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長時儲能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52448
- 條形碼:9787111752448 ; 978-7-111-75244-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長時儲能技術 本書特色
《中長時儲能技術》一書旨在向儲能行業從業者及對此行業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中長時儲能技術系統性的介紹。本書共10章,涵蓋了長時儲能綜述、抽水蓄能、鋰離子和鈉離子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液流儲能、氫儲能、熱儲能、重力儲能、移動長時儲能及二氧化碳儲能等行業內技術路線,系統而詳盡地剖析了各技術路線的理論基礎、關鍵技術、應用分類、經濟性分析、政策支持、工程項目案例等,每章通過對產業鏈現狀及未來各技術路線深入淺出的介紹,淺析國內外電力行業環境下各技術路線的優勢及未來發展方向,探討了中長時儲能的必要性、前瞻性及可廣泛部署性。
中長時儲能技術 內容簡介
未來在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將超過50%,這對儲能設施提出了具備十幾小時乃至幾天的儲能時長的新需求,以滿足GW級別的可再生能源并網和長時間削峰填谷的需求。 《中長時儲能技術》一書旨在向儲能行業從業者及對此行業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中長時儲能技術系統性的介紹。本書共10章,涵蓋了長時儲能綜述、抽水蓄能、鋰離子和鈉離子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液流儲能、氫儲能、熱儲能、重力儲能、移動長時儲能及二氧化碳儲能等行業內技術路線,系統而詳盡地剖析了各技術路線的理論基礎、關鍵技術、應用分類、經濟性分析、政策支持、工程項目案例等,每章通過對產業鏈現狀及未來各技術路線深入淺出的介紹,淺析國內外電力行業環境下各技術路線的優勢及未來發展方向,探討了中長時儲能的必要性、前瞻性及可廣泛部署性。
中長時儲能技術 目錄
前言
第1章長時儲能綜述
1.1電力儲能
1.1.1電力儲能發展史
1.1.2儲能的戰略意義
1.2長時儲能概覽
1.2.1長時儲能的概念
1.2.2為什么要發展長時儲能
1.2.3長時儲能的技術特點
1.2.4長時儲能的發展現狀
1.3經濟測算與發展展望
1.3.1長時儲能的發展促進政策
1.3.2長時儲能競爭力分析和經濟測算
1.3.3長時儲能的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抽水蓄能
2.1抽水蓄能概述
2.1.1什么是抽水蓄能
2.1.2抽水蓄能的特點
2.2國內外抽水蓄能發展歷程
2.2.1國外發展歷程
2.2.2主要國家抽水蓄能電站發展現狀
2.2.3我國發展歷程
2.3抽水蓄能技術現狀
2.3.1基本原理與工作特性
2.3.2抽水蓄能電站分類
2.3.3抽水蓄能電站樞紐布置
2.3.4抽水蓄能電站設備
2.4我國抽水蓄能方面的政策
2.4.1總體環境介紹
2.4.2國家政策
2.4.3地方政策
2.5抽水蓄能技術發展趨勢
2.5.1可變速抽水蓄能技術
2.5.2海水抽水蓄能技術
2.5.3礦井抽水蓄能技術
2.6抽水蓄能電站成本分析
2.6.1固定成本
2.6.2變動成本
2.7電價/商業模式分析
2.7.1抽水蓄能電站的運營模式、優化調度與電價機制
2.7.2抽水蓄能電站商業模式
參考文獻
第3章鋰離子和鈉離子儲能
3.1鋰離子電池概述
3.1.1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3.1.2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歷程
3.1.3鋰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中的應用
3.2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
3.2.1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3.2.2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3.2.3電解質
3.2.4隔膜
3.3鋰離子電池儲能相關政策和市場分析
3.3.1鋰離子電池儲能關鍵政策
3.3.2鋰離子電池儲能市場分析
3.4鋰離子電池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及案例
3.4.1鋰離子電池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領域
3.4.2鋰離子電池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案例
3.5儲能領域新星——鈉離子電池
3.5.1鈉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
3.5.2鈉離子電池的優勢
3.5.3鈉離子電池的發展現狀
3.5.4鈉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案例
3.6鋰離子電池儲能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壓縮空氣儲能
4.1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背景
4.1.1長時儲能技術
4.1.2壓縮空氣儲能的歷史回顧
4.1.3新型儲能技術的政策支持
4.2壓縮空氣儲能原理及關鍵技術
4.2.1壓縮空氣儲能的理論基礎
4.2.2壓縮空氣儲能的種類
4.2.3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技術
4.2.4等溫壓縮空氣儲能技術
4.2.5液化壓縮空氣儲能技術
4.3壓縮空氣儲能中的能量儲存技術
4.3.1壓縮氣體儲存技術
4.3.2蓄熱和熱交換技術
4.4壓縮空氣儲能應用項目介紹
4.4.1傳統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4.4.2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4.4.3等溫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4.4.4液化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4.4.5組合式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4.5未來展望
4.5.1未來壓縮空氣儲能的角色定位
4.5.2新型壓縮空氣儲能發展方向
4.5.3未來發展與期望
參考文獻
第5章液流儲能
5.1液流電池概述
5.1.1液流電池的基本概念
5.1.2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
5.1.3液流電池的特點
5.2液流電池的分類
5.2.1水系液流電池
5.2.2非水系液流電池
5.2.3固體漿料液流電池
5.2.4氧化還原靶向反應液流電池
5.2.5金屬空氣液流電池
5.2.6其他液流電池
5.3液流電池的結構與組成
5.3.1液流電池單電池
5.3.2液流電池電堆
5.3.3液流電池儲能系統
5.4液流電池關鍵材料
5.4.1液流電池電極材料
5.4.2液流電池隔膜材料
5.4.3液流電池雙極板材料
5.4.4液流電池導流板
5.5液流電池的應用場景
5.5.1新能源發電并網
5.5.2電網削峰填谷
5.5.3分布式儲能
5.5.4應急發電裝置
5.6液流儲能應用案例
5.6.1重點研發單位
5.6.2代表性企業
5.6.3液流儲能電站應用案例
5.7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氫儲能
6.1氫儲能的特點及發展必要性
6.1.1氫儲能的定義及技術架構
6.1.2氫儲能特點分析
6.1.3氫儲能必要性分析
6.2氫能制取技術現狀和重點突破方向
6.2.1氫儲能在制氫環節的訴求
6.2.2制氫技術現狀及關鍵指標對比
6.2.3氫能制取重點突破方向
6.3氫能儲存技術現狀和重點突破方向
6.3.1氫儲能在儲氫環節的訴求
6.3.2儲氫技術現狀及關鍵指標對比
6.3.3地下儲氫重點突破方向
6.4氫能運輸技術現狀和重點突破方向
6.4.1氫儲能在運輸環節的訴求
6.4.2運輸技術現狀及指標對比
6.4.3氫能運輸重點突破方向
6.5氫能發電技術現狀和重點突破方向
6.5.1氫儲能在發電環節的訴求
6.5.2氫能發電技術現狀及指標對比
6.5.3氫能發電重點突破方向
6.6氫儲能發展建議
參考文獻
第7章熱儲能
7.1熱儲能技術的原理和特點
7.1.1顯熱儲熱
7.1.2相變儲熱
7.1.3熱化學儲熱
7.1.4不同儲熱技術對比
7.2熱儲能在電力儲能中的應用路徑
7.2.1熱儲能在電能替代中的應用
7.2.2熱儲能在太陽能熱發電中的應用
7.2.3熱儲能在火力發電靈活性改造和深度調峰中的應用
7.2.4熱儲能在壓縮空氣儲能中的應用
7.2.5熱儲能在卡諾電池儲能中的應用
7.3熱儲能的關鍵技術及發展現狀
7.3.1儲熱材料
7.3.2儲熱裝置及系統
7.4熱儲能經濟性分析
7.4.1顯熱儲熱技術
7.4.2相變儲熱技術
7.4.3熱化學儲熱技術
7.4.4不同儲熱技術對比
7.5熱儲能領域的相關政策
7.6熱儲能的未來發展趨勢
7
中長時儲能技術 作者簡介
1.耿學文,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科技信息與新興產業中心副主任、新源芯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哈爾濱工業大學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圣母大學、科羅拉多礦業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阿貢國家實驗室進行博士后或訪問研究。從事高性能儲能材料和器件、電力智能運維、新能源政策等研究。作為章節主要執筆人參與撰寫國家重點專項圖書和國家級報告各1次,在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第十七屆全國交通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1.耿學文,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科技信息與新興產業中心副主任、新源芯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哈爾濱工業大學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圣母大學、科羅拉多礦業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阿貢國家實驗室進行博士后或訪問研究。從事高性能儲能材料和器件、電力智能運維、新能源政策等研究。作為章節主要執筆人參與撰寫國家重點專項圖書和國家級報告各1次,在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第十七屆全國交通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2.賀徙,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電投集團新能源總工程師,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董事局主席。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現任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新型電力系統風險控制與安全評估專委會委員、碳中和綠色發展創新平臺和中國微能源網協同創新平臺常務副主席、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特聘專家、中關村儲能產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新型電力系統、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電化學儲能安全、低碳綜合智慧能源、新能源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和產業化推廣,發表SCI/EI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1本,先后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2022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產學研合作國家突出貢獻獎、2021年度及2022年度儲能年度人物。
3.徐超,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儲能專業帶頭人。擔任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副主任、高等工程教育新能源與儲能工程專業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熱物理與能源工程學會傳熱傳質分會主任、及多個SCI期刊副主編/編委。長期從事新能源與儲能相關技術研究,發表SCI論文14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8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獲得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吳仲華優秀青年學者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等榮譽。
4.劉凱,清華大學化工系副教授,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高能鋰電池電解液和固態電解質。以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 Angew Chem Int Ed,Advanced Materials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 Energy等Highlight和報道。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 “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中國榜單。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