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孝經與四書:宋明儒學的意涵新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99283
- 條形碼:9787201199283 ; 978-7-201-1992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孝經與四書:宋明儒學的意涵新辟 本書特色
本書立足于中國學術思想發展史的宏觀視域,以經學與理學的關系為切入點,對儒學在宋明時期的發展狀況進行了系統梳理,闡明了宋明時期經學在研究范式上發生的轉變及其社會動因,經學在宋明理學形成與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以及宋明儒學完型與延異的內在規律。本叢書通過對大量儒家經典文獻進行分類整理,從歷史文獻和理論邏輯兩個層面梳理宋明儒學具體的演化過程,見證宋明時期的儒學家如何通過經典的詮釋完成對傳統的傳承與創新,并且探討了現代新儒家的初創者馬一浮通過“群經統類”所建構的宋明儒學思想譜系,其“六藝論儒學”的理論價值與局限性。
孝經與四書:宋明儒學的意涵新辟 內容簡介
本書的**、二章,作為討論宋明《四書》與《孝經》意涵的背景,先交代《四書》升格運動的歷程,以及《孝經》與《四書》的關系,再以《論語》詮釋為例,概述魏晉南北朝經學的玄學化及其所開創的義理解經,對宋明經學的理學化,以及《四書》經典體系的影響。第三、四、五、六章則討論《四書》的詮釋與宋學的形成過程,特別是以朱熹《四書》理論體系的建構作為重點加以研究,南宋后期至元、明、清三代,則是《四書》的普及,以及詮釋的僵化再至于多元化的時期,心學思潮、考據學思潮*終導致了《四書》體系的解構。第七章則集中討論作為明代《孝經》學的典范性著作的《孝經集傳》,黃道周以《孝經》為經,以《禮記》《儀禮》《孟子》相關內容為大傳,再以己注為小傳,其結合生命體驗的《孝經》詮釋體現宋學獨特的思想特色。第八章則結合《孝經》與《四書》討論馬一浮的“六藝論”思想體系,集中于《論語》與《孝經》二書如何該攝“六藝”并且進行意涵新辟等問題。
孝經與四書:宋明儒學的意涵新辟 目錄
**章 《四書》升格運動及《孝經》與《四書》之關系
**節 從先秦到唐宋的《四書》升格運動
第二節 《孝經》義理與《四書》之關聯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義理解經對宋明儒學的影響
**節 魏晉南北朝經學的玄學化及其對宋明的影響
第二節 從何晏《論語集解》到皇侃《論語義疏》
第三章 北宋的《四書》詮釋與宋學的初步形成
**節 二程的《四書》詮釋及其體系建構
第二節 二程的《論語》詮釋
第三節 二程的《孟子》詮釋
第四節 洛學門人楊時的《四書》詮釋
第四章 朱子《四書》理論體系的建構與宋學的完型
**節 朱子的《中庸或問》及其道學批判
第二節 朱子《論孟精義》與兩宋的《四書》詮釋的多樣性
第五章 南宋中后期的《四書》詮釋與宋學的分合
**節 南宋《四書》解釋的別調:戴溪《石鼓論語答問》與袁甫《蒙齋中庸講義》
第二節 趙順孫《四書纂疏》的經典詮釋與朱子學
第六章 元明清《四書》詮釋之演進與漢宋之爭
**節 元明《四書》詮釋的僵化以及宋學的危機
第二節 晚明清初《四書》詮釋的多元發展
第三節 清代中后期“去《四書》化”思潮以及漢宋之爭
第七章 黃道周《孝經集傳》的宋學特色
**節 孔子作《孝經》與《孝經》五微義
第二節 黃道周的生命體驗與《孝經》詮釋特色
第八章 馬一浮“六藝論”與《孝經》《四書》的意涵新辟
**節 《孝經》與《四書》該攝“六藝”
第二節 《論語》為“六藝”之綱領
第三節 《孝經》為“六藝”之總會
第四節 余論
參考文獻
后記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