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易經明解(第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705123
- 條形碼:9787807705123 ; 978-7-80770-51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易經明解(第一輯) 本書特色
●40多位易經專家以現(xiàn)代教、學方式共創(chuàng)佳作《易經明解》運用現(xiàn)代通信網絡匯聚當代易學家一起交流討論,解讀各卦的學者們學養(yǎng)各異,授課風格不同,對《易經》的把握和理解也不同,而且每位學者在跟其他學者一起配合授課的時候,又表現(xiàn)出風格上的變化,所以本書可以說是一部師友們在即時溝通基礎上共同創(chuàng)造的著作。全書內容深入淺出,可讀性強,本來就是講課稿,內容還比較活潑靈動,互動性強,值得初學者和愛好者認真閱讀和研習。《易經明解》的內容解讀老師:張克賓: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編輯,中國 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辛亞民: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何善蒙: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浙江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大咖作為學術顧問【陳 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學位委員會委員, 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前會長, 儒學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等。【劉大鈞】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 學會前會長, 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馬寶善】華夏易道研究院院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天臺易道研究院院長,易明書畫院院長。【馬恒君】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河北省 研究會前副會長,中國國學研究會名譽副會長。【孫晶】 易學聯(lián)合會第四屆會長, 哲學研究所東方哲學研究室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東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梵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外大家齊贊《易經》愛因斯坦談到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時,寫道:西方科學的發(fā)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的……在我看來,中國的賢者沒有走上這兩條道路,那是用不著驚奇的。令人驚奇的是,《易經》的哲學觀和科學觀在中國被做出了一番成就。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榮格說過:“談到世界人類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相距幾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新的原子物理學有頗多相同的地方。”“很可能再沒有別的著作像(易經)那樣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生動氣韻。”德國哲學家黑格爾這樣評價《易經》:“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就人類心靈所創(chuàng)造的圖形和形象,來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這是一種崇高的事業(yè)。”馮友蘭說:《 》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 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xiàn)代的, 是未來的。●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榮格用《易經》 1951年,76歲的榮格為英譯本《易經》寫了一篇序言,名為《〈 〉與中國精神》。有趣的是,在這篇序言中,榮格還提到自己關于此事的兩次問卦,其中 次問卦的問題,是“把《易經》引薦給英語世界的讀者,結果會怎么樣?”●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易經》作為中華 傳統(tǒng)文化的元典,內涵豐富、哲理深厚,解讀難度較大,該書集眾家之所長,組稿形式新穎,分析深入淺出,解讀語言平實,對推動中華 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意義重大。
易經明解(第一輯) 內容簡介
"《周易》分為經、傳兩部分,文本中含有深邃而廣博的哲學思想,被稱為儒家群經之首。《易經明解》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溫海明主編,40余位當代易學名師們對六十四卦的導讀、講解、討論和辯析的精彩部分,按照《周易》六十四卦篇章順序進行編輯,分為原文、注釋、解讀、討論等版塊,是一本集眾家所長的《周易》解讀讀物。 《易經明解》(**輯)以《易經》**卦到第二十三卦為解讀對象,深入淺出地解讀了各卦的義理。"
易經明解(第一輯) 目錄
易經明解(第一輯) 作者簡介
溫海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夏威夷大學比較哲學博士(2006),北京大學中國哲學碩士(1999),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學士(1994),輔修哲學。 曾為北京大學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歷任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秘書長兼學術部部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孔學堂書局副總編輯、《孔學堂》雜志副總編輯;孔學堂咨詢委員;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燕京學堂(YCA)、北京中國學中心(TBC)、閩南佛學院客座教授。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