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以竹為生:一個四川手工造紙村的20世紀社會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90564
- 條形碼:9787214290564 ; 978-7-214-29056-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以竹為生:一個四川手工造紙村的20世紀社會史 本書特色
艾約博這本出色而重要的著作所包含的內容遠遠超出了其副標題所述。作者圍繞四川著名造紙中心夾江縣的手工造紙業展開了廣泛的田野調查和檔案研究,對思考現代國家建設、精英技術官僚的崛起和鄉村手工業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新的方法,改變了我們評估20世紀中國多重革命意義的方式。 ——布朗大學歷史系教授 包筠雅(Cynthia Brokaw) 這項研究詳細而豐富地描繪了一個手工藝社區如何經受住社會和經濟的風云變幻。艾約博的寫作具有田野調查才有的權威性和親切感。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杜博思(Thomas DuBois)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以竹為生:一個四川手工造紙村的20世紀社會史 內容簡介
本書勾勒了一個四川農村手工技藝從業者社區20世紀的社會變遷史。該村落地處成都與樂山之間的夾江縣。傳統上,當地居民利用當地自然產出的毛竹為原料從事手工造紙謀生,并圍繞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親屬關系網絡和社區組織形式。而“技能”這一話題以兩種互相關聯的線索貫穿全書:技術性的,或社會性的。作者試圖通過聚焦一種技能勞作的相關細節, 加透徹地了解鄉村民眾的生活世界。進入20世紀以后,夾江的手工造紙技術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沖擊,改朝換代、戰爭、革命、集體化、現代化的理念和建設實踐、改革開放和市場化,這些發生在“城鄉鴻溝”宏觀背景下的每一項重大社會變革都促使造紙人在技術層面和社會層面上重新定義身份認同。本書追蹤了知識分配在一個世紀內的變遷,這導致了對技能的控制權大量地從農村轉向城市,從初級生產者轉向管理精英,從女人轉向男人。在作者看來,造紙技能是一種資源,是分配和爭奪的對象。作者從這一獨特的角度出發,從一項傳統技藝個案入手來介入對大問題的思考:革命、建國以及市場化等現代化進程如何改變著20世紀的中國農村。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以竹為生:一個四川手工造紙村的20世紀社會史 目錄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以竹為生:一個四川手工造紙村的20世紀社會史 作者簡介
艾約博(Jacob Eyferth,1962-),現擔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副教授。2000年在萊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牛津、哈佛和羅格斯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20世紀中國農村社會史,以及關于工作、技術、性別和日常生活的歷史。主編 How China Works: Perspectives on the Twentieth-Century Industrial Workplace (Routledge, 2006)。計劃出版Hidden Transfers: How Rural Women's Reproductive Work Paid For Industrialization in Mao's China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