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經學視野下的《史記》與《周易》《春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19999
- 條形碼:9787567619999 ; 978-7-5676-199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學視野下的《史記》與《周易》《春秋》 內容簡介
本書在經學視野下將《史記》與《周易》、《史記》與《春秋》對照分析,提出《史記》“觀古今之變”“協古今之變”“通古今之變”和《周易》“變易”“易簡”“不易”三個層次之間有著對應的關系。孔子作《春秋》“上明三王之道”“辯是非,故長于治人”“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司馬遷修《史記》則表現對王道核心的“德”“禮”的推崇,其動機也是為“述往事,思來者”,能夠“于序事中寓論斷”。一言以蔽之,司馬遷修史是為了“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史記》以演變的歷史和人物的活動為載體記錄了太史公的學術思想,實際上是一部特殊形態的經學著作。本書可供經學與史學思想研究者閱讀參考。
經學視野下的《史記》與《周易》《春秋》 目錄
摘要
緒論
上篇 《史記》與《周易》
**章 《史記》與正《易傳卜兼論司馬遷的易學淵源
第二章 《周易》對《史記》“通古今之變”修史宗旨的影響
一、“變易”與“觀古今之變”
二、“易簡”與“協古今之變”
三、“不易”與“通古今之變”
四、余論
第三章 《周易》對《史記》“究天人之際”修史宗旨的影響
一、“蓋若遵厭兆祥”——《周易》與《史記》的卜筮
二、“與政事俯仰,*近天人之符”——《周易》與《史記》中的星氣、天官
第四章 《周易》對《史記》人事活動記載的影響
一、“進退盈縮,與時變化”——《史記》人生觀與《周易》
二、“《易》基《乾》《坤》”——《周易》與《史記》夫婦倫理觀
三、“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周易》與《史記》經濟思想
第五章 《史記》評價歷史事件或人物所用《周易》法與《周易》語考
下篇 《史記》與《春秋》
第六章 《史記》與“繼《春秋》”——兼論司馬遷的《春秋》學思想
第七章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及其對《史記》的影響
一、《史記》之前關涉“王道”的學術史考察
二、《史記》所受《春秋》“王道”思想影響之一:非“武”
三、《史記》所受《春秋》“王道”思想影響之二:重“德”
四、《史記》所受《春秋》“王道”思想影響之三:尊“禮”
第八章 從“辯是非。故長于治人”到“述往事,思來者”——《史記》對《春秋》著史動機的繼承與發展
一、“勸善”“懲惡”的思想
二、“刺譏”精神的繼承
三、“刺譏”之外:美化
第九章 從“微言大義”到“成一家之言”——《史記》所潛藏的子書特性
一、《史記》對于《春秋》“一字寓褒貶”的繼承與發展
二、從“君子日”等形式的沿襲到“太史公日”形式的發展
三、《史記》傳中人物的安排帶有子書所表現的思想因素
四、《史記》篇目的設置一定程度上也能體現出其思想的內涵
第十章 從“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到“于序事中寓論斷”——《史記》對《春秋》著史方法的傳承與發展
一、敘小事,以見大處
二、實錄其言行,以見其人
三、以事例對比,彰顯其旨
四、重點人物或事件的不斷關注,以明太史公之立場
五、“重言”的頻繁使用,藉以彰顯自己的思想情感
六、借助傳中其他人物的言語來評價人物
第十一章 《史記》對《春秋》其他方面的發展
一、“發憤以抒情”的滲透
二、五體架構:修史體例的改變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經學視野下的《史記》與《周易》《春秋》 作者簡介
葉文舉,1974年生,江蘇宜興人,文學博士,現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學術興趣主要在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研究,近年來在《國學研究》《孔子研究》《文學評論叢刊》《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