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可以這樣讀 歐麗娟的唐詩公開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088384
- 條形碼:9787213088384 ; 978-7-213-0883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詩可以這樣讀 歐麗娟的唐詩公開課 本書特色
★火爆所有渠道各的人氣名師歐麗娟教授,給大眾的唐詩公開課! 歐老師的公開課常年占據優酷、網易公開課、喜馬拉雅等各大網站平臺熱門節目榜,點擊量已達天文數字。B站賬號粉絲達百萬。 ★豆瓣8.6分!臺灣大學名師歐麗娟教授唐詩版的“文學回憶錄”。認識唐詩的觀念之作! ★正確而深切地理解一首詩,遠勝過蜻蜓點水般讀詩百首!六大詩人六大詩篇,串聯起220余首詩詞,相互參照解讀。 ★余光中 蒙曼 詹宏志 方文山一致推薦! 有名詩人余光中生前做序推薦!文藝若缺唐詩必遜色多矣!——余光中 兩岸文化名人一致推崇的學院派名師。 ★隨書附贈歐麗娟新版千字寄語折頁
唐詩可以這樣讀 歐麗娟的唐詩公開課 內容簡介
引用220余首詩詞相互參照;援引中外學說深化論點;涵蓋創作時空背景的爬梳、詩人性格的尋索,以及詩作意涵的不斷抽絲剝繭、層層探掘。
探討包括:宇宙意識、絕對的孤獨、真正的愛、妻子形象、“向往之我”和“真實之我”的矛盾、幻滅與絕望等永恒的人性脈動。
正確而深切地理解一首詩,遠勝過蜻蜓點水般讀詩百首!
我們需要美,但更需要正派大氣的美。
需要藝術,卻更需要堅定向上的藝術。
這就是唐詩不朽的力量。
唐詩可以這樣讀 歐麗娟的唐詩公開課 目錄
楔子 001
之一 初唐的新聲 陳子昂與《登幽州臺歌》
010 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013 陳子昂的復古主張:漢魏風骨以興寄
018 復古的偉大繼承人:李白
李白版的中國詩歌史
孔子的“ 筆于獲麟”
聽其言而觀其行
034 《登幽州臺歌》逐句解
宇宙的視野,孤獨永遠需要豪邁
“凝視永恒”的初唐時代精神
040 反對的對反:陳子昂對六朝的吸收
044 杜甫、韓愈的勸告:《戲為六 句》與《調張籍》
轉益多師是汝師
韓愈對李、杜優劣論的排解
之二 深水靜流的智者 盛唐王維的《雜詩》(其二)
054 離人共感,所以千古傳誦
057 《雜詩》(其二)逐句解
062 先行者王績,十四個關于家鄉的提問
064 為什么要問:“寒梅著花未?”
“有敦瓜苦”,從微物關情
瞬間的反應:自我防衛的心理機制
“不敢問”的情怯
076“不敢說”的辛酸——辛棄疾的“欲說還休”
識盡愁滋味:超乎言語的人生歷練之苦
單子沒有窗戶:人的有限性和的孤獨
訴說的痛苦:三種因訴說而受傷的模式
沒有人真正愿意聽自己說話
天氣:不會受傷的社交話題
讀詩,也讀懂了人性
之三 穿透人間的詩仙 盛唐李白的《清平調詞三首》
104 語語濃艷,字字葩流
106 《清平調詞三首》的創作背景
“布衣入宮”——天時、地利、人和的奇跡
“帝王/浪漫情人”的奇跡——文藝盛世的軸心
唐人的審美觀——兼談楊貴妃的美
“帝妃之愛”的奇跡——單子沒有窗戶的救贖
134 《清平調詞三首》的層次結構
由天上到人間、從神話到真實
歸結于玄宗的寵愛
138 《清平調詞三首》的比喻做法
國色天香的牡丹
母儀天下的
歷 的名美人
156 《清平調詞三首》的主旨
不可能是諷刺
李白會是個沒有教養的人?——談格調與等級
祿山之爪的謬誤無稽
歌頌永恒的帝妃之愛
176 兩個自我 的天才
唐玄宗:短暫沉睡的圣君
李白: 自我的偉大詩人
之四 博大精深的詩圣 盛唐杜甫的《月夜》
188 歷 、文學中的妻子
傳統對妻子的倫理定位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夫妻私情的禁忌
詩人與妻子在平等關系上的對話
203 杜甫詩中的妻子:偉大的地母
杜甫的婚姻與妻子楊氏
208 老瘦賢慈的形象,同甘共苦的恩情
215 另一種妻子造型:香艷的美人
宮體 的文學傳統
非倫理的男性凝視:細說《月夜》“香霧云鬟濕,
清輝玉臂寒”
靜物般的女體呈現
婚戀中的女性:地母/神女的統一
“夫妻風懷詩”的
236 浪漫與恩義的結合
明月與思婦:傳統父權的性別政治結構
詩圣的另一面:彌深彌堅的情愛書寫
之五 精明世俗的詩魔 中唐白居易的《琵琶行》
246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252 《琵琶行》:時代的寧馨兒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的小人物書寫
小說化的歌行體
紀實與想象:詩人和琵琶女必然的邂逅
263 先聲奪人:音樂描寫的集大成
“幽咽泉流水下灘”的先行者
“幽咽泉流水下灘”的合理修訂——“幽咽泉流冰下難”
271 琵琶女的新造型
琵琶女的成長與天賦:名門意識與 才藝
同類中的異數:美酒華服收編不了的靈魂
琵琶女的性格特質:缺乏精神力量的庸俗女妓
為何嫁作商人婦?琵琶女的能與不能,知與不知
帶妝入睡的身份限定與心理狀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307 代筆的影響:詩人的化身
白居易的缺憾:“去中心化”的念念不忘
“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等同意義
“投射心理”的發動
“向往的理想之我”與“真實的本然之我”的分裂
327 “諷喻詩”:曇花一現的風骨
之六 哀凄 望的詩靈 晚唐李商隱的《錦瑟》
334 無題的凄苦:獨恨無人作鄭箋
歷來的理解視域:詠物?政治?愛情?
“無題”的內在意義:人生總體情境的身世之感
344 《錦瑟》詩的意象特點
美麗與哀愁的共同結晶
四句神話傳說,迷離不清的暈染效果
“遺貌取神”,回顧一生的過眼煙云
359 美麗的錯誤
“可待”“只是”“惘然”的正確訓詁
“可惜馨香手中故”:習慣于 望
368 每況愈下的悲劇:自我的墓志銘
天鵝之歌:愛與悲劇的陷溺
無意于改變的非勇者
“深知身在情長在”的生命哲學
展開全部
唐詩可以這樣讀 歐麗娟的唐詩公開課 作者簡介
歐麗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 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多年來致力于唐代詩歌、《紅樓夢》的研究,成果豐碩。著有《杜詩意象論》、《大觀紅樓》系列、《唐詩的樂園意識》、《詩論紅樓夢》、《李商隱詩歌》、《紅樓夢人物立體論》等書。
自2012年在臺大開放式課程陸續開設《紅樓夢》與《中國文學史》以來,廣受海內外華人歡迎,讓不同世代讀者重新認識中國古典文學的精髓,并獲得2015年 開放教育聯盟的杰出教學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