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汗青堂叢書136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5882
- 條形碼:9787513945882 ; 978-7-5139-4588-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汗青堂叢書136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本書特色
很少有君主像腓特烈二世這樣,身上被貼了各種標簽。他就像戲劇人物,在歷史舞臺上輪換著各種面具。 他是“阿普利亞的男孩”,因為他來自西西里,幼年多災多難。他是詩人,自己寫詩,資助西西里的詩人群體。他是鷹隼愛好者,喜愛研究鳥類,熱衷馴隼狩獵。他是風流情種,有很多情人。他是“救贖者”,因為他參加十字軍,與埃及蘇丹談判,兵不血刃拿下圣城耶路撒冷。他又是“敵基督”,因為他行為放蕩,寬容異教,與教宗爭權。他是“暴君”,因為他對待敵人殘酷無情,給帝國帶來西西里的專制作風。 在豐富生動的歷史細節的基礎上,本書作者論證腓特烈二世的統治是建立“世界皇權”的*后一次嘗試。腓特烈死后,神圣羅馬帝國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變成了特殊的政治遺產,腓特烈成了一個模范君主符號,寄托了后人重塑德意志國家的理想。
汗青堂叢書136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內容簡介
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是傳奇的帝王,本書展現了他復雜多面的一生。他生于西西里,先為西西里國王,后成為德意志國王,進而登上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之位。他頗有統治手腕,重視法律,頒行《梅爾菲憲章》;經營建設西西里的堡壘防御網絡,參加十字軍戰爭;與蘇丹談判,兵不血刃拿下耶路撒冷。他多才多藝,愛好文學,資助西西里詩人群體;喜好研究鳥類,熱衷馴隼狩獵。 在這些歷史細節的基礎上,本書論述了腓特烈二世的統治是建立“世界皇權”的*后一次嘗試。他死后,雖然神圣羅馬帝國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變成了特殊的政治遺產,影響了之后的德意志。
汗青堂叢書136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目錄
汗青堂叢書136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相關資料
這本書非常刺激,講述也令人愉悅;精挑細選、巧妙注釋的插圖讓本書增色。拉德由此優雅地完成了為腓特烈作傳的艱巨任務。 ——約翰內斯·弗里德,《時代周報》 在這本迷人的書中,通過理解、思考和令人難忘地審視一切,拉德讓讀者成為共謀者,一起搜尋(施陶芬人)腓特烈二世的身份線索。這有一種類似于偵探小說的吸引力。 ——沃爾夫拉姆·許特,《輝煌與苦難》雜志 拉德描繪的“世界奇跡”腓特烈的形象,有很多驚人的方面,令人著迷。最重要的是,這個形象非常生動,作者描繪時保持著尊敬而不敬畏的距離。 ——克里斯蒂安·約斯特曼,《南德意志報》 拉德設法用多彩的方式將一個古老的時代拉近到讀者面前。 ——吉納維芙·呂舍爾,《新蘇黎世報》
汗青堂叢書136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作者簡介
奧拉夫·B. 拉德(Olaf B. Rader),德國歷史學家,1961年生,曾在洪堡大學學習歷史學和檔案學,1991年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在巴登-巴登的西南德廣播電視臺任制片人,1992年起在柏林-勃蘭登堡科學與人文學院日耳曼歷史文獻處任助理研究員,又任洪堡大學編外講師,教授文化史,其著作有《墳墓與統治》等。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