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園藝植物育種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86494
- 條形碼:9787030786494 ; 978-7-03-078649-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園藝植物育種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全國教材的要求,將原果樹、蔬菜和花卉三個專業的育種學合并拓寬編寫而成。全書除緒論外共分十三章,內容包括園藝植物的繁殖習性品種類型和育種特點、園藝植物育種對象和目標、園藝植物種質資源、引種、選種、有性雜交育種、雜種優勢的利用、誘變育種、染色體倍性育種、新品種的審定保護與繁育推廣、生物技術在園藝植物育種上的應用、抗病育種、信息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
園藝植物育種學 目錄
目錄 **章 緒論 1 **節 園藝植物育種學的任務、意義及學科相關性 1 一、園藝植物育種學的任務 1 二、園藝植物育種學的意義 1 三、園藝植物育種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 3 第二節 我國園藝植物育種事業發展概況 3 一、我國園藝植物育種事業發展歷程 3 二、我國園藝植物育種工作的主要成就 5 第三節 園藝植物育種的發展趨向 9 一、突出新的育種目標 10 二、重視種質資源的研究 11 三、重視育種新途徑、新方法的研究 13 四、實行多學科協作的綜合育種 18 第二章 園藝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育種特點 20 **節 園藝植物的繁殖方式 20 一、有性繁殖 20 二、無性繁殖 21 第二節 不同繁殖方式園藝植物的遺傳特點及其與育種的關系 22 一、自花授粉植物 22 二、異花授粉植物 23 三、常異花授粉植物 24 四、無性繁殖植物 24 第三節 園藝植物品種的類型及育種特點 24 一、園藝植物品種的類型 24 二、各類品種的育種特點 26 第三章 園藝植物育種對象和目標 28 **節 選擇育種對象的主要依據 28 一、市場對新品種的迫切需求 28 二、重要性狀*接近育種目標 28 三、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種質資源 29 第二節 園藝植物育種的主要目標性狀 29 一、產量 29 二、品質 30 三、成熟期 31 四、對環境脅迫的適應性 31 五、對保護地栽培和機械化生產的適應性 32 第三節 園藝植物育種目標的特點及制訂原則 33 一、園藝植物育種目標的特點 33 二、制訂育種目標的主要原則 34 第四章 園藝植物種質資源 37 **節 種質資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37 一、種質資源的概念和類別 37 二、種質資源的重要性 38 第二節 園藝植物起源中心與我國主要園藝植物種質資源 40 一、園藝植物起源中心 40 二、我國主要園藝植物種質資源 42 第三節 種質資源的調查與收集 44 一、種質資源的調查 45 二、種質資源的收集 45 第四節 種質資源的保存、評價和利用 48 一、種質資源的保存 48 二、種質資源的評價 52 三、種質資源的利用 54 第五章 園藝植物引種 56 **節 引種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56 一、引種的概念和類別 56 二、引種的意義 57 第二節 引種的遺傳學原理 58 第三節 引種的生態學原理 59 一、綜合生態因子 59 二、主導生態因子 61 三、歷史生態條件分析 64 第四節 引種原則和引種程序 65 一、引種的原則 65 二、引種的程序 65 第五節 主要園藝植物原產地及引種 68 一、柑橘 68 二、菠蘿 69 三、番茄 69 四、花椰菜 70 五、香石竹 70 六、一串紅 70 第六章 園藝植物選種 72 **節 芽變選種 72 一、芽變選種的意義及特點 72 二、芽變的細胞學基礎和遺傳學效應 75 三、芽變選種的方法 77 四、芽變選種程序 80 五、芽變種質創新與利用 82 第二節 實生選種 83 一、實生選種的概念和意義 83 二、實生變異的特點 84 三、實生選種原理 84 四、實生選種的方法和程序 88 第七章 園藝植物有性雜交育種 91 **節 有性雜交育種概述 91 一、有性雜交育種的概念和意義 91 二、園藝植物主要性狀的遺傳 93 三、雜交親本的選擇和選配 93 四、有性雜交的方式和技術 97 第二節 **后代的處理及培育 103 一、**后代的處理 103 二、**后代的培育 108 第三節 回交轉育 110 一、回交轉育概念及其對后代的影響 110 二、回交轉育方法 111 三、回交轉育的應用 113 第四節 遠緣雜交育種 115 一、遠緣雜交的概念 116 二、遠緣雜交在育種工作中的作用 116 三、遠緣雜交的遺傳特點 119 第八章 園藝植物**優勢育種 125 **節 **優勢概述 125 一、**優勢的概念及遺傳機制 125 二、**優勢的度量方法 127 三、**優勢育種與常規雜交育種的異同 128 四、**優勢的利用概況 128 五、**優勢的預測和固定 129 第二節 **優勢育種一般程序 131 一、植物繁殖方式與**優勢利用 131 二、選育**一代的程序 131 第三節 **種子生產 140 一、人工去雄制種法 140 二、苗期標記性狀 141 三、化學去雄制種法 142 四、利用單性株制種法 142 五、利用遲配系制種法 143 六、利用自交不親和系制種法 144 七、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種法 144 第四節 自交不親和系的選育 144 一、自交不親和性發生機制 145 二、自交不親和性的生理機制 146 三、自交不親和性發生的分子機制 147 四、自交不親和系的選育方法 149 五、自交不親和系的繁殖 150 六、利用自交不親和系制種的優缺點 151 第五節 雄性不育系的選育和利用 152 一、利用雄性不育系生產一代**的意義 152 二、雄性不育性的表現和遺傳類型 152 三、雄性不育性的分子機制 156 四、雄性不育系的選育 158 五、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163 第九章 園藝植物誘變育種 165 **節 誘變育種概述 165 一、誘變育種的概念與意義 165 二、誘變育種的歷史與成就 167 第二節 誘變育種的特點及用途 171 一、誘變育種的特點 171 二、誘變育種的用途 172 三、輻射誘變與化學誘變的比較 172 第三節 誘變育種的途徑 172 一、物理誘變 172 二、化學誘變 175 第四節 誘變作用原理 180 一、輻射誘變原理 180 二、離子注入的誘變機制 182 三、空間誘變機制假說 182 第五節 誘變方法 183 一、常用的輻射處理方法 183 二、輻射誘變中劑量和劑量率的確定 184 三、化學誘變劑的處理方法 187 四、理化誘變因素的復合處理 189 第六節 誘變親本材料的選擇、突變體的鑒定和誘變育種程序 190 一、誘變親本材料的選擇及誘變處理對遺傳性狀的影響 190 二、突變體的鑒定 191 三、突變體選擇及誘變育種程序 192 第十章 園藝植物染色體倍性育種 195 **節 染色體倍性育種的意義 195 一、多倍化現象及多倍體育種的意義 195 二、單倍體的類型與特點及單倍體育種的意義 197 第二節 多倍體的種類、特點和產生途徑 198 一、多倍體的種類 198 二、多倍體的特點 198 三、多倍體的產生途徑 200 第三節 多倍體的育種途徑 201 一、資源調查和選種 201 二、化學誘變 202 三、有性雜交 202 四、離體培養 202 第四節 化學藥劑誘導多倍體的原理和方法 204 一、秋水仙素的物理、化學性質 204 二、秋水仙素誘發多倍體的原理 205 三、秋水仙素誘變多倍體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06 四、秋水仙素誘變多倍體的方法 209 第五節 多倍體的鑒定 209 一、多倍體鑒定方法 209 二、多倍體育種材料的選擇和利用 212 第十一章 園藝植物新品種的保護、登記和良種繁育推廣 213 **節 新品種保護 213 一、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意義 213 二、國際上有關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措施 214 三、我國新品種保護條例的主要內容 216 第二節 品種登記 219 一、品種登記與登記的意義 219 二、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的主要內容 220 三、植物新品種保護和品種登記的關系 221 四、觀賞植物品種的國際登錄 222 五、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辦法 222 六、地方評定或認定 223 第三節 良種繁育 223 一、良種繁育的意義與任務 223 二、品種混雜、退化及防止措施 224 三、加速良種繁殖的措施 227 第四節 新品種推廣 227 一、品種推廣原則 227 二、國內外新品種推廣保障制度 228 三、新品種推廣方式 229 四、品種區域化和良種合理布局 229 五、良種與良法配套 231 第十二章 生物技術在園藝植物育種上的應用 233 **節 植物細胞工程技術 233 一、植物細胞工程的概念 233 二、植物細胞工程在園藝植物育種中的應用 233 第二節 基因工程技術 249 一、轉基因育種的主要程序 249 二、轉基因技術在園藝植物育種中的應用 252 三、基因編輯技術及其在植物育種中的應用 258 第三節 分子標記 262 一、分子標記的種類 262 二、分子標記在園藝植物育種上的應用 263 第十三章 信息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 270 **節 資源管理 270 一、應用概況 270 二、種質資源數據庫的目標與功能 272 三、種質資源信息系統的主要類型 272 四、種質資源數據庫的建立 273 第二節 信息技術在育種數據采集(表型)上的應用 274 一、影響表型的主要因子 274 二、基于表型性狀的育種進展 276 三、表型數據的采集和分析 276 四、未來展望 280 第三節 智能植物育種系統 281 一、金種子育種云平臺簡介 282 二、金種子育種云平臺的主要功能模塊 282 三、金種子育種云平臺主要基礎數據的配置 283 四、系統主要功能及操作流程 283 第四節 生物信息學 287 一、生物信息學的概念 287 二、生物信息學的主要作用 288 三、生物信息數據庫及其信息檢索 290 四、生物信息學的分析軟件 296 五、生物信息學在育種中的應用 297 主要參考文獻 298 附錄 30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