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王安石“強辯”考:十一世紀中國政治的常識與詭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82302
- 條形碼:9787221182302 ; 978-7-221-18230-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安石“強辯”考:十一世紀中國政治的常識與詭辯 本書特色
◎貢獻一部面貌特殊的王安石傳記:秉政八年,二度拜相,卻落得一個“強辯”的惡謚。本書重新審視在現代史學中被邊緣化的王安石政治個性的議題。 ◎聚焦北宋熙豐年代的政治氛圍:變法派與反對派之間如何唇槍舌劍?當時的制度環境為政治辯論的展開提供了哪些機會和場域? ◎從思想觀念的底色出發,觀察北宋的改革及其結局:這些書生政治家在多大程度上跳出了傳統思想的約束?看似活躍、開放的爭鳴時代,為何沒能實現成功的社會變革? ◎第二十二屆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豆瓣2021年度圖書、**屆文景歷史寫作獎得主周思成新作。
王安石“強辯”考:十一世紀中國政治的常識與詭辯 內容簡介
熙寧二年到熙寧八年(1069—1075),是兩宋歷史上一個罕見的喧囂時代。一方面,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緊鑼密鼓地推行新法;另一方面,圍繞每一項新法的醞釀出臺,新法派和反對派都勢不兩立,吵得不可開交。 本書借著重審史料中對王安石眾口一詞的評價——“強辯”,考察這場新法大辯論中兩方政治人物的個性和思想,觀其匯聚,觀其沉淀,觀其激蕩,觀其向后變化之端倪,由此勾勒出一個有血肉、有生氣的熙寧政治的獨特面貌。 熙寧變法,就像一個超大型的思想實驗場,使許多重大政治議題經過了比較充分的討論和爭辯,但為什么沒能通向成功的變革?本書從政治思想層面入手,通過剖析宋代書生政治家話語背后的思維框架,及其在政治實踐中遭遇的困境,嘗試回答這一問題。
王安石“強辯”考:十一世紀中國政治的常識與詭辯 目錄
王安石“強辯”考:十一世紀中國政治的常識與詭辯 作者簡介
周思成,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蒙元史、民族史和軍事史,通曉英語、法語、德語,能閱讀日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拉丁文、波斯文、阿拉伯文、藏文、維吾爾文和蒙古文。 已出版作品《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規訓、懲罰與征服:蒙元帝國的軍事禮儀與軍事法》《隳三都:蒙古滅金圍城史》等,另有譯著多部。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