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論比較歷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34306
- 條形碼:9787100234306 ; 978-7-100-23430-6
- 裝幀:10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比較歷史研究 本書特色
比較歷史方法,在歷史研究中一直受到史學家們的重視。然從源頭來說,被譽為“比較史學之父”的馬克·布洛赫實為奠基者之一。在本書中,作者對它的主旨、原則和作用,提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見解,特別是集中闡釋了比較史學方法論的精髓,對后世的比較史學的發展影響深遠,至今仍是指導歷史研究的重要實踐方法。
論比較歷史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法國有名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關于比較歷史研究的重要論文集。其中《論歐洲社會的比較歷史研究》為馬克·布洛赫史學著作中的名篇,是其全部著述中關于比較史學方法論的*集中的表述,其中提出的比較歷史研究所運用的方法及遵循的基本原則,展示了他關于比較歷史研究方法論的深思熟慮,被認為是關于“比較史學”的經典之作。另一篇《比較史研究中的法國與德國侍臣階層問題》是布洛赫實踐其比較史學研究理論的一個典例。前一篇討論理論與原則,后一篇是實踐其比較研究思想的具體研究案例。
論比較歷史研究 目錄
論比較歷史研究 作者簡介
馬克·布洛赫 (Marc Bloch,1886-1944),國家知名歷史學家,中世紀史研究權威之一,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年鑒學派創始人。1886年7月6日出生于法國里昂。其父是一位從事古希臘羅馬歷史研究的大學教授,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他的早期教育影響很大。1904年-1908年他考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學習;1908年-1909年在萊比錫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1912年之后,在蒙彼利埃和亞眠的中學任教。1920年他以題為《國王和農奴》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后,先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學(1921年-1936年)、巴黎大學(1936-1940)等著名學府擔任教授。1929年1月,布洛赫和另一位同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共事的史學家費弗爾(1878—1956)合作,創辦《社會經濟歷史年鑒》雜志,標志著年鑒學派的形成。1944年6月16日,被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逮捕后槍殺于里昂城郊,年僅58歲。代表作《封建社會》《為歷史學辯護》《國王神跡》等。 張緒山,1991—1998年留學希臘,先后就讀于薩洛尼卡亞里士多德大學語言學院和艾奧尼納大學歷史考古學系,1998年獲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人文學科)委員;北京大學希臘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南開大學東歐-拜占庭研究中心兼職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外關系史和中世紀史的研究。著有《中國與拜占庭帝國關系研究》《史學管見集》《隨緣求索錄》,先后翻譯了《封建社會》《國王神跡》《何為封建主義》等經典學術名著。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