/284
節公民道德概述/284
第二節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285
第三節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289
本章經典習題/291
第三部分中學政治課程與教學論
章初高中政治學科的課程標準/294
節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
(2022年版)(節選)/294
第二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
(2017年版2020年修訂)(節選)/307
本章經典習題/320
第二章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322
節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基礎知識/322
第二節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設計/330
第三節教學實施過程所需的技能/342
第四節教學評價與反思/351
第五節教師的素養與觀念/354
本章經典習題/358
學科專業知識 政治 相關資料
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
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考點1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
在資本主義到來之時,一些先進分子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紛紛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從而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①空想性。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②無效性。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
考點2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先后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實踐意義: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
理論意義:①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②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社會主義應運而生。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考點1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表1-1-1是二者的對比。
表1-1-1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的對比
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
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考點1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
在資本主義到來之時,一些先進分子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紛紛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從而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①空想性。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②無效性。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
考點2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先后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實踐意義: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
理論意義:①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②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社會主義應運而生。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考點1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表1-1-1是二者的對比。
表1-1-1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的對比
(續表)
項目 唯物史觀 剩余價值學說
項目 唯物史觀 剩余價值學說
形成 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 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
內容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價值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
重要性 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 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考點2《共產黨宣言》——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1.對《共產黨宣言》的評價★★
《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
《共產黨宣言》是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
《共產黨宣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品格、政治立場、崇高理想、國際主義精神,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綱領。
《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充滿斗爭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經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經典著作。
2.《共產黨宣言》的內容
(1)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
(2)宣告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3)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4)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正是這一理想目標所蘊含的強大動力,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3.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①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②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
③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
④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知識拓展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區分:馬克思主義包含科學社會主義,它比科學社會主義的內涵更廣。①馬克思主義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的理論組成。②科學社會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說,也是關于社會主義的科學的理論體系、理論模型與實踐模式。科學社會主義是關于社會主義的本質、性質、特征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
考題再現(2020·陜西·單選)1848年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識形態》
C.《共產黨宣言》 D.《資本論》
【答案】C。
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
考點1十月革命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考點2多國實踐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
1.嚴重曲折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但是,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
2.中國亮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就不難看到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了何等強大的生命力。
第二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考點1新民主主義革命
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開展救亡斗爭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經過28年浴血奮戰和頑強奮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后,終于在1949年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法寶
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現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
考題再現(單選)遵循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是()。
A.民主同盟、土地革命、統一戰線 B.游擊戰爭、土地革命、黨的建設
C.武裝斗爭、統一戰線、黨的建設 D.民主同盟、國共合作、經濟建設
【答案】C。
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
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步驟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
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相互銜接。
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就領導權來說,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而由無產階級領導,這一點具有決定性意義。
二是就革命前途來說,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和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并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三是就所屬世界革命范疇來說,它已不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考點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如表1-1-2所示。
表1-1-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各個方面 具體意義
新舊社會 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發展方向 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發展道路 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世界影響 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考點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
考點2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億萬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作出的決定性選擇。
社會主義改造的意義:①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