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及關鍵材料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47852
- 條形碼:9787122447852 ; 978-7-122-44785-2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及關鍵材料 本書特色
電池熱管理是以提升電池整體性能為目的的新技術,本書主要介紹了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的概況、電池的熱電特性、電池量熱及測溫設備及方法、自然冷卻及風冷、液體冷卻技術和應用、相變冷卻技術及材料、電池低溫加熱技術和材料、電池熱管理中的傳感技術、電池熱管理模擬仿真技術與方法、整車熱管理系統特點分析、電動無人機電池及熱管理、整車電池熱管理運行實踐等內容。★★★★★★★★★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及關鍵材料 內容簡介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及關鍵材料》一書重點介紹了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的策略和方法,具體圍繞動力電池熱管理的基本情況、動力電池熱-電化學特性、動力電池量熱方法及測試設備、動力電池風冷系統、動力電池液冷系統、相變冷卻技術及材料、電池低溫加熱技術和材料、電池熱安全中的傳感器技術、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與方法、熱管理及隔熱防護材料、熱管理系統中的換熱器組件、整車熱管理運行及實踐、其他動力運載工具等內容展開,旨在通過跨學科、跨專業的知識和方法剖析熱管理技術,為實現動力電池安全性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 本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充實理論,加強應用,不僅可作為高等學校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材料工程等專業的教材,還可作為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及關鍵材料 目錄
1.1 動力電池熱管理的必要性 001
1.1.1 電動汽車發展的必然性 001
1.1.2 電動汽車發展面臨的技術瓶頸 001
1.1.3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 002
1.2 動力電池熱管理功能要求 004
1.3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分類 005
1.3.1 以空氣為介質的電池熱管理系統 005
1.3.2 以液體為介質的電池熱管理系統 005
1.3.3 以相變材料為介質的電池熱管理系統 006
1.3.4 其他熱管理系統 007
1.4 電池熱管理關鍵材料 008
1.5 涉及的傳感器技術 009
參考文獻 010 第2章 動力電池熱-電化學特性 011
2.1 動力電池的電化學特性 011
2.1.1 動力電池基礎電化學性能參數 011
2.1.2 動力電池性能衰退機理及影響因素分析 014
2.2 動力電池產熱特性 017
2.2.1 溫度對電池產熱的影響 017
2.2.2 動力電池產熱量來源 019
2.3 動力電池熱-電化學特性關聯性 020
2.3.1 熱-電化學特性交互關系理論基礎 020
2.3.2 磷酸鐵鋰電池熱-電化學特性關聯性 021
2.3.3 三元系動力鋰電池熱-電化學特性關聯性 026
2.3.4 新型動力電池熱-電化學特性關聯性 032
2.4 超級電容器熱-電化學特性 034
2.4.1 超級電容器簡介 035
2.4.2 超級電容器產熱 036
2.4.3 超級電容器熱-電化學特性 039
參考文獻 042 第3章 動力電池量熱方法及測試設備 045
3.1 加速量熱儀 045
3.1.1 設備介紹 045
3.1.2 測試原理 046
3.1.3 測試案例 047
3.2 等溫量熱儀 050
3.2.1 設備介紹 050
3.2.2 測試原理 051
3.2.3 測試案例 052
3.3 差示掃描量熱儀 054
3.3.1 設備介紹 054
3.3.2 測試原理 054
3.3.3 測試案例 056
3.4 其他量熱測試設備 057
3.4.1 水量熱儀 057
3.4.2 錐形量熱儀 058
參考文獻 060 第4章 動力電池風冷系統 061
4.1 風冷系統分類與應用 061
4.1.1 被動/主動式風冷系統 061
4.1.2 串行/并行式風冷系統 062
4.2 風冷系統前沿研究現狀 063
4.2.1 電池布局方式 063
4.2.2 設置擾流結構 063
4.2.3 優化流道形狀 064
4.2.4 風冷耦合方式 066
4.3 風冷創新設計示例 066
4.3.1 系統概念設計 066
4.3.2 系統模型構建 068
4.3.3 溫控性能優化 069
參考文獻 073 第5章 動力電池液冷系統 075
5.1 液冷系統分類與應用 075
5.1.1 被動式與主動式液冷 075
5.1.2 非接觸式與接觸式液冷 076
5.1.3 液冷流體工質簡介 077
5.2 板式液冷系統 077
5.2.1 液冷板類型 077
5.2.2 板式液冷放置形式 078
5.2.3 板式液冷進出形式 079
5.2.4 板式液冷流道形式 080
5.2.5 板式液冷尺寸形式 081
5.3 管式液冷系統 082
5.3.1 直管式冷卻 082
5.3.2 環繞式冷卻 082
5.4 直冷式液冷系統 083
5.4.1 直冷式工作原理 083
5.4.2 制冷劑物性參數 084
5.4.3 直冷式冷板設計 086
5.4.4 直冷式應急冷卻 087
5.5 浸沒式冷卻系統 088
5.5.1 浸沒工質 088
5.5.2 單相流體 092
5.5.3 多相流體 092
5.5.4 浸沒式設計示例 093
5.6 工程實例 095
參考文獻 096 第6章 相變冷卻技術及材料 099
6.1 相變材料簡介 099
6.2 相變材料的分類 100
6.2.1 以相變形式分類 100
6.2.2 以相變溫度范圍分類 100
6.2.3 以材料成分分類 101
6.3 定形相變材料制備方法 104
6.3.1 多孔基體吸附法 104
6.3.2 熔融共混法 104
6.3.3 原位聚合法 105
6.3.4 微膠囊法 105
6.4 相變材料電池熱管理技術 105
6.4.1 增強復合相變材料的導熱性能 106
6.4.2 增強復合相變材料的電絕緣性能 107
6.4.3 增強復合相變材料的力學性能 107
6.4.4 增強復合相變材料的阻燃性能 108
6.5 相變材料耦合二次散熱技術 109
6.5.1 PCM耦合空冷散熱 109
6.5.2 PCM耦合液冷散熱 109
6.5.3 PCM耦合熱管散熱 110
6.5.4 PCM耦合其他金屬器件 111
6.5.5 技術耦合存在的問題 111
參考文獻 112 第7章 電池低溫加熱技術和材料 114
7.1 低溫加熱技術 114
7.2 外部加熱 115
7.2.1 空氣加熱 115
7.2.2 液體加熱 116
7.2.3 電阻加熱 117
7.2.4 熱泵加熱 118
7.2.5 PCM加熱 119
7.2.6 其他外部加熱技術 120
7.2.7 外部加熱技術總結 123
7.3 內部加熱 123
7.3.1 內部自加熱 124
7.3.2 相互脈沖加熱 125
7.3.3 自熱式鋰離子電池 125
7.3.4 交流電加熱 127
7.3.5 內部加熱技術總結 128
7.4 電池加熱系統的材料應用 129
參考文獻 131 第8章 電池熱安全中的傳感器技術 134
8.1 電池管理系統中的傳感器技術 134
8.2 電池安全性能傳感器技術 135
8.2.1 電流傳感器技術 135
8.2.2 電壓傳感器技術 137
8.2.3 溫度傳感器技術 138
8.2.4 濕度傳感器技術 139
8.2.5 應力應變傳感器技術 141
8.3 電池安全預警傳感器技術 143
8.3.1 氣壓傳感器技術 143
8.3.2 多類氣體傳感器技術 143
參考文獻 147 第9章 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與方法 149
9.1 仿真技術與仿真軟件 149
9.1.1 動力電池仿真技術 149
9.1.2 商用仿真軟件 ANSYS 和 COMSOL 150
9.2 共軛傳熱與流動模型介紹 151
9.2.1 共軛傳熱簡介 151
9.2.2 共軛傳熱應用 151
9.2.3 流體流動模型 151
9.3 動力電池熱-電化學模型介紹 153
9.3.1 電池產熱與熱失控模型 153
9.3.2 電池等效電路模型 156
9.3.3 老化模型 157
9.4 雙電位MSMD電池模型理論 159
9.4.1 概述 159
9.4.2 NTGK方法 159
9.4.3 Newman’s P2D方法 160
9.5 主動式電池熱管理模擬 163
9.5.1 基于強制風冷的熱管理系統模擬案例 163
9.5.2 基于液體冷卻的熱管理系統模擬案例 169
9.5.3 混合式電池熱管理系統模擬案例 173
9.6 被動式電池熱管理模擬 184
9.6.1 相變傳熱與熔化凝固理論 184
9.6.2 基于相變材料的模擬案例 187
9.6.3 基于熱管的電池熱管理案例 193
9.7 電池熱失控模擬與結構優化設計 199
9.7.1 電池熱失控模擬 199
9.7.2 結構優化設計 201
參考文獻 208 第10章 熱管理及隔熱防護材料 212
10.1 整車電池包熱管理材料 212
10.1.1 導熱材料 212
10.1.2 密封材料 215
10.1.3 結構支撐材料 216
10.2 電池災害防護材料 217
10.2.1 防火阻燃材料 217
10.2.2 電池滅火材料 218
10.2.3 隔熱防護材料——氣凝膠 221
參考文獻 224 第11章 熱管理系統中的換熱器組件 226
11.1 換熱器組件 226
11.1.1 換熱器種類 226
11.1.2 結構設計 228
11.1.3 換熱效率 234
11.2 換熱器制造 236
11.2.1 工藝流程 236
11.2.2 質量控制 240
11.3 典型失效模式 242
11.3.1 主板開裂 242
11.3.2 板式換熱器內漏 243
11.3.3 腐蝕失效 244 第12章 整車熱管理運行及實踐 246
12.1 整車熱管理的戰略意義與發展前景 246
12.1.1 戰略意義 246
12.1.2 整車熱管理系統的研究范圍與研究目標 248
12.1.3 整車熱管理系統的主要對象與關鍵技術 249
12.2 整車熱管理的控制理念與分類 250
12.2.1 熱管理系統的控制理念 250
12.2.2 整車熱管理系統的分類 253
12.3 熱管理系統的功能安全設計 259
12.3.1 診斷功能設計 259
12.3.2 零部件故障診斷 259
12.3.3 制冷系統診斷策略 262
12.3.4 故障出現后的處理 262
12.3.5 例程控制(0x31routine) 263
12.4 熱管理的典型工況與案例分析 264
12.4.1 熱管理系統的典型工況 264
12.4.2 經典案例分析 268 第13章 其他動力運載工具 275
13.1 飛行汽車 275
13.1.1 飛行汽車的分類 275
13.1.2 飛行汽車發展的瓶頸問題和核心技術 276
13.1.3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在飛行汽車上的應用 277
13.1.4 飛行汽車的發展前景 278
13.2 電動船舶 278
13.2.1 電動船舶結構 279
13.2.2 電動船舶電池系統及安裝規范 280
13.2.3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在電動船舶上的應用 281
13.2.4 電動船舶發展前景與展望 283
13.3 電動無人機 283
13.3.1 無人機能源控制系統 285
13.3.2 電池熱管理系統 287 參考文獻 290 附錄 292
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及關鍵材料 作者簡介
張國慶,廣東工業大學教授,于2022年度獲教書育人獎。曾主持或參與過的重點項目包括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中國和以色列合作項目、中國和日本合作項目)、國家863科技計劃項目、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招投標項目、廣東省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委托項目及美國國際銅專業委員會全球招標項目等50多項。累計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SCI論文90余篇。申請專利90余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0余件。在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電池熱管理》。張國慶教授與多個知名龍頭企業(華為、欣旺達、沃特瑪、格力等)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取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前后共四次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其中,2020年度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